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其他寻衅滋事如何进行认定

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双方之间有矛盾隔阂的难免会因为冲动而进行寻衅滋事打架的,而从造成双方一定的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害。那么,其他寻衅滋事是如何认定的呢?按照相关规定,认定寻衅滋事的时候应当对双方的方式和手段进行认定,以及时间地点和双方的态度等进行认定。

一、本罪与非罪的区分

根据本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我们认为,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应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1、行为的方式和手段。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对危害结果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心理的伤害程度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认定情节是否严重时,应该考察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开或者组织的方式等。

2、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结果是行为直接对社会造成损害。间接不良后果是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或间接引起的损害。行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杀,是否引起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是否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是认定情节严重与否的重要因素。

3、行为的时间和地点。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实施,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场所的滋事活动当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为人的一贯表现。行为人的一贯表现表明了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决定着行为人接受改造的难易程度。是否多次寻衅滋事、屡教不改,也是认定情节严重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界限

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二者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客观方面不同。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后二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4、犯罪主体不同。寻衅滋事罪的所有参与者都要以本罪追究刑事责任;后两者只追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

三、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两者的区别在于:寻衅滋事行为人勒索的动机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刺激,故意炫耀,因此犯罪往往是当面地、直接了当地进行,敲诈勒索行为人索取财物是主要目的,因此他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常常以间接的或当面暗示的方法进行,往往采取隐秘的方法,持着不愿让人觉察的态度。

四、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1、主观特征上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以满足耍威风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为动因,以破坏社会秩序为目的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犯罪动机多种多样。

2、客观上不同。寻衅滋事罪表现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抢劫罪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3、客体上不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综上所述关于其他寻衅滋事的认定标准上文已经详细为您说明。在进项寻衅滋事的时候双方的主次责任也应当明确,以免在进行相关赔偿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希望广大群众在进行寻衅滋事之前冷静思考事情的利弊,并且与他人有矛盾冲突时进行文明的方式处理问题。

延伸阅读:

寻衅滋事罪量刑是怎样的

故意伤害罪和寻衅滋事罪界定

寻衅滋事罪最高判几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其他寻衅滋事如何进行认定  寻衅滋事  寻衅滋事词条  认定  认定词条  进行  进行词条  其他  其他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治安管理

 发生口角报警怎么处理

因发生口角报警,一般这种情况下派出所是不会受理的,因为没有相关的规定。若因发生口角引起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的,派出所会以调解为主。派出所主要任务是:坚决贯彻...(展开)

治安管理

 打架二级轻伤谅解怎么判?

一、导致二级轻伤谅解怎么判?打架后对方是轻伤二级已经有了谅解书法院可能会判刑,但是刑罚可能会适当减轻。相关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展开)

治安管理

 寻衅滋事中凶器如何认定的?

一、寻衅滋事中凶器如何认定的?持械聚众斗殴主要是指参加聚众斗殴的人员使用棍棒、刀具以及各种枪支武器进行斗殴。司法解释将“凶器”规定为两类:一是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