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2022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注释】: ①荆:是今天湖北省。②吴:是今天江浙一带。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3分)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3,5
  【参考答案】(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1分)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2分)。
  (2)"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2分)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2分)。 【译文】
  荆州和东吴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何处?抬眼向天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之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唐时所谓"进士",为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得第者则称"前进士"。由此可见,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诗开篇既未点题意,也不叙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宽解安慰的语气。"荆吴相接",意同"天涯若比邻",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往往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胸怀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着一字,造语洗炼、含蓄。"君去春江正渺茫"。此承"水为乡"转到正题上来,语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渺茫"是眼前景,全似信手拈来,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渺茫,正好行船。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还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鲜明对比。阔大者愈显阔大,渺小者愈显渺小。因此而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前三句饱含感情,但又无迹可寻,极为含蓄。末句则卒章显意:朋友远去了,"孤帆远影碧空尽",送行者纵目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铺垫充足,结句点破,水到渠成。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此诗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弥长",已经具有诗人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画出诗人怅然远望的送别之态,十分生动。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闻一多《唐诗杂论》)。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颇富神韵。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己亥岁感事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①。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释】①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1)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3分)
  (2)诗的最后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概括有力,字字千钧,令人感动,成为警世名句,请从表现手法上加以赏析。(3分)【参考答案】
  (1)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人民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战乱图景。(3分)
  (战乱图景,2分;民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1分)
  (2)最后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1分)以"一"与"万" "荣"(成)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的意象,揭示出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1分)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一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1分)【赏析】作者用这一句来感叹战争的悲惨无情,也是借此讽刺一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 《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①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注】①灞原:即灞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②致此身:这里指身体为国家效力。(1)本诗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解析]本事写了灞原、大雁、落叶、树、寒灯、人、空园、白露、孤壁、野僧等意象。首联描写了风雨刚停下来的秋天傍晚,在灞上的原野上,大雁一群群急急飞过的画面;通过二、三联的环境描写,借助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孤壁、野僧等意象表现了诗人独处他乡,孤独落寞的处境和心境,(2分),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2分)。(2)本诗表现了诗人一种孤独的心情,请具体阐释诗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4分)[答案解析] 首先写萧瑟的秋气,营造了一种低沉的情感氛围;接着写落叶飘飞,诗人对寒灯,默默沉思,以显一种凄凉孤独的心境;然后用烘托手法,强化诗人处境的孤独;最后直抒胸臆,道出了怀才不遇是苦境和晋升希望的渺茫。此诗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相结合,使诗的感情一步步升华。
