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准确认读生字词。
3、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及三处"没想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世界,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介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道来,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
三、教情、学情分析
1、学生有:能读通课文,并能读流利。
能初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2、学生缺:抓住"没想到",体会作者内心惊讶、难过、愧疚的心情。
体会"重"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体会"重"的含义,感受母爱的伟大。
五、助学方案
1、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反复诵读。
2、借助歌曲、图片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妈妈抱着婴儿的图片
a、看着这幅图,你会想起谁?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母亲)
b、如果请你给这幅图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 (指名说:爱、关怀、梦……)
教师评价:一个简单的动作"抱"(板书:抱)让你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那深深的爱,
可又有多少子女这样抱过自己的母亲呢? (板书:第一次)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完成板书并齐读课题)
第一次抱母亲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难以忘记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
一幅母亲抱孩子的图片,寻常而又易见,学生自然会想到自己的妈妈,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这是妈妈对孩子的爱,这是合乎逻辑思维的反映。"可又有多少子女这样抱过自己的母亲呢?"一句反问,把学生带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以此来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虽然我们不曾经历过抱母亲的事情,但是书中的语言文字或许能给你留下点什么? (打开书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朗读。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指名读——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读)
3、读了文章,第一次抱母亲给作者留下怎样的感受? (学生交流)
师述:是啊,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多媒体出示该句,指名读)
第一次抱母亲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没想到……" (板书:没想到)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中,围绕"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并紧紧抓住三处"没想到"组织教学,并在下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并读出自己独有的感受。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逐步溶解了教学难点。
(三)精读课文
1、小声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课文几处写到"没想到……"划出相关语句,用心再
读读,此时此刻的"我"没想到的是什么?想到的又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动笔划一划,写一写。 (教师相机点评学生的习惯)
2、交流:课文几处写到"没想到……"? (指名读相关语句)
3、多媒体出示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
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a、第一次"没想到……"作者没想到的是什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指名说并读一读)
b、没想到母亲很轻,他以为母亲怎样?从哪看出母亲很轻呢? (差点仰面摔倒)
c、他以为母亲很重,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引导抓住词语:"使劲、左手、右手"体会)
师述:看这动作,"左手……"、"右手……"也许还半蹲着借助腿部的力量,或许还屏住呼吸,因为他以为母亲 (生:很重),必须得用劲,没想到 (生:很轻),这一使劲,差点 (生:仰面摔倒)
d、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指名读)
e、此时此刻,文中的"我"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指名说,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引导:当作者准备使劲一抱时,差点摔倒,留给作者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当时他的表情会是怎样的?(指说并板书:惊讶) 这是作者从未想到的,他没想到母亲轻轻的。 (再次指名读,读出作者的内心感受)
师小结:母亲太轻了,轻到了我一使劲,差点摔倒。 (齐读这一句)
4、站在一旁的护士责怪我…… (指名读护士的话)
而我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答: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5、多媒体出示句子: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板书:这么轻)
引导:母亲到底有多重?你从哪里了解到的?说说自己有多重?
看着手中的母亲,她竟然和我们四年级的小学生差不多重,看着母亲瘦弱的身躯,"我"
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 (指名说,指名读一读)
师述:看到这样骨瘦如柴的母亲,谁的心里不难过伤心呢?母亲实在太轻了,轻得让人隐隐心疼!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设计意图】
母亲到底有多重?书中只有两个数字说明母亲的体重:"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通过这两句话让学生猜猜母亲大概有多重,学生不难看出此时的母亲超不过89斤,或许只有70几斤。再让学生说说自身体重,而四年级的学生重的可达90几斤,轻的也有六七十斤,这样一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母亲真的很轻,轻得让人隐隐心疼。
6、"我"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为什么会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呢?是什么让作者产生
错觉呢?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细细品味,从中你又能品出什么?
