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法定假期延长、企业延迟复工、大额理财提前赎回等因素影响,在战“疫”期间,银行理财也正在发生一系列短期、中长期变化。
此前,相信大家都已注意到了这样一则新闻:国有四大行均表示,为减少客户不必要的外出,对于近期即将到期的存款,按存入时约定的利率自动延期至2020年3月31日。
不仅是存款。实际上,受法定假期延长、企业延迟复工、大额理财提前赎回等因素影响,在战“疫”期间,银行理财也正在发生一系列短期、中长期变化。
首先,从短期看,由于法定假节日延长了3天,由1月30日延长至2月2日,这将会直接影响部分理财产品的到期日和起息日。
“开放式理财产品在购买和赎回申请只能在交易日受理,这就会导致原先在1月31日至2月2日期间购买和赎回的理财产品,资金到账日和起息日顺延至2月3日或2月4日。”分析师刘银平说,封闭式和定开式产品的起息日和到期日很少在法定节假日,也会进行相应调整。
其次,从中长期看,由于疫情突发,为保障经济体系正常运转,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也相继出台了多项举措,其中,货币政策已出现相应变化,因此,银行理财资金的运作模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一是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公开市场利率下调,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可能进一步下降。二是对于配置权益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净值波动对产品收益的影响暂不明显。虽然理财子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投资类型都是固收类,但不少产品都配置了少量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一般在10%至20%之间。三是债市保持稳定,固收类理财产品的风险依然可控。
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延迟复工,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部分出口贸易订单也会因此减少或取消,从而导致一些信用债或公司债风险提升。“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限于一季度,具体还要看疫情的防范和控制进展,不排除个别信用债和企业债因疫情导致违约,如果银行理财踩雷,也会对产品净值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