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期的旅程,我们的横断山之旅快要结束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期间的主要内容吧! 在第1章中,我们介绍了横断山的起源,大约5000-2000万年前,印度板块迎面撞上亚欧板块,两个板块在青藏高原一带发生激烈交战,战争结果是青藏高原上一系列山脉的崛起。 横断山 原本横断山这里不是主战场,但从西边战场逃来了很多"板块物质"(流动的岩石),东边的扬子板块又挡住了去路,它们只好转而向南逃窜,在横断山区越积越多,堆出了高高的山脉。 横断山 如果找个山顶远眺,就会发现这里的山一层层的横向展开,就好像上帝之手轻轻一捏,地面上就出现了许多褶皱。 看起来相当美观 从地图上看,横断山就像一个南北方向的滑梯,一面连接着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一面连着2000米的云贵高原,地势、河流、民族都顺着滑梯一路滑下,而东西方向被这个庞然大物所阻挡,由于横断了东西方向的交通,取名"横断山"。 非常形象的滑梯 横断山脉是中国最宽、最长的山脉,也是国内罕见的南北走向山脉。在古代,它对于汉族人民来说是个不可逾越的天堑,人们对它的认识非常模糊。 在第2-6章中,我们介绍了横断山的7条江河。横断山的范围很大,覆盖了川西、藏东、滇北大部分地区,大的骨架是南北走向的"七脉六江"。 横断山示意图 在横断山,山脉与河谷相间排列,形成了"两山夹一水"的格局,高山深谷是横断山最典型的地貌,从青藏高原发源的水系,先是流淌在辽阔的高原上,接着急转直下,开启了峡谷之旅。 大渡河峡谷 因为有了河流深切的峡谷,横断山变得与众不同。 澜沧江峡谷 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形成了壮观的"三江并流",不料到了丽江,金沙江突然想摆脱这个称号,孑然一身向东流去,沿途还把雅砻江、大渡河、岷江都收入怀中,在四川宜宾变身为长江,堪称自我转型的完美案例。 三江并流 我们来听听它们对自己的总结: 怒江:不要被我的名字吓到,其实我很平静,这里充满了静谧,原始,生态~ 澜沧江:我觉得我和怒江更像亲兄弟,我们不仅挨得近,还一路不离不弃 金沙江:众所周知,"三江并流"并不是我的唯一身份,我最瞩目的身份是——长江上游 独龙江: 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 雅砻江:其实我很低调的,不太愿意出镜,只想默默为川西人民做贡献.. 大渡河:这里有横断山最深邃的峡谷,确定不来看看吗? 岷江:颜值对我来说不重要,人文内涵才是我的最大优势! 怒江大峡谷 大渡河峡谷 在第7章,我们介绍了横断山的雪山—贡嘎山、梅里雪山。(原本还有稻城亚丁三神山,但因篇幅不够被剪掉了戏份) 下面有请稻城亚丁的3位选手出场: 仙乃日 嗯?我们不是3位选手,我们是三位一体的.. 央迈勇 夏诺多吉 在这里,你能看到冰雪和森林相交的奇景,在贡嘎山,从海拔2000米到7000米,依次分布着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带等垂直气候带,你可以看到丰富的植物景观,而如果是在寒冷地区,可能从山脚到山顶全是白茫茫一片,很容易审美疲劳。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瑞士的雪山?因为瑞士的雪山不止有一个气候带,比如下图这样。 绿色的身形,白色的帽子,完美(画面来自谷歌地球模型,非实景) 但是西藏的雪山看上去就很荒芜,因此有人说中国的雪山不好看。 希夏邦马峰 其实,在四川云南,有着和瑞士一样的美景,只不过大众知名度没有西藏高。 梅里雪山 是不是眼前一亮?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 在第8章,我们游览了滇藏公路,相比于如雷贯耳的川藏线,滇藏线看起来比较低调,但它经过了横断山的核心区域——三江并流,可以观赏到平均深度2000米的世界级大峡谷,而河岸边的村庄与农田,也让我们感受到河谷中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 澜沧江河谷 在第9章,我们介绍了横断山区的民族特色,横断山虽然阻碍了汉、藏民族间的交流,却神奇地接纳了南北方向的迁徙人群,古代民族顺着这个大滑梯一滑而下,在云南的五彩池里四散开来——结果,云南就变成了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综上所述,横断山的特色是: 1. 山脉、河流呈南北走向,平行相间 2. 极致的峡谷风光 3. 雪山与森林共存,垂直景观丰富 4. 民族众多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没有提到的,比如生物的多样性,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探讨。 雪山与森林共存 横断山是一个"隐喻",隐喻着汉族与藏族、农耕与游牧、人文与自然的交替过渡,在古代,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横断山就是二者间的壁垒。 横断山的藏族寺庙在成都遥望雪山 2017年6月,一张"在成都遥望雪山"的照片横空出世,这是一张超长的拼接照片,在照片中,人们看到的不是孤立的雪山,而是绵延的横断山脉,上面挺立着一座座五、六千米的雪峰,在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230公里外的贡嘎山(海拔7556米)。 雪山下的成都 消息一出,立马震惊了许多网友,在成都看雪山简直堪比"在街头看到大熊猫"。 有意思的是,虽然山一直在那里,但由于天气原因,雪山总是没机会露脸,即使有人看到它们,也没办法向别人分享自己的惊喜——在2008年以前,偶尔有关成都雪山的报道都会被解读成"海市蜃楼"。从文化上说,人们觉得成都自古以来属于汉族文化圈,而雪山好像是西域物种,比如新疆乌鲁木齐也能看到雪山,人们就不会觉得很惊讶。 乌鲁木齐的天山 然而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成都拍摄雪山,《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先生认为,雪山已经开始成为成都的新形象。 单先生还认为,成都一共有六重天际线,包括城市、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和极高山,看起来特别有层次感。 有人考证,历朝历代都有不少诗描写过"在成都看雪山",杜甫、苏轼、陆游、范成大都曾提到过。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和高层建筑的出现,雪山不得不退出人们的视线,但是近几年,随着有心人的寻找,还有空气质量逐渐好转,雪山又"王者归来",似乎要和火锅一起打造"冰火两重天"的成都形象。 为什么要提在成都望雪山呢?因为成都西边的山,就是横断山。 试着构想一下,当成都雪山的形象被大家熟悉后,横断山的概念会不会也逐渐深入人心呢? 1000年前杜甫感叹"窗含西岭千秋雪",他如果知道自己遥望的"西岭"是伟大的横断山,恐怕得做出几十首《望横断山》了。 人们并不熟悉成都的雪山形象,就像人们不熟悉横断山。 身处其中的人,只看得到自己所在的那座山头,在外面的人,也只是到过一两个零散的旅游景点,知道某一座山的名字,很少有人从整体角度看待这片地区,因为"横断山"的范围太大了。 峡谷中的金川县 如果非要选出横断山的代表形象,我认为大概是这张: 无尽的山和峡谷 了解横断山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呢?这意味着,当你在成都遥望雪山时,别人会说,什么?成都竟然有雪山?而你会说,那是西方的横断山。 当你在前往拉萨的飞机上看到雪山,别人会说,我们来到了西藏!而你会说,我们来到了横断山。 更有可能的是,到了丽江,大伙都奔向丽江古城去拍照,而你第一反应是奔向玉龙雪山,万里长江第一湾,感受横断山的峡谷风光。 这样看来,了解横断山真是好处颇多。 通过十期的写作,我对横断山有了全新的认知,我相信,当我下一次踏上旅途时,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