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据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资格。法律不仅要求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必须具有行为能力,而且要求民事行为能力与行为人的“相应”。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民法典》根据公民的不同年龄和智力状况,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人只有具有健全的心智,才能进行相应的民事活动,这一条件主要是为了保护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的利益而设。对公民而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单独实施法律行为,但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无行为能力人一般不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但纯获利益的活动二者均可为之;对法人而言,其民事行为能力是和民事权利能力相一致的,法人的行为能力不能超出法律或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所以法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必须要在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之内。除此而外,法人只有权从事为维持其存在所必需的法律行为。
2、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意思表示真实,即要求行为人的内心意愿为行为人自觉自愿而产生的,同时与其所表达的意思相一致,通常情况下达到这一点有两个要求:一是意思表示自由,不是在受他人欺诈、胁迫之下的违背其内心意愿的行为;二是意思表示无误,应当是其内心真实意愿的反映,并非因重大误解等原因而表错意。但也可能出现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不一致的情形,此即意思表示有瑕疵。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行为,如属于法律规定的应被宣告无效或者撤销的情况,则不应产生法律效力。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这是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的本质要求。所谓不违反法律,指的是意思表示的内容不得与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也不得滥用法律的授权或任意性规定以规避法律。这里所说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的法规。只有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才有可能导致合同的无效。所谓公序良俗,是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社会经济秩序、政治安定、道德风尚等皆应包括在内。不违反公序良俗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必须符合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得有损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共道德等。
民事行为人一旦具有行为能力,违反我国的法律规定标准的,当地的司法机关和受害的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办理,保护自身和国家公共利益。人民法院对这类违法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判决案件的违法当事人。
延伸阅读:
民事诉讼调解书生效时间有哪些规定?
证人算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吗
最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