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刺的朋友》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带刺的朋友》的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儿的大和多。 引导学生比较词句活动,体会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能使句子更生动。 学生朗读句子。 2、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出示刺猬图,出示课题,齐读。 它是谁呀? 出示"——刺猬",再读。 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3、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明确2~9节讲了第一件事,10~15节讲了第二件事。 三、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别轻声朗读2~9、10~15节,讨论: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 2、集体讨论交流。 归纳板书:一天晚上,刺猬偷枣儿。 第二天晚上,刺猬用刺击退了大黑狗。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刺猬是偷枣儿的呢?默读2~9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爬 停住脚 摇晃 掉 归 滚 驮 跑 2、刺猬偷枣儿的本事怎样?从哪些动作能看出? 引导学生体会"摇晃"、"归"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3、刺猬不但偷枣儿的本事高明,而且护身的本事也很大。我们再来看看它是怎样用刺击退大黑狗的。默读10~15节,用" "圈出刺猬的动作,用"~~~~"划出大黑狗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刺猬:出来散步、缩成一团 大黑狗:扑掉过头去哀叫着溜走 4、连续两天晚上,小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如何偷枣儿,如何用刺击退大黑狗,他觉得刺猬怎么样? 出示"我"赞叹刺猬的两句句子,指导朗读。 5、是啊,刺猬聪明、机灵,本事真大,小作者可喜欢它啦,所以把它称为…… 生接:带刺的朋友。 五、学习文中的事例介绍刺猬独到的本领。 1、那么学了课文,你喜欢刺猬吗?能不能来夸夸它? 出示两个说话练习,学生任选一个准备。 指名交流。 2、请两个学生分别介绍两个事例,与老师合作介绍带刺的朋友——刺猬。 出示说话练习。 师:我有一个带刺的朋友,它就是刺猬。 生1:刺猬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生2:刺猬不但……,而且……。…… 师:我真喜欢这个带刺的朋友。 3、连起来介绍刺猬和分别介绍刺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介绍完一个事例,要介绍第二个事例时可用过渡句连接。 4、谁能连起来介绍一下刺猬? 指名介绍。 六、写作小实践。 教学反思: 整堂课比较顺利,但前半节上得比较从容,后半节上得比较仓促。尤其是说话练习部分,没有时间指名较多的学生来练说,连起来介绍这一环节跳过了,拖堂5、6分钟。反思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觉得在前半节某些地方浪费了一些时间。 1、导入环节"看图说话"对学生估计不足,学生看了图,仅说出了"图上画着红枣儿和枣树",在引导学生将图意说清楚,说具体上花了一些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明确说话要求,训练说话完整的能力。 2、讨论哪几节分别写了两件事时,学生中出现了不同意见,部分学生认为"我"想法和"我"与爸爸的对话不属于事情之中。可见学生对文章段落的概念不清,划分段落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读课文,却没有具体讨论归纳,以致于交流时,一生讲了大段意思,却没有归纳出重点。可见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提高。 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带刺的朋友》的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感悟小刺猬的聪明机灵。 2.抓住作者评价刺猬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能够有顺序地复述小刺猬偷枣的过程,适度运用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4.走进作者心里,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把刺猬当做朋友,这是大自然赐给的珍贵礼物。 教学重点: 在体会课文生动语言的同时,感受小刺猬的高明。 教学难点: 学生在品读中走进作者心里,体会文本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基于学情、整体把握、品味描写"枣"语言的优美 1.导言:同学们,大自然是美妙的,也是无私的,它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个叫宗介华的作家,就发现大自然赐给他一个带刺的朋友,让他非常开心跟老师一起板书,(板书:带刺的朋友)注意"刺"这个字的字形。(教师指导。) 2.师:在家读课文了吗?读了几遍?那大家一定知道这个带刺的朋友是谁?一起告诉我。(出示图:刺猬) 3.现在我请大家再自由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小刺猬的什么事?(小刺猬偷枣的事。) 4.师:这枣什么样?竟引来小刺猬偷呢? (教师配着音乐,出示图片,朗读第一段:描写枣的语句。) 这枣什么样?(好红的枣,还很多,还很香)能读出来吗? 第二板块:理清顺序、读中揣摩、品悟"偷枣"语言的生动 1.过渡语:看了这样的枣,你会有什么想法?