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政机关其施行的权利,不利于自身的利益平等的话,就可以根据相关的程序提交行政诉讼。那么在我国什么是行政诉讼?其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应?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内容有哪些?这就涉及到本文的法律要点,由小编为大家详细讲解。
一、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内容有哪些
关于2018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内容包括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与受理、审理与判决、执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
二、行政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章的相关规定 [1]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它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诉讼原则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有: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行政诉讼法的上述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这一规定,也是《宪法》第126条、《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条有关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的具体化,行政诉讼活动必须遵循。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行政诉讼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要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以法律为尺度,作出公正的裁判。
3、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由此确立人民法院通过行政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特有原则,简称合法性审查原则或司法审查原则。合法性审查包括程序意义上的审查和实体意义上的审查两层涵义。程序意义上的合法性审查,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有权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实体意义上的审查,是指人民法院只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一般也不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理进行审查。就是说,这是一种有限的审查。
在行政诉讼法中,其规定的原则就由法律地位平等的原理,不会因为其从事的职位不同,就存在不同的法律地位,所享受的法律责任就不同。那么关于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就为大家解答到此,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大家前来咨询。
延伸阅读:
最新行政诉讼证据规定
行政诉讼起诉时效
行政诉讼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