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我国湖泊分布数量最多的地区,大大小小的湖泊有1500多个,构成了中国最大的青藏高原湖泊群。在西藏众多的湖泊中,羊卓雍措无疑是最出名的一个,在藏语中"羊卓雍错"意为"碧玉之湖", 水体清澈洁净,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羊卓雍错简称羊湖,是面积较大的内陆封闭型湖泊,湖面海拔高程为4441米,渔业资源极为丰富。羊湖水面638平方公里,相当于70个西湖,湖区大部分水深在20~40米之间,最深处可达60米,蓄水总量146亿立方米,堪称"高原水塔"。辟谣:羊湖中的鱼,真的有8亿公斤吗? 除了湖水蓄积量庞大之外,羊湖本身还是一个富饶的"西藏鱼库",在里面生活的高原鱼类估计有8亿公斤,也就是80万吨。"8亿公斤"的数据源于媒体报道,相关研究文献和资源调查却很难找到,其真实性值得怀疑(相比之下,西藏渔业部门统计的30万吨储量更有可信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拿青海湖对比一下。 青海湖是整个中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湖泊总面积多达4456平方公里,是羊湖的7倍。在湖水蓄积量上,青海湖储水1050亿立方米,比羊湖高了一个量级,两者水资源的差距一目了然,几乎没有可比性。 青海湖 时间回到1960年,当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确实对羊卓雍错的渔业资源进行过考察,但当时的科研任务主要是为了弄清楚羊湖中高原鱼的种类。至于鱼类的储量,研究人员并没有给出确切的估计值。相比之下,人们对青海湖中鱼类资源的调查和了解更多一些。 青海湖中最主要的优势物种是青海湖裸鲤,也就是湟鱼。在上世纪60-70年代,湟鱼充当着"饥荒拯救者"的角色,数以万计的青海人赶到湖边捕捞湟鱼,最多的一天能捕捞70000 80000公斤。 湟鱼 诸多调查均表明,青海湖湟鱼的原始储量在32万吨左右。从60年代末开始,由于过长期的过度捕捞,湟鱼的储量急转直下,可供捕捞量一度下降到1000吨左右。为了保护湟鱼,从1982年开始青海省政府开始实施5次封湖育鱼计划,全面禁止了冬捕活动。 经过近40年的人工增殖放流,青海湖湟鱼的资源量已经恢复到10.8万吨,但还不到原始储量的一半。 青海湖5次封湖育鱼 回过头来再看看羊湖,同样是生长缓慢、繁殖周期长的高原裸鲤和高原裂腹鱼,8亿公斤鱼的说法很显然站不住脚。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来看,羊湖所能够承载的鱼类不会比青海湖更多,因此8亿公斤的估计值大概率是不符合实际的。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推翻8亿公斤的说法。在上个世纪的赴藏科考中,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曾对色林错的鱼类进行过调查,并计算出了单位水面的渔业生产力。 据估算,西藏中有鱼类分布的潜在湖泊面积为15000平方公里,按照相应生产力推算:整个西藏湖泊中的鱼类共有63.8万吨,也就是6亿多公斤。尽管这一结果与实际储量依然有出入,但是已经能总体上反映出基本概况。 青藏高原湖泊群 需要说明的是,63.8万吨的产量包括西藏467个淡水湖泊以及315个咸水、微咸水湖泊,而羊卓雍错只是其中之一。综上,羊湖的鱼类储量远比6亿公斤要少得多,就更不用说8亿公斤的天文数字了。西藏羊湖的鱼,为什么无人敢吃? 西藏羊湖的鱼虽然没有8亿公斤那么多,但由于当地并不存在过度捕捞的现象,因此里面的鱼还是非常丰富的,至今仍在稳步增多,随手就能捞到。 当地人之所以不吃鱼,主要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第一,由于信仰和饮食传统的原因,藏民历来就不吃鱼类。和热量更高的牛肉、羊肉相比,鱼肉虽然肉质鲜嫩,但是能提供的能量有限,并不受当地青睐。 第二,藏民自古就有水葬的传统。即便到现在,依然有少数藏民在死后会选择水葬,遗体也主要靠湖中的鱼类等生物来分解。因此在藏民的文化习俗中,鱼类是神圣的,吃鱼自然也就成了一种禁忌。 西藏牧民 第三,西藏地处高原,湖泊中的鱼类普遍生长缓慢,繁殖周期长,将其发展为养殖对象的性价比并不高,就更不用说是发展天然的捕捞业了。青海湖湟鱼的案例已经表明,高原湖泊中的鱼类资源很容易遭到破坏,而且恢复速度极慢,过度捕捞得不偿失。 以纳木错的小头裸裂尻鱼为例,这种鱼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发育成熟,而要长到一斤的规格,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与藏区牛羊等牲畜的生产性能相比,高原鱼类显然难以承担起为藏区人民长期提供蛋白质的重任。 高原裸鲤 高原裸鲤是藏区生态系统的重要承担者,向下依赖水草和浮游植物,向上则被水鸟捕食,在"草—鱼—鸟"的生态类型中起着桥梁作用。更何况,很多高原鱼类现在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动物,禁止生产性捕捞和垂钓,就更不用说销售和食用了。湖水碱度升高,可能是最大的生态威胁 在历史上,羊湖曾是一片开放性的水体,和巴纠错、沉错、空姆错等连成一片,是统一的湖体,该湖区在西南部汇入雅鲁藏布江。后来由于地质变化,再加上气候干旱,羊湖湖面逐渐萎缩,最终演变成了高盐度的内陆湖泊。 羊湖 近年来,羊湖水体的盐碱度正在逐渐升高,pH值连年超标,上世纪80年代为8.9~9.1,2010年升高到9.1~9.5。导致湖泊pH升高的因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工业污染,比如印染、纺织、化工、造纸等工业部门都会产生高浓度的碱性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湖泊中,就会导致碱度偏高。 然而羊湖地处高原,周边并没有大规模的工业活动,水环境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很小。近年来的调查显示,羊湖碱度偏高是长期自然演化的结果,其中岩石的风化作用占主要因素。 羊湖的风化类型 羊湖的风化既包括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也包括硫化物矿物的风化,这是导致羊湖pH升高的根本原因。当湖水的盐碱度升高,湖中的鱼并不会立即死亡,但是会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应对高盐胁迫,生长速度、性腺发育也会减缓,这可能是高原鱼类最大的生态威胁。总结 羊湖生态系统脆弱,稳定性很低,里面的高原裂腹鱼、高原裸鲤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员。为保护羊湖的生态系统,首先就应该从保护湖中的高原鱼类做起,尊重当地的习俗与传统文化,禁止参与捕捞和垂钓活动。 总之,只有人人都自觉爱护高原环境,湖区的生态才会越来越美好,这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同时还需要广大游客自觉遵守、共同维护! 对于羊湖的渔业资源,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谣零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