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时代战争中空袭的比重将大大增加,现代人防工程更应该针对空袭武器越来越先进,破坏力和震慑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修建出更为强有力的抗毁防空建筑,那么现代人防工程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律图将为我们做出详尽的解释:
现代人防工程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1、空袭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后方反空袭具有全程性。上个世纪初期,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朱利奥·杜黑在他的《制空权》一书中提出:“飞机应用于战争,彻底改变了战争的面貌,是战争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此后战争将成为全民的、不分前后方、不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的战争。在未来战争中,集中空军力量对敌后方城市和居民中心实施战略轰炸,可摧毁敌物质和精神的抵抗,迅速赢得战争的胜利。”
二战时,空中力量主要用于前沿阵地,只是地面部队的辅助力量,战争的胜负最终还要依靠地面力量的较量。但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全境发起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空袭作战行动。42天中,多国部队2780架飞机出动11.2万架次,投弹88500吨,摧毁了伊拉克大量的军事和民用设施。在空袭的配合下,地面部队仅仅经过4天的轻松战斗就迫使伊拉克军队全部撤出科威特。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悍然对南联盟实施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大规模空袭,造成南联盟国民经济的彻底瘫痪,最后不得不屈服。这场战争开创了只靠单一的空袭就使一个国家屈服的神话。在以后的几场战争中,空袭依旧是战争的主角。被打击的一方已没有了前方后方、军用民用之分,只要涉及到国家的战争潜力,任何地方的任何目标都将遭到打击。
2、空袭武器越来越先进,破坏力和震慑力越来越大。空袭武器的先进首先表现在空袭平台上。空袭平台是发射或搭载空袭弹药及航空兵器的武器装备的统称,它包括轰炸机、战斗机、大型舰艇等。以轰炸机为例,近年来随着大量高新技术的运用,轰炸机有了更高的技术指标和更强的作战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载弹量大,二是航程远,三是打击手段多样化,四是广泛采用隐身技术。美国B-2A隐身战略轰炸机就时一个很好的例子。
空袭武器的先进性还表现在空袭弹药上。空袭弹药是指在金属壳内装有火药、炸药或其它装填物,通过爆炸毁坏和杀伤目标的空袭兵器,主要包括导弹和炸弹。现在的空袭弹药技术先进,分工明确,种类繁多,具有精度高、突防力强和威力大的典型特点。如美国GBU-28“铺路”激光制导侵彻炸弹,弹重2.13吨,全长5.84米,装药306公斤,可穿透30米土层和6米厚加固混凝土。
3、空袭目标选择范围扩大。在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朝鲜战争中,空袭打击的重点还是军事目标。空袭一方对敌人后方的轰炸重点是以运输补给线为主的后勤目标,但由于武器装备的杀伤力有限,这种做法充其量是为地面部队作战创造条件,难以给整个战争带来决定性影响。随着高技术空袭武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空袭作战特点和手段。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由于空袭武器所具备的远程打击、精确制导、夜战、电子对抗能力和空袭强度高、战损率低的优势,使空袭一方破坏的范围扩大到对方一切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
4、空袭手段不断增多。随着空袭武器性能的提高,空袭中对地面目标的打击手段也不断增多。这些打击手段除了临空轰炸外,还可以远距离,甚至在本土对对方进行精确打击。而另外一种打击手段——使用新概念武器进行非常规打击,在战争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如在科索沃战争中,使用电磁脉冲炸弹打击南联盟的电子系统,致使南军防空系统内部的电子设备瞬间失效;使用石墨纤维炸弹打击电力系统,大面积的石墨纤维引起电力系统短路,造成设备损坏,致使南联盟大面积、长时间停电等。
随着高技术空袭兵器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空袭侦查定位能力提高、空袭弹药威力的增大,以及杀伤机理的增多,传统的人防工程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
一、防侦察的难度增大
现代的空间侦察技术,不仅时域、地域和频域大为扩展,精度也大为提高,对地面的分辨率多在1米以内。再加上可见光、红外、激光、微波遥感等侦察手段的综合运用,识破伪装、发现目标的能力也今非昔比。此外,大部分人防工程都是服务于平时的平战结合工程,工程的保密问题就显得更为复杂。科索沃战争结束后,南联盟对战争中民防情况进行总结时认为,凡是战前被西方人员参观过的防护工程,几乎都遭到了精确打击。
二、重要人防工程防摧毁难度大
由于空中侦察能力的提高、空袭弹药威力增大,尤其是精确制导武器成本的不断下降,重要人防工程在战争中受到精确打击的几率增大,这对人防工程的防护提出了挑战。
三、防软杀伤难度增大
与传统空袭弹药不同,高技术条件下,空袭弹药毁伤机理越来越复杂。如电磁脉冲炸弹,能够穿透工事毁坏内部电子设备,对人员也有一定影响。次声波和微波武器也能杀伤内部人员。这在目前这样的信息时代,给人防工程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
现代战争中的空袭对人防工程的影响并不说明人防工程建设已毫无意义,相反,从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看,我国还必须进一步加强人防工程的建设。只不过,人防工程的建设要紧跟当前军事科技的变革。这对人防工程建设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这些年战争样式的变化和人防工程战术技术要求的调整,我们可以看出人防工程的发展方向:
