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相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患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无论是我国还是国际上对医疗纠纷法律的规定都偏向于对患者权益的保护。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审理案件时,其需要对自己所尽到的职责进行举证。你是否了解相关的处理医患关系的法律规定呢?
一、规范医疗纠纷民事处理途径,解决医疗纠纷民事处理中赔偿和鉴定两个“二元化”的问题
1、医疗纠纷处理增加人民调解的渠道,规定了医疗纠纷民事处理的3条途径是:医患协商、人民调解和司法诉讼。
2、删除了原《条例》“医疗事故的赔偿”,解决与《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民事赔偿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并对医疗损害鉴定提出了原则性方案。
3、强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行政监管职责。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不再直接进行医疗纠纷民事赔偿的处理,同时增加规定:对重大医疗纠纷,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进行现场指导、协调,引导医疗纠纷当事人依法解决纠纷。
二、借鉴国际上同行评价的通行做法,卫生行业对医疗事故进行认定,作为行政处理的重要依据
以高标准、高技术性的同行评价,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专业依据。10余年来,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渐趋成熟,已经形成拥有1500名专职医鉴工作人员、年鉴定1万余例次的鉴定体系。新《条例》继续沿用该体系,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事故分级做出专业判断。严格、专业的同行评价可以有效推动临床医学的科学发展,使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减少顾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三、将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成果纳入法制化轨道
1、借鉴司法实践经验,患方当事人提出赔偿请求的,医患双方当事人原则上应当通过人民调解、诉讼等渠道解决,将医疗纠纷处理由医院内引向医院外。
2、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进行规范。强调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专业性,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设定了启动专家咨询和医疗损害鉴定的要求,为人民调解明晰责任,提供专业意见,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3、对建立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进行了原则性规定。
医疗机构应当参加医疗责任保险;要求医疗责任保险承保机构应当协同医疗机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及时参与医疗纠纷的处理,并加强机制创新,改善服务,按照合同及时理赔。四是强化依法维权。强调了医疗机构内禁止实施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明确了相关处置措施,遏制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为了缓解司法压力,需要双方当时人协商无果,且在村委会、居委会介入后依旧协调无果的情况下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重大医疗纠纷采取高标准、技术的同行评价方法,这要医疗机构未尽到相应的责任,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