(很馋,很想吃到。) 是啊,这样的枣不但你馋,小刺猬也馋呀!所以小刺猬就来——偷枣。 看来:作者描写枣很有必要,正是这又红、又香、又红的枣,才引来了小刺猬。 2.请同学们默读2至11自然段,边读边想,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预设:小刺猬先爬上树,然后用力摇晃树,把枣要下来,再把枣扎在背上,跑了。 3.师:通过我们读及同学们的汇报,我感觉小刺猬偷枣就是一个动画片,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画面? (1.小刺猬爬上树。2.小刺猬用力摇树,把枣要下来。3.小刺猬打滚把枣都扎在背上,跑了。) 教师随机概括(爬树 摇枣 收枣)并板书。 4.师:小刺猬偷枣的这三个画面,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写了出来,请同学们读读描写小刺猬(爬树 摇枣 收枣)的语句,边读边思考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小刺猬?把你的感受写在字里行间。 5.走进"爬树"的画面。 让我们先走进"爬树"的画面。 指名读描写小刺猬爬树的句子: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a师:读出怎样的刺猬?(动作缓慢的刺猬)如果你是小刺猬为什么爬的这么慢呀?怎么还诡秘地爬向老树枝?(我是来偷枣的,怕被别人发现,所以要小心点。)这是个怎样的小刺猬?(聪明、机灵、有心眼)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吗?(指名读) b教师造境:让我们进入那个场景:一个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小刺猬来偷枣了:(播放动画片中动物爬树的响声)指名读。 c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么一个小刺猬,你赶跑它吗?(不)为什么?此刻作者就想看看这东西还要干什么? 6.走进"摇枣"的画面。 师:这个小刺猬刚才还小心翼翼、缓慢诡秘,可是到了树上却变样了: 指名读: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师:小刺猬,怎么敢这么用力摇呀?你刚才不是怕被发现吗?一个一个地摘,还没有声音多好啊! (预设:1.我想让枣快点下来;2.我想让枣多下来些;3.这时我没发现有人,所以用劲摇争取时间,为的是速战速决,才不被发现。)这是多么有心眼的小刺猬呀! 如果说小刺猬那样缓慢诡秘的爬,是小心翼翼且聪明机灵,那么这用力摇晃说明这是一个——(预设:1.聪明机灵的小刺猬;2一个很有办法的小刺猬;是一个高明的小刺猬……)它高明在——(预设:1.能抓紧时间弄更多的枣;2.方法巧妙;3.速战速决) 看来这"用力摇晃"里谁能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读出小刺猬的高明。实时指导。 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个画面,你赶走小刺猬吗?(不)为什么?师:不能你赶走,看:(课件出示文字: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地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很重呢!) 指名读:噗的一声说明什么?掉下来的速度快。不小心吗?(不是)你怎么知道?(联系下文说。)小刺猬为什么这样做?(它在抓紧时间,这会正没人,要快)小家伙多有心眼,高明。 2.还有更高明的呢? 出示: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读读这句话那些地方体现了小刺猬高明?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归拢到一起,然后打了一个滚儿。 对比读:体会"匆匆地"体会抓近时间,"归拢到一起"、"就地打滚"方法巧秒。 这句中还那些地方体现刺猬高明: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路线好:隐蔽自己)急火火地跑了。(争取时间) 谁来读读"收枣"一段,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和高明。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这时配上音乐,有点紧张点的)这一拢、一滚、一扎、一驼可以看出刺猬的是太高明了。 所以作者说:(齐读)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第三板块:品读称呼、体会揣摩、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在三个场面中,作者称呼小刺猬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出示: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当小刺猬在树上爬时:作者称呼说——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小刺猬) 当小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时:作者称呼说——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作者感到有些经验,不知这家伙搞什么鬼。) 当小刺猬其巧妙地收枣逃跑时:作者称呼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作者有中的钦佩)。 第四板块:复述偷枣、内化语言、品读 1.课文读完了,谁能用"小刺猬本事高明"为开头,所说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最好用上书中的一些描写小刺猬的一些动词。 (1)自己练着说一说。 (2)在小组中和小伙伴中说说。 (3)教学生到前边说。(达到:完整、有顺序、生动) 2.推荐读《带刺的朋友》关于小刺猬的其他故事,和伙伴交流刺猬给你留下的新印象,感悟生动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