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能够做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3、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 4、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5、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教学难点是做造雨、霜、雾的模拟实验。 三、教学思路。 水,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冷却后变成云、雾、露、雪、冰、雹的成因,学生却比较陌生了,如何使学生很容易地认识这成因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怎么突破这难点呢?我想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探寻云、雾、露、雪、冰、雹形成的原因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教学中要以实验为主,充分地让学生做实验,在实验中突破难点,探求成因,掌握重点。 四、学案。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学案 (一)自主探究学习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尝试做造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3、尝试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二)自主探究过程: 1、我看书:看书,熟悉课的内容。 2、我思考: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3、我能做:注意安全。 (1)与家长一道尝试做造雨、霜、雾的模拟实验(因为带冰到学校容易化,只好在家尝试做一做)。 (2)做对比实验:往两只大小不同的盘子里倒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晒,观察水的变化。 (3)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好、循环的? 4、我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我知道了: 5、我提问:我经过思考,还不懂的问题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美丽的图片,了解多姿多彩的各种形态的水。 1、欣赏雾凇、雪人、山中雾、下雨、冰山、白云、露珠、霜、雹的图片。 2、你知道雾凇、雪人、山中雾、下雨、冰山、白云、露珠、霜、雹都是什么形成的吗? 3、云、雾、露、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那么,水是怎样形成雨、霜、雾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雨、霜、雾的形成。 1、造雨实验,探寻雨的成因。 (1)雨,同学们都淋过,可是雨是怎么形成的呢? (2)学生分组做实验:先准备半杯热开水,再把一块冷玻璃放在杯口,观察玻璃上是否有水珠。 (3)汇报观察结果:是否有水珠?想一想杯口玻璃上水珠是哪里来的? (4)请将玻璃平拿举起,然后斜侧立起,观察到什么了?这就是下雨。 (5)小组讨论:雨是怎么形成的? (6)汇报讨论结果:雨是怎么形成的? (7)小结:当云中的水滴或小冰晶凝结得足够重时,就会降落下来。当小冰晶穿过暖和的.空气层时,会融化成雨水落下来,这就是下雨;如果空气低于0 ,就会下雪;如果夏天高空中凝结成的大冰晶穿过暖和的空气层时没有被融化,落下来的就是冰雹了。 2、造霜实验,探寻霜的成因。 (1)霜,同学们见过,可是你知道霜是怎么形成的呢? (2)学生分组做实验:先把碎冰倒进干燥的椰奶易拉罐(或玻璃杯),罐内放入一支试管,在试管和罐内各放一支温度计,在碎冰中加入盐,在罐底下放一块湿毛巾。观察:罐外是否有霜出现?试管里的水结冰时,温度是多少? (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霜了吗?试管里的水结冰时,温度是多少?罐内温度计是多少度?你知道霜是怎么形成的了吗? (4)小组汇报: (5)小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罐壁而凝结成小水珠(露珠),壁外温度降到零度以下便结成细小的冰粒,即为霜。 3、造雾实验,探寻雾的成因。 (1)雾,大家也见过,你知道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2)学生分组做实验:准备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把一支冰棒或一块冰放在杯口,观察出现的现象。 (3)小组讨论: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4)小组汇报: (5)小组讨论:雾是怎么形成的? (6)小组汇报: (7)小结: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层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多春秋季出现。雾分辐射雾和平流雾。 4、总结:概括地说,雨、霜、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降温而凝结形成的。 (三)总结: 1、水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多姿的形态?(雾凇、雪、雾、雨、冰、云、露、霜、雹) 2、通过探究学习,你知道雨、霜、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四)作业: 1、等待机会观察雨、霜、雾、露。 2、把下雨、下雪、下雾、结霜的原理解释给小同学听。 第二课时: (一)探究空气中水的来源,认识水的蒸发现象。 1、我们知道了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那么空气中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2、看图片,讨论: (1)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2)太阳照射水面,水会怎么样?天空中的云是怎么来的? (3)阅读资料,认识蒸发和凝结现象。 3、小结:空气中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二)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猜测: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汇报学案中的实验情况: (1)实验要求:往两只大小不同的盘子里倒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晒,观察水的变化。 (2)汇报实验情况:水有什么变化?哪个盘子里的水最先蒸发完?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与周围温度有关、等) (3)小结: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与周围温度有关、等。 3、对比实验: (1)实验要求:在黑板上用水图出两块同样面积的水迹,用扇子扇其中的一块,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汇报实验结果:有什么现象发生? (3)小组讨论:为什么扇扇子的干得快?这个实验说明蒸发快慢还与什么有关? (4)汇报讨论结果:为什么扇扇子的干得快?这个实验说明蒸发快慢还与什么有关? (5)小结:这个实验说明蒸发快慢还与空气流通程度(即风的速度)有关。 4、总结汇报:概括地说,蒸发快慢还什么有关?(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与周围温度有关、与空气流通程度) (三)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 1、分组探究:水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1)气态。 (2)液态固态。 2、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3、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4、小结:自然界中的水呈液态、气态、固态,三种形态的水会发生不断地循环转化现象。 (四)总结。 1、通过探究,我们知道水的蒸发与哪些因素有关? 2、自然界中的水呈哪三种形态?水是怎样循环转化的? (五)作业设计。 1、继续观察自然界中水的蒸发、凝结现象。 2、画出水三种形态循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