7、学生交流:为什么"我"会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 指名谈谈自己的理解)
多媒体出示句子:"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
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指名读)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在"我"的心目中,母亲一定是 (力大无穷),因为,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总是 ,这样年复一年, 。(谁能读好这句话 )
"翻山越岭"一词,使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说出 爬山)
爬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而母亲是手里 背上 肩上还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指名读出示的句子)
【设计意图】
要使学生体会母亲"力大无穷"就必须理解这段文字中的"翻山越岭"一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词语想到什么,联系生活中爬山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平时我们的爬山只是空着手,而此时的母亲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翻山越岭是需要多大的力气。难怪在"我"的心里,母亲一直是力大无穷的。
拓展:想象一下母亲在这年复一年的日子里是怎样一路走来?(创设情境,指名说)
出示:在崎岖的山路上,
在泥泞的道路上,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里,
师述:就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长大后,我们可以干活了,可逢有重担,母亲总是 ,我一直以为 ,可没想到 。(生说)
【设计意图】
这样一个小小的拓展,不仅拓宽了学生想象的思维,原来这"年复一年"是那么的不容易,也拓宽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原来这"爱"就蕴含在这样一些普普通通的日子。
8、多媒体出示:"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又是一个"没想到" (指名读)
师述:"我"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小时候翻山越岭的情景,想到了逢有重担,母亲要我们放下的情景,可这一切的背后,母亲竟然是用80多斤的身子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是我从未想到过的。此时,"我"的心里又是怎样的感受? (板书:愧疚、自责) 说说自己的理解,并读一读。
板书:那么重
这担子到底有多重呢? (指说)
师述:母亲所承受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你认为还有什么? (生活的重担、责任) 这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那单薄的肩上这么多年,而母亲却一直没有倒下过,直到我们长大,你认为这又是什么在支撑着她? (多媒体出示:母爱 板书)
(学生看板书)是呀,这一轻一重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如今母亲却落下一身的病,此时一种自责、内疚的心情涌上心头。 (集体读好这句)
【设计意图】
"这么轻"到"那么重",这是一个极大的反差,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个难点。既然是教学的难点,不如直扣难点进行教学,让学生直接思考"这担子有多重?"根据预设学生会跟着老师的问题思路回答"100多斤"等含有不同数字的答案,难道母亲所承受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你认为还有什么?这一个问题激发学生了求知欲,将学生带入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引出"母爱",是母爱在支撑她度过这艰难的岁月。
9、对于这一切,母亲只是笑了笑说 (指读)。或许,你也想起了自己的母
亲,想起了小时候的事,这样的画面可能曾经在你身上也发生过。
(配乐欣赏母子共处的图片)
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
师小结:从你们的发言中,我能体会到你们的妈妈对你们那份深深的爱!
(四)拓展练习
1、出示诗: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在何方,
都能感受她的温暖。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陷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远不需要珍藏,
却永远不会忘记。
(师配乐读,生配乐读,齐读)
师述: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就像呵护嫩芽一样,让我们茁壮成长。
2、学到这,也许你也想起了你和妈妈之间的许多事,动笔描述一个生活片段,注意细节
描写。(学生练笔)
【设计意图】
一首小诗配上音乐,将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在诗中,学生细细品味母亲对子女的爱,在诗中,学生深深反思自己对母亲的"爱"。最后以练笔结束课文的学习,做到读与写的结合,将写落到实处。
附板书:
13、第一次抱母亲
没想到 这么轻 那么重
(惊讶 难过 愧疚) (母爱)
教育笔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在幼儿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想象力与平时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给孩子充分的发挥其想象力的机会。有一次我们看嘟嘟熊的光盘,小刺猬一家在吃饭的时候,