  【诗意概说】a.从情景关系角度看,是触景生情:诗人异乡羁留,见落叶而思故乡,对寒灯而觉孤独;b.从炼字的角度看,"寒""独"二字相互映衬,写尽客居他乡凄凉孤独的心情。c.从句法的角度看,属于名词叠加句法(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增加了意象容量,在简短的句子中,把诗人的孤独流落之感,既高度凝练、又十分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答到任意两点,均得4分)诗写客居霸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写客居霸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秋气萧森: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而生悲,以及寒夜独处的悲凄。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赏析】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我们把它慢慢地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连番的风雨,雁儿们已经耽误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下面我们继续打开画卷,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落叶他乡树"这句,很值得玩味。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自己羁留异地,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呢?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五、六两句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这时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着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晰。这句"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不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静,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试想,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还有什么比这更寂静的呢?下一句"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秋夜孤房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正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无眠;而所与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经被抛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结束这种生涯。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诗的最后两句也就与前面的描写自然衔接起来,不显得突兀。 
  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又作"霸上",长安东)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好事近 渔父词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2分)
  (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2分)【赏析】朱敦儒曾作渔父词六首,这首是其中之一。  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诗话》),作者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官职。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宋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因此止仕。陆游说他"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倾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周密《澄怀录》)他自己也有词《好事近》记道:"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形象。  在词作中描写渔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了。如:"倦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竿。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浣溪沙》),这实际上是徜徉山水的隐士生活的写照。  这里的渔父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他长期住在嘉禾,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安闲自得,自由自在。  下片写的晚景,更是景色迷人。请看,夜晚来临,一轮新月升起在天空,月光洒满大地,水天一色,万籁俱寂,只有孤鸿的身影时隐时现。在这样一幅山水画中,一位渔夫,也是作者自己,在静静地垂钓……。  作者所描绘的鸳鸯湖,即浙江嘉兴南湖,那儿"波平岸远,酒酽鱼肥",渔舟泛浪,萎荷沁香,引得许多画家、文人讴歌之。唐人张志和有渔父词,元代画家吴镇曾"笔之成图",并写下八首《酒泉子》,"鸳湖春晓",即其中一景:  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涵波塔影见中流。终日射渔舟。彩云依傍真如墓。长水塔前有奇树。雪峰古甃冷于秋。策杖几经过。与这些词作相比,朱敦儒的这首渔父词,当然是上乘的山水风物词。只是词人退隐之后,对于国事的关切逐渐淡漠,这是很可惋惜的。他曾月夜泛舟吴江垂虹亭,留连忘返:"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念奴娇》)进一步表示要"洗尽凡心,相忘世尘"。而不再是当年在"南海西头"时,"无酒可销忧,但说皇州……今夜只应清汴水,呜咽东流"(《浪淘沙》)那种痛心中原沦陷敌手的悲恨心情了。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5分)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像,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本题5分。答出表达技巧2分,结合诗句解说2分,答出表达效果1分)(2)①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②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③说全诗以"夕望"来统领全篇,亦可。(本题5分。说明看法,1分;答对理由,4分。要求结合每一联具体分析,意思对即可)【注释】:风吹古木晴天雨① 月照平沙夏夜霜②
  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②夏夜霜:月照平沙,洁白似霜,但却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七律《江楼夕望招客》作于杭州刺史任内。这两句是说,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写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逼真、传神。"晴天雨"、"夏夜霜"比喻新奇,措词独特,意境高妙。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1)"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2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2)"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一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痛郁结心头。(2分) 【鉴赏】这是一首感春伤时的诗歌。它与作者其他纯然赞颂田园之乐的作品颇为不同,它隐曲地透露了哀国的忧思。作者吴锡畴,南宋末年人,死后第三年南宋即灭亡。他刻志于学,慕东汉隐士徐穉、茅容之为人。咸淳间,南康守叶阊聘他做白鹿洞书院堂长,他不做,以闲居山林为乐。性喜艺兰,自号"兰皋子",因此就用它来命名自己的文集,寓幽独自芳之意(事见《四库全书总目》、《休宁县志》)。