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对于我国的相对行政权益下的公民较为重要,对我国的公民利益牵涉较大。我国相关公民在收到这类损失时,可以要求相关行政机关给与一定的补偿。那行政合同纠纷提起行政诉讼应该怎样进行呢,下面小编就这类问题为你进行解答。
如果行政机关不履行行政协议造成损失,行政相对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需要根据行政相对人的损失确定赔偿数额。
法院在审理行政协议案件中,在实体法方面,应当优先适用有关行政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特别规定,没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合同法。优先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在于审查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例如,法院在审查征收补偿协议过程中,要审查该协议的签订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和行政程序的要求,是否对当事人给予了适当补偿等等。考虑到行政协议兼具行政性和合同性两方面,在审查行政协议过程中还应当适当援引民事法律规范,如《合同法》中规定的违约责任、当事人的行为能力等。同时,在程序上也可以从民事诉讼程序中有所借鉴,比如说允许调解、适用“谁主张、谁举证”规则等。行政机关不履行行政协议造成损失的解决途径。
第一、上一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救济。行政合同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应受行政法所调整,对于行政合同纠纷,故救济途径不可能排除行政救济即行政复议。我国行政复议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第6条对行政复议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五款“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经营权的”,第六款“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是将纳入行政复议范围的行政合同具体化了。所以相对人也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来解决发生的行政合同纠纷。
第二、提交法院的司法救济。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处于优越的地位,而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就成了弱势群体。所以司法救济是保护他们合法权益的最有效也是最后的途径。目前,行政合同纠纷在司法审判中,在审理程序法上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在实体判决上适用民事法律规范和行政法律规范的法律适用模式。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来适用民事或行政诉讼程序。
我国的相关公民提出后,由我国的司法机关进行审理。相关的上级行政机构进行协调处理这类事件。也可提出司法救济,根据具体的受害情况进行相应的索赔金额,通过协调后进行发放。
延伸阅读: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生效时间是多久
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哪些?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