教育笔记多给孩子一些满足午睡时我们的要求是让孩子安静进入午睡室,能较快地脱衣服并折叠好,安静午睡。可是到了午睡室孩子们就像小鸟一样唧唧喳喳说个不停,不管我喋喋不休地提醒他们小嘴闭起来比比哪个宝宝先安静,有
教育笔记我得牙膏了今天户外活动区后,全体幼儿在圆房子里进行了口腔检查,回来的路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一点都不疼,我也不疼,我每天都刷牙呢回到班里得知给幼儿每人发一盒牙膏,孩子们更高兴了。我趁机会教
幼儿园儿歌10首幼儿园儿歌6首目标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能边念儿歌边做动作糖果饼干糖果甜甜,饼干香香,香香甜甜,宝宝尝尝。骑大马小娃娃,骑大马,呱嗒呱嗒呱嗒呱。去哪里?小鸡家,呱嗒呱嗒呱嗒呱。照
幼儿园安全教育儿歌入园安全小朋友,真机灵,安全入园记得清。来园路上靠右行。十字路口红灯停。交通规则要遵守,高高兴兴入园中。早操安全小朋友,听信号,早操时间已来到,顺着安全标志走,不推不挤不打闹。排好
幼儿园小班儿歌5首1吱吱和妙妙老鼠叫吱吱,小猫叫妙妙。妙妙喜欢吱吱,吱吱一叫,妙妙来了。妙妙一叫,吱吱没了。2好朋友两只小狗见了面互相亲亲鼻子尖两只小鸭见了面尾巴摇摇头儿点两只小猫见了面喵呜喵呜叫的
幼儿园儿歌三首(娃娃的小床)娃娃的小床像个动物园布老虎大熊猫小花狗长尾猿白天一起玩儿晚上睡一块儿谁也不吵架谁也不捣乱娃娃是园长就他说了算小兔拾蛋小兔子,下山坡,拾只蛋,交鸡婆。鸡婆婆,叫咯咯我的蛋,没这大,请
幼儿园新儿歌五首1小猫咪小猫咪,懒东西,为啥叫你你不理?不捉老鼠不游戏,只会天天笑眯眯。不怪你,不怪你,原来是只泥猫咪。2火车开啦咔嚓咔嚓,火车开啦,开过大河,河水哗哗,开过草原,马蹄哒哒,开过高
幼儿园小班手指儿歌一谜语导入。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儿歌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
大班生活化绘画美如花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进一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2能大胆用色,在绢扇上表现出茂密的花朵。3通过颜料作画,感受色彩的搭配,体验水粉画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实物准备花的录像绢扇
第4课蚂蚁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2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3借助文章,加深对生存生命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中的第一二点为重点,第三点为难点。教学时数
凡卡的教案范文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2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第6
课说勤奋的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懂司
关于第六颗钻石的教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想像的能力。2。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课前预习1了解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和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
质量精品教案模板(一)教学目的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二)教具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盛有1
识字教案素材教学内容识字(二)7。木禾米竹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木禾米竹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会按笔画记字形,看图了解字义。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好本课生字。3会读写指定的词语。4培养学生注意观
钱塘湖春行板书教案一教材分析纵观新教材诗歌30首,诗歌内容习题的安排都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由浅入深提出了要求。我认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强调诵读,读出节奏,读出轻重,读出韵味。2体会诗歌感情。3
质量守衡定律的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化学教案质量守衡定律。2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
记叙文写作一点通一什么叫记叙文?记叙文就是指记人叙事描写景物的文章。二记叙文能发表议论吗?记叙文可以议论,但议论不可过多。打个比方,如果想焖干饭,虽然需要放点水,但应少放,否则,水多米少,干饭就变
三招教你把文章写得深刻以小见大法古人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说的其实也就是以小能见大见微可知著。高明的作者常常由一物之微,而触动人世的大题,犹似潺潺山溪,蜿蜒注入大海。例如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由文人集会引发了
爆发与暴发的区别我们先看一个报纸上的句子前不久在印度洋上爆发的大规模海啸,给东南亚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分析此句中爆发应为暴发。为什么呢?暴发有两个意义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例如暴发户。指洪
用词造句的步骤怎样用词造句用词造句就是恰当地用上指定的词语进行说写句子的练习。它不仅能加深对所学词语的理解,而且还能学会运用,从而为说话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用词造句大体可分四个步骤第一,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