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在我国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什么?

一、在我国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什么?

在我国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公民名誉权和法人名誉权具体为以下:

1、公民名誉

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 败坏他人名誉

2、法人名誉

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内容有所狭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法人进行报道怦论时,必须真实,与事实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二、怎么才能认定被侵犯了名誉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可以称之为“以事生非”。诽谤的方式有口头和文字等两种方式。其内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如诬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素质能力不高、企业形象不佳等。其特征可以称之为无中生有, “无事生非”。

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体现为以不当的言词评价、贬低和毁损相对人的人格,不涉及“事实”的真实性问题)、诽谤(体现为披露、散布虚假事实)、披露其隐私权(体现为披露、散布法律所保护的他人私生活信息)等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才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作为认定毁损名誉的依据,侵权人仅仅只针对被侵权人,而未传播给第三人,并不构成法律上的公开,行为只有公开进行,向第三人散布,才能表明侵权人的行为已经产生了社会影响,被侵权人的名誉受到损害。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

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仍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情节严重的,将会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而使损害后果发生。无论故意或过失,只要侵权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即属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权不论是对于在人,个人和对法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名誉权受损,那么在整个社会的形象会大打折扣,对于法人来说会是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此时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必须要通过有效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不被他人任意的侵犯。

延伸阅读:

侵犯名誉权案件诉讼费是多少?

网络侵犯名誉权异地起诉可以吗?

侵犯名誉权起诉状格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在我国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什么?  名誉权  名誉权词条  表现  表现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我国  我国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名誉毁谤

 人们被侮辱诽谤如何起诉?

日常生活中,因为和他人发生争端,有些人会被他人侮辱诽谤,导致名誉受损,人格受到践踏。一般情况下,侮辱诽谤不会构成犯罪,当事人应该采取民事方式解决,可以提请民事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