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全国最高法院被执行人会受到哪些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在我们身边存在许多的违反行为,公安机关会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侦查,然后交由司法机关审理,不同的司法机关审理的案件是不一样的,且审理后的被秩序人受到的限制也是不同的,你是否知道全国最高法院执行人会受到哪些限制?

一、全国法院执行人会受到哪些限制?

首先,执行部门可以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将失信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其次,这类人群还将被限制高消费,具体限制在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度假;

(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

人无信不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做到诚信守法,一旦被列入法院失信执行人名单,不仅面上无光,在生活中也会有诸多限制,更加会遭到信用惩戒。不少跑路的p2p平台其背后的法人代表就被列入了失信执行人名单,网贷发展要想规范化,守法诚信是首步。

二、执行程序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必须具有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包括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书、调解书,公证机关制作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行政机关制作的依法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决定书。

2、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必须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并具有给付内容。

3、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故意拖延、逃避或拒绝履行义务。

中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执行组织或执行员,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执行本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原则上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

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措施包括以下几种:查询、冻结、划拨执行人的储蓄存款;扣留、提取执行人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稿费等;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执行人的财产;对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搜查;强制执行人交付执行文书中所指定的财物或者票证;强制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通知有关单位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执行人完成法律文书中指定的行为;对迟延履行义务的执行人,强制其支付迟延履行金或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利息。

子女不得就读私立高收费学校,并且将其加入诚信黑名单,且会通过各媒介对该犯罪行为人进行通报。做出此项规定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对执行人做出这些限制的前提是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最新最高法量刑标准

最高法关于死刑判决的标准有什么规定?

最高法就婚姻法司法解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词条  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词条  受到  受到词条  限制  限制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判决执行

 申请再审立案意味着什么?

一、申请再审立案意味着什么?民事再审立案意味着案子符合再审的立案条件。一审二审判决一样,申请再审后立案审查,意味着案件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审查确定存在问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