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行政案件再审程序规定怎样?

我们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是个人都会犯错,所以法院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样的,对于一些案子,可能因为某些其他的原因,导致案子在审判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样的审判损害了他的利益,国家针对这样的现象也有明确的规定,就是可以启动再审程序。那么行政案件再审程序规定怎样?

行政再审程序又称行政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依当事人再审之诉或依人民检察院抗诉,以及人民法院依照自身的职权,对已发生法律效力而又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或行政赔偿调解书,再次进行审理并做出判决的程序。 我国的行政再审程序为保证案件质量和维护社会正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现行再审程序深深的职权主义烙印,既造成有限的司法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又使法院裁判的稳定性与权威性受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本文拟从改进和完善我国行政再审程序的角度提几点建议,以期对完善和重构我国的行政再审程序有所裨益。

一、再审制度:稳定性与公正性之间的权衡

已经生效的裁判应当具有权威性、终局性和稳定性,法院不能无休止的反复对同一案件进行审判。当代许多国家、地区都确立了“一事不再理”原则,法院已经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不得再成为另一诉讼程序的标的,也不得对此再作出一新的实体判决。“一事不再理”原则既维护了法院裁判的权威性、终局性和稳定性,也体现了国家对当事人的公正态度。与个人相比,国家在力量上完全处于优势,如果国家可以凭借其资源,权力反复对同一事件进行审判,将导致诉讼当事人及其它社会主体无法预测裁判的效力,给社会关系带来极大的不稳定。但同时,裁判的稳定性与实体的正确性之间应当保持协调。

就实践来说,有原则就有例外,“一事不再理”原则也不是绝对的。如《国际法院规约》对生效判决规定有复核程序,“申请法院复核判决,应根据发现具有决定性之事实”,“复核程序之开始应由法院下以裁决”。古今中外的司法实践也都表明,裁判有存在错误的可能性。对确实存在错误的判决,若以维护权威性、稳定性为由不予纠正,将会严重影响司法公正,造成更为恶劣的后果。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一个呆板的、并且对判决毫无例外的规定不得更改的规定,它对法律秩序所能作的保证将极其有限。只有将法的安定性与公平性这两个互相冲突的原则作仔细的权衡,才能维持法律秩序。为此,必须允许裁判的法律效力中断,再审即为中断的情形之一,其思路是,当事后才被发现的新事实对该判决而言,出现了在公平性上实在无可忍受的显然错误时,则判决的法律确定效力必须让步。

二、我国行政再审制度之现状

(一)指导思想上对利益权衡考虑不足

我国行政诉讼再审程序遵循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强调哲学认识论的“实事”与诉讼中“实事”的一致性。从名称上看,我国称为“审判监督程序”。这表明了立法者对审判程序、审判行为、审判结论的严肃态度和重视程度,也体现了立法者对审判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错误结果予以坚决纠正的态度。从整体而言,有错必纠并无不当,但是,有错必纠过分强调了裁判的绝对正确性,忽视了司法公正的相对性。的实体真实主义导致我国的再审制度过于强调对错误裁判的纠正,这也造成了以下弊端:一是生效判决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二是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的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三是国家的公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的制约和抑制。不同的利益、价值在我国审判监督程序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权衡与兼顾。

(二)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许多缺陷

除了前述指导思想存在不足外,我国的行政审判监督程序还存在诸多具体缺陷。具体表现为五个“无限”:

第一,处理申诉案件的程序无限。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引起再审的三种途径,但当事人申请再审作为引起再审程序启动的一个重要途径,当事人却没有启动再审程序的权利,再审仍是法院、检察院行使审判监督权的程序。当事人申诉不能直接引起再审程序是合理的、必要的,否则会导致申诉人无理缠诉,浪费国家的司法资源。

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法院和检察院处理申诉案件的时间、次数、时限、案件种类、处理原则都没有法定程序,导致司法实践中各地做法不同,暗箱操作,缺乏约束,侵犯案件当事人的知情权,使司法机关在申诉问题的处理上带有很强的行政性,即“现行审判监督程序属于带有较强行政色彩的救济程序”。这使得“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时,犹如进入了一个没有法定程序的雾区,完全感觉不到自己诉权的存在”,极易导致了当事人反复申诉和司法机关公信力降低的不良后果。

第二,引发再审的主体无限严重影响了生效裁判稳定性,损害司法权威。法院作出生效裁判之后,与之相关的法律关系趋于稳定,涉及的相对人也因此继续展开相关行为。然而我国现行的行政再审程序没有严格规定启动再审的主体,利害关系人可以持新的证据、事实提起再审申请;法院可以依职权对本院及下级法院裁判有误的案件进行再审或提审;检察机关可以对同级及下级法院审理的案件依法行使监督权,以抗诉的方式要求法院对案件再审。所有这些使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不能实现法律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效分配。长此以往,法律的尊严与威信何从建立?

第三,引发再审的理由无限造成了审判的重复性和不严肃性,影响了法院审判的权威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然而何谓“裁判确有错误”却是一个难以细化的模糊概念,司法实践中很难界定,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另外行政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的抗诉只要合乎法定形式要件,法院必须再审,不准带有任何的附加条件。

这一特色极易导致抗诉机关的权力不受制约。而不受制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放任,很有可能出现权力的滥用而导致启动再审程序的随意性。因而实践中出现了一审程序再审和二审程序再审不定的矛盾现象。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阅读,我们知道再审程序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也为法院的错误做了相应的弥补措施。但是再审程序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并不是所有的人想要再审就可以申请的。

延伸阅读:

民事再审申请书格式

人身损害再审案件如何赔偿?

申诉和再审有什么区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行政案件再审程序规定怎样?  再审  再审词条  案件  案件词条  规定  规定词条  行政  行政词条  怎样  怎样词条  
办案流程

 被上诉人什么时候提交答辩状

具体需要分以下两种情况:1、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住所的,被告答辩状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2、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展开)

办案流程

 辅警办案流程是怎样的?

一、什么是辅警、辅警能否单独办案辅警(辅助警察)是指由政府出资,公安机关统一通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招录并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