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荐】岚县律师 北戴河区律师 隆子县律师 温州律师 澄迈县律师 亳州律师 方山县律师
在诉讼案件中民事诉讼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所以民事诉讼发生的问题也占民事诉讼案件很大比例。在民事案件中经常发生民事诉讼赔偿不执行或者难执行的情况,使被赔偿人很是苦恼,那么民事诉讼赔偿不执行、难执行的原因是什么呢?律图的小编为您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经济来源匮乏,无财产可供执行。小标的执行案件大多存在于贫困地区,主要涉及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人身损害赔偿及其它小额债务纠纷案件,这类案件的被执行人一般经济比较困难,生活、经济来源比较匮乏,导致无法履行。
(二)当事人存在抵触情绪。民事案件当事人既然通过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纠纷,说明双方矛盾已经发展到一定对立的程度。特别是需要依法强制执行的案件,说明双方结下的怨情很深,至少尚未消除。因此,被执行人基于抵触情绪,对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采取硬抗的方式拒不履行,甚至很可能对抗法院的执行工作。
(三)软磨硬拖不愿意履行。法院现在注重的是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在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比较慎用强制措施。因此有些当事人认为能拖、会磨、善赖,不会有什么坏处,案件拖的时间长了,啥事也会不了了之。对法院的判决认可,也答应履行,但总是推来推去不履行。
(四)逃避躲藏拒不履行。有些当事人尽量躲避,现有的财产尽量隐匿转移。一听说法院要来执行,就逃避躲藏起来不见面。万一碰上面,也是满口答应立即履行,法院执行人员一走,就什么都没了。
(五)以申诉、投诉为由,阻止法院执行。当事人一旦败诉后,总是千方百计找理由、借口申诉、投诉不予履行,甚至阻止法院执行。目前,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有些案件的被执行人,特别是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经济条件良好的自然人和个体经营户等。他们向省政府、人大、法院上访、申诉,或者通过检察机关提起抗诉,以达到延缓、甚至阻扰法院执行的目的。法院为了稳定起见,不得不一缓再缓,有的甚至不敢强制执行,生效的法律文书如同一张白纸,尽管申请人有诸多意见,但法院也无可奈何。
分析以上几种情况存在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小标的额案件难以执行,主要不是因为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也不是因为法院或者执行人员怠于执行,而是现有的执行措施无法迫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执行措施主要有以下九种:
7、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8、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9、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金或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九种执行措施对于小额案件的执行,作用和效果非常有限。
首先,法律对于一些执行措施规定了太多的限制,致使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六条所规定,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这一规定虽然含有强制措施的内容,但结果实际上就是不执行。这就导致了被执行人在欠债后不是积极主动的还款,而是认为法院反正都不能处置其房产,即使查封了也要让其居住,从而软磨硬拖不愿履行,最终导致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其次,这些执行措施大部分是以被执行人的财物为基础,而财产的线索却难以寻找,导致很多执行措施难以适用。案件到执行阶段,往往是经过一审、二审,再向法院申请执行,其间被执行人要转移、隐匿财产并不是什么难事,此时,法院再去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被执行人的收入、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金或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就失去了意义。
再次,司法拘留、刑事责任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作为民事制裁与刑事处罚之间的过渡,司法拘留因其拘留时间段、审批程序复杂,而难以对被执行人形成足够的威慑力。而要追究被执行人拒执罪,又因为取证、定性等存在困难,而难以实施。因此笔者认为,应该确立一种新的执行措施,来促使被执行人无法以“无财产”来搪塞法院,也无法将财产转移或者收入隐瞒。
经过小编对民事诉讼赔偿不执行、难执行原因的介绍,想必大家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在文中,小编也为大家介绍了民事诉讼赔偿不执行难执行的几种情形,让大家有更多的了解。现有的政策并不能有限的遏制这种情况,所以政府还是要制定新的政策以适应现在实际情况的发展。
延伸阅读:
民事诉讼法解释的内容有哪些?
1、保障诉权 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民事诉讼申请再审有哪些条件?
1、接受抗诉及对案件再审时的法院的审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