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范文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参与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猜想、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3、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参加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 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圆柱削成最大圆锥)。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2、圆锥有什么特征? 同学们,圆柱的体积我们已经知道怎么求,那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同学们知道怎么求吗?让我们一同走进圆锥的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有什么关系的知识课堂吧!(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它们是等底等高的。 猜想: (1)、你认为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 (2)、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和什么图形的体积关系最密切?猜一猜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1)、用圆锥装满水(要装满但不能溢出来)往圆柱倒,倒几次才把圆柱倒满? (2)、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也可以说成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3、教师课件边演示边叙述:现在圆锥和圆柱里都是空的。看看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等底等高)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用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倒几次才把圆柱倒满? 问:把圆柱装满一共倒了几次? 生:3次。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板书:圆锥的体积=1/3 圆柱体积) 师: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 生:等于"底面积 高"。 师: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怎样表示呢?(板书:圆锥的体积=1/3 底面积 高) 师: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V=1/3sh) 师:在这个公式里你觉得哪里最应该注意? 三、教学试一试 一个圆柱形零件,底面积是170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巩固练习 1、计算圆锥的体积 2、判一判 3、算一算 4、拓展延伸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 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1/3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 高 1/3 用字母表示V=1/3sh 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范文篇2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是小学学习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飞跃,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较深入地理解几何体体积推导方法的新领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得出结论。所以对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教法学法】试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各6个,水槽6个(装有适量的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识 1、你能计算哪些规则物体的体积? 2、你能说出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激发激情 展示砖工师傅使用的铅锤体(圆锥),你能测试出它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数学的形式进行设置情景,引疑激趣迁移,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揭示课题:圆锥的体积) 三、试验探究合作学习(探讨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探究一:(分组试验)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1、猜想:猜想它们的底、高之间各有什么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拿出圆柱、圆锥各1个,分组试验,试验后记录结果; 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集体评议:(注意汇报出试验步骤和结论) 4、教师介绍数学专用名词:等底等高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一活动,初步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为探究二活动活动开展作好了铺垫。 探究二:(分组试验)研讨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1、大胆猜想: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拿出水槽(装有适量的水),通过试验,你发现了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边试验边记录试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每组的试验) 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提醒学生汇报出试验步骤) 教学预设: (1)圆椎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倍; (2)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3)当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等等。 4、通过学生汇报的试验结论,分析归纳总结试验结论。 5、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呢?(学生反复朗读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试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自主猜想、感知、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探究三:(伸展试验———演示试验)研讨不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题的体积是否具有三分之一的关系。 1、观察老师的试验,你发现了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2、观察老师的试验,你发现了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还有三分之一的关系吗? 3、学生通过观看试验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条件。 5、结合探究二和探究三,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课件演示试验,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条件,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理解,再次突出了本课的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进一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四、实践运用提升技能 1、判断题:【题目内容见多媒体展示】独立思考———抽生汇报———说明理由———师生评议 2、口答题:【题目内容见多媒体展示】独立思考———抽生汇报———学生评议 3、拓展运用:【课本例题3】学生分析题意———小组合作解答———学生解答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题、口答题题型的训练,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巩固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而拓展题型具有开放性给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有跳起来摘果子的机会,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五、谈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六、课堂作业: 1、做在书上作业:练习四第4、7题 2、坐在作业本上作业:练习四第3题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附后 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范文篇3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11 13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 使学生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思维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目标: 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 四、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共六套,沙、米,实验报告单;带有刻度的直尺,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情景引发猜想 电脑呈现出动画情境(伴图配音)。 