1、科学规划,提高整个城市的防护效率。第三次全国人防会议对人防工程建设提出“全面规划”的要求,但限于社会、经济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人防工程建设规划没有得到重视。8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但由于国际局势相对缓和,国内摆在首要地位的是经济建设,人防战备建设有所下降。再加上当时人防工程建设的投资渠道有了明显变化,由原来的主要由国家投资、群众参与的模式,变为主要以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为主的模式,人防工程的数量和总建筑面积虽然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近年来,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同时,人防工作也逐渐深入人心,城市及人防部门的经济实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人防工程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的条件已经成熟。今后,人防工程建设的指标将不仅仅是人防工程数量的多少和面积的大小,还应包括人防工程建设规划是否科学合理。也就是说,人防工程建设的目的不在于工程本身,而在于城市整体防护效能的提高。
2、着眼当前军事科技,以“打赢”为目标,积极调整。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军事上的变革。这种变革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攻伊拉克开始,并走向成熟。这一变革,打破了核恐怖的阴云,开创了以精确制导空袭弹药为特点、以高科技空袭平台为基础、以完善的信息收集和信息化指挥为支撑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在以核对峙为特点的冷战时期建立起来的人防工程防护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就要求对人防工程防护对象、建设规划、设计规范和标准等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
是人防工程要从防核武器和化学、生物武器为主,调整到既要防核、化、生武器又要防常规武器。高技术条件下的常规武器精确打击是现代战争最显著的特点,如果漠视这一特点,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就会大打折扣。同时,核、化、生武器并没有退出军事舞台,相反,这些武器的科技含量还在不断提高,战术应用理论不断完善,拥有这些武器的国家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对核、化、生武器,还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是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范围要从现有的民用建筑扩展到民用建筑和重要经济目标的工业建筑。在现代战争理论中,经济目标被列为军事打击的首选目标。在科索沃战争中,南斯拉夫的屈服,就是由于几乎所有重要经济目标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经济完全
是逐步降低普通人员掩蔽工程的等级,重点加强指挥工程建设。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使得普通人防工程遭到直接打击的概率降低。同时,虽然战术核武器的应用不可能避免,但爆发全面核战争的概率也在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加强人防指挥工程建设,同时适当降低掩蔽一般人员和普通物资的人防工程防护等级,既可以提高战时人防指挥机构的生存概率,又可以降低普通人防工程造价,扩大面积,达到提高城市整体防护效能的目的。
3、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交流。人防工程建设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是防护理论和技术、地质学、岩土力学、建筑学、结构工程、材料学、通风、给排水、消防、电气、通信等学科,以及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平战功能转换技术等的综合体,只有不断深入地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交流才能推动人防工程技术的发展。但是,由于人防工程特殊的地位,我国人防工程科研工作基本上处于封闭的状态,与外界交流少,科技成果转化慢。而这些又造成一些规范、标准、资料等与建设系统的不衔接,间接阻碍了人防科技和人防工程建设的进展。因此,今后的人防工程建设必定将会大力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交流,使人防工程建设始终处于科技发展的前列。
综上所述:现代人防工程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针对信息化时代空袭的比例增加,空袭的武器越来越成熟,破坏力和震慑力大大增强的现状,我们应当科学规划,提高整个城市的防护效率,着眼当前军事科技,以“打赢”为目标,积极调整。一方面,人防工程要从防核武器和化学、生物武器为主,调整到既要防核、化、生武器又要防常规武器;另一方面,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范围要从现有的民用建筑扩展到民用建筑和重要经济目标的工业建筑;最后,逐步降低普通人员掩蔽工程的等级,重点加强指挥工程建设。总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交流是提高人工工程能力的重要保障。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图怀化律师!
延伸阅读:
人防工程监理行政许可资质管理办法
人防防护工程师执业管理暂行规定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企业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