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诉讼休庭后多久再开庭有规定吗
行政诉讼休庭后再度开庭的时间由主办法官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决定的,法律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对公诉案件的整个时限有相应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另外,如果是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二、关于民商事案件延期开庭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第二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民商事案件后,认为需要再次开庭的,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下次开庭的时间。两次开庭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但因不可抗力或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三、立案及审理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以上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开庭的时间不会超过审限,因此,在上述的期限内,何时开庭由法院自行安排。
因此,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按要求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在这一期限内,开庭和休庭由法院自行安排。另外,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若还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延伸阅读:
对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
起诉人认为相关单位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
最新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和第四十...
行政诉讼二审判决多长时间?
行政诉讼二审判决,一般应当在三个月内作出...
行政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第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
最新行政诉讼证据规定
第一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和第四十三...
行政诉讼法修改看点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