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小强去"广场超市"的冷饮专柜买冰淇淋,圆锥形的冰淇淋标价是0、8元,圆柱形的标价2元。于是,他们两个为买哪一种形状的冰淇淋争执起来。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到底买哪种形状的冰淇淋更合算吗?(图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学生回答自己的猜想,有说买圆锥形的,有说买圆柱形的) 教师:学完今天的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正确解决了! 2、圆锥实物揭示课题 ①教师出示一筒沙,师:将这筒沙倒在桌上,会变成什么形状? (学生猜想后教师演示) ②师:在这堂课上,你希望学到哪些知识呢? (生自主回答,确立学习目标) ③揭题:圆锥的体积 师:好,我们一起努力吧!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直观引入直觉猜想 (1)教师演示刨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觉得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体积之间有联系吗?你认为有什么联系? 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生说可能的情况) ②师:你们是怎样理解"相应的"一词的?说说你的看法。 生说后,师总结:"相应的",即圆锥与圆柱是等底等高的。(用实物演示给生看) 2、实验探索发现规律 (1)小组讨论填写材料单,有顺序地领取材料 学生分6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其中4个小组的实验材料:沙子、米、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另外2个小组的实验材料:沙子、米等,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 (2)小组合作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实验方法 发现结果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 结论: (3)汇报结果,实物投影展示实验报告单。 (4)组际交流,得出结论: 结论1:圆锥的体积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结论2: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 结论3: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体与圆柱体,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四分之一。 结论4:圆柱的体积正好是圆锥体积的3倍。 结论5: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 师:同学们实验的结论各不相同,到底哪组的结论对呢? (各小组纷纷叙述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结论;说明自己小组的准确性,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5)参与处理信息。 围绕三分之一或3倍关系的情况讨论: 师:我们先来看得出三分之一或3倍关系的这几个小组;请小组代表说说他们是怎样通过实验得出这一结论的? (请他们拿出实验用的器材,自己比划、验证这个结论。突出他们小组的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 师:其他小组得出的结论不同,是不是由于实验过程或结论有错误呢?我们也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说明他们的过程和结论都是对的,只是他们的圆锥和圆柱不是即等底又等高的)。 师:总结以上各个小组的看法,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生1: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生2: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生3:我认为第一种说法较合理,强调了圆锥体积的求法。 …… 师总结并板书: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3、启发引导推导公式 师:对于同学们得出的结论,你能否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呢? 生:因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所以我们可以用1/3sh表示圆锥的体积。 师:其他同学呢?你们认为这个同学的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我们就用1/3sh表示圆锥的体积。 计算公式:v=1/3sh 师:(1)这里sh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1/3? (2)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生回答,师做总结 4、简单应用尝试解答 例1:(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计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 (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运用拓展 1、试一试 一个圆锥形零件,它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练一练 计算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3、实践性练习 师:请你们将做实验时装在圆柱容器里的沙(或米)倒出,堆成一个圆锥形沙(米)堆,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它的体积。 4、开放性练习 一段圆柱形钢材,底面直径10厘米,高是15厘米,把它加工成一个圆锥零件。根据以上条件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得出哪些数学结论?(可小组讨论) (四)整理归纳,回顾体验 1、上了这些课,你有什么收获?(互说中系统整理) 2、用什么方法获取的?你认为哪组表现最棒?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 (五)问题解决。(电脑呈现出动画情境) 小明和小强到底买哪种形状的冰淇淋更合算呢? 师:谁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说出买圆柱形的冰淇淋更合算的理由。) 六、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七、设计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一改以前教师演示或在教师指令下实验的做法;采取提供学生材料和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表现在: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富有儿童情趣。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故事引入,为新知识作好铺垫和准备。又从刨铅笔直观引入,引发学生大胆猜想,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得到培养。最后的问题解决回归于生活,实现了丛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指导思想。 (2)在经历"错误"之中历炼思维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性的东西,比如: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过程、错误的结论等。很多老师不是"遇错即纠",就是"遇错即批",其实大可不必,因为错误之中也有可以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会题的解法,更要懂得解法的来龙去脉。我们要利用"错误"这一资源让学生思考问题,经历碰壁,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思考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思维的碰撞,真正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思维和方法。 为了使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一条件能牢固掌握并深刻理解,在分发学具时,我有意将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三组不同的圆锥形和圆柱形容器分发给各小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后,得出的结论大不相同,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意见发生了重大分歧,不同结论的各小组都坚持自己的结论准确无误,认知出现了激烈的冲突,此时,我并没有给出评判,而是要求学生认真去观察、比较、发现各自小组的圆锥和圆柱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通过观察、比较,最后终于得出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的体积才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做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完全是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产生的效果 (3)学习过程中揭示了一般科学的研究方法: 提出问题——直觉猜想——实验探索——合作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这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提供了一个基本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了知识,同时获得了最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思想和方法,更发展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小组自我评价意识。课堂中,启发学生提问,猜想,动手测量,注重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纵观本节课的设计,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较好的处理了主导和主体、知识和能力、过程和结论的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整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