专利预警体系是指通过收集与分析本行业技术领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和国内外市场信息,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把可能发生专利纠纷的前兆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建议采取的对策措施及时告知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业内企业;同时发布专利权被侵害的信息,建议行业组织和业内企业采取应对措施的机制。专利预警分析主要分为国家专利预警分析、行业专利预警分析和企业专利预警分析。
1、信息的检测和采集:采集专利申请和授权信息、涉外专利争议的纠纷信息、国家重大贸易、科技、投资和技术标准制定活动中的专利信息。
2、数据分析:开放专利预警分析软件,建立专利指标体系;组织专家评估和论证,提供专利预警分析报告。
3、专利预警信息发布:使企业随时掌握国际上软件发展状况和知识产权保护动态。
4、专利预警信息反馈:进行后续跟踪,并对预警分析意见进一步修正。
三、专利侵权的表现
(一)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行为。
这类专利侵权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未经权利人许可和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包括以下3种具体形式: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他人发明专利产品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使用他人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依照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制造、销售或进口他人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二)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这类专利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专利权人的标记权。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2001)第八十四条规定,包括以下4种具体形式: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 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3、 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4、 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根据专利法五十九条的规定,这类行为需要承担一般的民事侵权责任,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正,可予以处罚。
(四)其他侵权行为
除法律明确规定之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存在两种侵权行为:
1、 过失假冒
即指行为人本意是冒充专利,随意杜撰一个专利号,而碰巧与某人获得的某项专利的专利号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该行为无假冒故意,但其行为结果仍然构成了假冒他人专利。
2、 反向假冒
即指行为人将合法取得的他人专利产品,注上自己的专利号予以出售,这种行为显然不够成“假冒他人专利”,但事实上侵害了合法专利权人的标记权,仍是一种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专利风险预警就是需要企业自己去做的,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花费多少钱也取决于企业在实际操作当中的投入。而且,专利风险预警费用也不是向国家有关单位缴纳的,企业如果建立了非常强大的专利风险预警体制,这当然能够很好的保护企业的专利权,但是建立这一体制的花费是需要企业自己做预算的。
延伸阅读:
专利权转让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如何成为专利代理人
装修使用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构成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