这首诗的开头,与宋代许多名家,如苏轼、秦观、陈与义等写《春日》的诗不同,他们都是从写景入手,而作者却直抒胸臆:"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他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这"幽情"究竟是什么?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盛春已经过去了,这大宋朝的国运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么!故这"幽情"既是伤春,亦是忧国,她浑然一体,隐约朦胧,难以表述,因而使诗人感到郁闷惆怅。颔联紧承首联之意,写诗人在春景中所见所感:"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上句写眼前景,下句抒胸中情。燕子在寒食节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引起诗人无限感慨:燕现时虽未成家,但终有成窝安家之日,而宋朝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人在落花时节如"中酒"一样昏昏沉沉,黯然伤情。这既写出了梅雨季节身体不适的感受,又写出了伤时的精神状态,把生理和心理上萎靡困顿,哀怨忧愁表现得神形兼似,至妙入微!这一联由于画面别具一格。颇受世人的赞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春日诗‘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句,又为方岳所赏,并见于方岳跋中。然集中佳句,似此者尚颇不乏,岳偶举其一二耳。盖其刻意清晰,虽不免偶涉纤巧,而视宋季潦倒率易之作。则尚能生面别开。"颈联,是上二联思想情绪的转折和过渡,作者轻轻荡开其幽情,以草木娱已。"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濂溪老,指周敦颐。他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神宗时居洛十五年,以读书、钓鱼、采药、灌花为乐。他曾写《独乐园记》,记载了这一悠闲自得的生活。作者以"濂溪老"、"涑水翁"喻己,借田园隐逸生活遣怀。联中"逆""私"二字用得极为精到。逆,迎接之意。私,当"偏爱"解释。这两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公的亲昵之状,曲折而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这两字写活了田园,深化了人物性格。而《兰皋集》(宜秋馆汇刊宋人集)作"忆""思",使诗意单调,面面呆板,诗意索然。尾联进一步明朗前意,以超脱现实的闲适态度来排解幽情。"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招魂,用屈原《离骚》典。秦昭王骗楚怀王至秦国,威胁他割地,怀王不从,昭王将其拘留,三年后客死于秦。正在流放中的屈原,得此消息,写了《招魂》,表示了对死于异国的怀王的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作者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回想靖康之难,徽宗、钦宗被金人掳至北方,终死于五国城,其遭际颇似楚怀王。北宋灭亡,南宋依然不振,至作者生活的年代已危在旦夕。他心中自是不能平静,但说"无赋",是克制感情,毅然予以超脱。因为"招魂"不但无济于事,反添忧伤,倒不如置之度外为好,更何况自己难得有这种清欢的时候,姑且赋诗遣兴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上句"无赋",用得果断!下句"且排",实属无可奈何,其"幽情"虽得以暂时排解,但又怎能从心中消除呢!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现实的矛盾痛苦,但他又毕竟是位隐逸诗人,故终以逃避现实以求解脱。"幽情"是全诗的主脑,起承转合、凝聚开化,均以此为中心,诗情画意、主体客体融而为一,造语新颖,在艺术上颇具特色。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 日 怅 望 马戴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 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 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 恐惊平昔颜!(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4分)(2)请从表达技巧方面(选一个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参考答案】(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2)年华渐老,感时伤逝。(答对一点得2分) (2)角度一: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自然。  角度二: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角度三: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 "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比,反映了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只答比喻也可以)  角度四:情景分写,层次鲜明。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答对技巧得1分,分析结合诗句3分) 【赏析】 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唐诗别裁》)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而不显得衰飒;所谓"格",主要地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可以说就是:情景分写。情与景,是抒情诗的主要内涵;情景交融,是许多优秀诗作的重要艺术手段。然而此诗用情景分写之法,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怅地遥望乡关,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仰视所见的景物:"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于林间,凭着它们有形和无形的羽翼,虽有千里之远也片时可达。诗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但是,这绝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诗人"怅望"所见,而且这种景物又是触发诗人情思的契机和媒介:"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原来,诗人久客异地,他的乡关之思早已深深地郁积在胸中了。因此,颔联由外界景物的描绘自然地转入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不言惆怅而满纸生愁,不言归心似箭而实际上早已望穿秋水。
  前面写情之后,颈联又变换笔墨写景,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近到远,层次分明。夕阳从近处的树梢往下沉落,它的余晖返照秋山,一片火红,象野火在远远的秋山上燃烧,渐渐地隐没在山的后面。"入"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也表明了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不仅如此,这种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诗人的乡愁,而且更深一层地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客中久滞,渐老岁华;日暮登临,益添愁思,徘徊水边,不敢临流照影,恐怕照见自己颜貌非复平昔而心惊。其实诗人何尝不知自己容颜渐老,其所以"临水不敢照"者,怕一见一生悲,又增怅闷耳。"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尾联充溢着一种惆怅落寞的心绪,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情景分写确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这种写法,对于这首诗来说,究竟起什么特殊艺术效果呢?细细玩味,是颇见匠心的。全篇是写"落日怅望"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若不管格律,诗句稍颠倒次序可作:"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如此前半景后半情,也是通常写法,但显得稍平,没有上述那种层层递进、曲达其意的好处。而"宿鸟归飞急"引起归心似箭,紧接"辞家久未还"云云,既很自然,而又有速(千里片时)与迟(久留滞)对比,所以是"起得超脱,接得浑劲"(见《瀛奎律髓》纪批)。如改成前半景后半情格局(如上述),则又失去这层好处。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指出:"诗有情有景,且以律诗浅言之,四句两联,必须情景互换,方不复沓。"他所说的"情景互换",就是"情景分写"。当然,这种分写绝不是分割,而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诗的永不凋敝的美。马戴这一首望乡之曲就是这样,它的乐音越过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遥遥传来,至今仍然能挑响我们心中的弦索。

心累的爱情说说个性签名爱情是一个难题,常常让人困扰心累,有哪些说说可以表达对爱情的心累呢?以下是品学网网小编收集的心累的爱情说说个性签名内容,希望大家会喜欢。心累的爱情签名说说1)最终,真正重要的不是生乐观积极的短语乐观的人生才更有可能被幸运眷顾,你听过哪些比较乐观积极的短语?以下是品学网网小编收集的乐观积极的短语内容,希望大家会喜欢。乐观积极的短语1)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2qq留言板爱情短语爱情的溪流中流淌着欢快喜乐,恋爱的长河里荡漾着幸福柔情。下面是品学网网小编带来的qq留言板爱情短语内容,希望大家喜欢。qq留言板爱情短语推荐内容1)我发现你越来越漂亮了,原来咱们老qq唯美爱情心情短语爱一个人,要懂得在欣赏的同时,适时地給予对方更多的鼓励,才能让彼此擦出更多的火花。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qq唯美爱情心情短语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qq唯美爱情心情短语积极向上的短语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才能更有力量去战胜困难,你听过哪些比较积极向上的短语?以下是品学网网小编收集的积极向上的短语内容,希望大家会喜欢。积极向上的短语1)只有懒惰是懒人的专利,世上岂让人伤感的短语滚滚红尘,我为你心醉,谁为我心碎那茫茫人海,我为你守候,谁为我等待。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让人伤感的短语,供大家阅读!让人伤感的短语1。少年的时候,我疯狂的喜欢,带我走这三个乐观积极的短语乐观的人生才更有可能被幸运眷顾,你们听过哪些比较乐观积极的短语?以下是品学网小编整理的乐观积极的短语内容,希望大家会喜欢。乐观积极的短语1)靠爸妈,你顶多是公主。靠老公,你顶多是王唯美正能量人生励志语录人生的快乐在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快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你可以随时调换手中的遥控器。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唯美正能量人生励志语录相关内容。唯美正能量人生励志语录欣赏1催人奋进的心情短语在人生道路上,付出不一定有收成,但是努力了就值得了。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催人奋进的心情短语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催人奋进的励志心情短语1)说服自己感动自己征服自己,好听的人生短语人有时候就是如此矛盾,自己戴着面具,却又想要掀开别人的面具。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好听的人生短语相关内容。好听的人生短语欣赏1)以后我想开一家咖啡店,名叫ldquo好久不温柔唯美的短语女生通常比较喜欢唯美风格的文字,比较适合她们温柔的性格,以下是品学网网小编收集的温柔唯美的短语内容,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温柔唯美的短语说说1)你总是匿名给我最真实的爱。2)尽管一
关于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一江雪教学反思范文一课前准备我在课前给同学布置了预习任务查找资料了解记这种古代文体,柳宗元的生平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二我的思路与课堂呈现我是个很因循守旧的人,教学上没有什么创新。首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字典大楼教学反思范文这节课我备了两个多小时,不是课文难度大,而是想好好设计一下如何提问。开课认字反复的朗读,一切都有条不紊,现在的一课时真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到底要不要分析课文?可从目前来看,第一课时体育目标教学反思范文转变角色尊重个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新课程理念已成为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共识。学生们都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多数学生主动热情,课堂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范文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发现学生对于时间的计算存在几个问题1七年级有理数的加法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第一堂课,所谓万事开头难,由此可见这堂课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向作用。下面是我上这堂课的反思总结一在引入部分和同学们一同探讨书上的问题,采用小数加法的教学片断和反思教学片断师我们在上一个学期已经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生(齐喊)是小数。师大家没有忘记这位好朋友,我们从今天起就要来探索小数之间的加减乘除。先看一道小数的加法题,你会做数学课堂要活中务实的教学反思镜子改变了什么教学案例与思考湖北省潜江市徐李中学张文方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新课程实验正在逐渐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我们的数学课堂正逐渐地活了起来,这是令人可喜的诗词典故动物部飞禽其二下面品学网小编分享一些诗词典故大全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动物部飞禽其二精卫鸟参见人事部middot冤怨ldquo禽填海rdquo。唐李白寓言三首之二ldquo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改变生态瓶的教学反思说实在话,在上完这堂改变生态瓶课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沉重的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悲痛地告诉我他的小鱼死了。学生很宝贝自己的生态瓶,我相信他们的照料也是非常细心的,作为全国绿色学校的学四年级观潮的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一)由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