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一年冬天,我们8个来自五湖四海的背包客,被南方的阿怀一网打尽地约到了拉萨窝冬,并在一起过春节。 大年三十的晚上,大家在八廓街的一家餐吧吃年夜饭。除了吹牛聊天,还一起玩了一个许愿的游戏——每个人都把自己对未来的愿望写在一张纸上,写上名字折叠后封存在一个铁盒子里;彼此谁也不说自己许了什么愿;谁的愿望实现了,再到拉萨时可以打开这个铁盒子,在自己的愿望下画个勾,然后就可以翻看盒子里所有人的愿望了。 多年之后,我的愿望实现了。 打开盒子逐一翻阅折纸,我发现我们8个人许了7个愿,多年后只有1个没有实现,并且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原创照片:拉萨某餐吧1, 所谓到拉萨窝冬,是背包客一听就懂的词儿——意思是冬天的时候到拉萨窝着,偶尔走走周边容易到达且还没被大雪封路的地方,大部分时间就在拉萨的酒吧、餐吧、甜茶室混,大家一起喝酒聊天晒太阳。 没去过的人可能会感到惊讶:冬天的拉萨还能去吗,高原上多冷啊! 其实不然。 别忘了拉萨的纬度跟杭州、武汉、成都差不多,虽然拉萨冬天的昼夜温差有点大,但白天的气温并不是特别低。 还有,拉萨的很多酒店都是有暖气的——白天晒晒高原温暖的阳光,晚上钻进热乎乎的被窝,搞不好比很多阴冷潮湿的南方的冬天都舒适。 另外,拉萨的冬天因为游客不多,味道反而变得更纯粹;旅行的体验感也会更强烈。比如说大昭寺前依然很热闹,除了一直在那里磕长头的藏人之外,还会有来自广大藏区的、很多有正式工作的藏族人——他们会在寒假或是春节时,拖家带口地来到圣城拉萨,朝拜大昭寺的等身佛。 原创照片:拉萨冬天的扎基寺 被阿怀约到拉萨窝冬的人,全都是背包客,大家来自山南海北,自然也是山南海北地一通神聊。 这8个背包客不但志同道合,而且都是数次来西藏旅行;在西藏同一个旅行目的地,每个人把自己不同的经历讲出来,凑一块都够写出一篇精彩的游记。 大年三十的那个晚上,每个人都按照游戏要求写好了自己的愿望,并保证按照约定行事——谁的愿望实现了,再到拉萨时可以打开这个铁盒子,在自己的愿望下画个勾,然后就可以翻看盒子里所有人的愿望。 铝制的饭盒还是来自东北的大夯捐出来的。 没想到,等我打开盒子,已是七年之后! 翻完盒子里的所有愿望之后,我发现我居然是倒数第二个翻阅的人;而唯一还没有翻过盒子的人就是阿怀,而阿怀再也不可能翻盒子了。 那一刻我百感交集,翻着翻着,一边忍不住笑,一边还需要抬头——因为我不想让眼里久违的泪意滑出来。 网图,仅作示意参考2, 当年我许的愿望很简单:西藏,我要来9次! 七年之后我第9次进藏,按照约定才去餐吧拿到这个盒子打开,并在自己的折纸上划了一个勾。 接下来打开的折纸,是红绡的——红绡是来自深圳的一个女孩,我当年还笑话过她,说她这个网名直译过来的话就是"小费"的意思;因为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一句诗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这句诗里面的"红绡",就是唐代的有钱男人去歌舞厅喝酒,给里面的头牌打赏的"小费"。 红绡写的愿望是:希望墨脱能通公路。 你知道,墨脱曾是中国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县;在西藏也曾有这么一句话:墨脱的路才是真正的天路,意思是说去墨脱比上天还难。 墨脱长期被称为高原孤岛。在每年大雪封山的八九个月内,墨脱基本上与世隔绝。由于不通公路,墨脱人的衣、食、住、行,无一不透着艰辛。 直到2013年10月31日扎墨公路正式通车,墨脱才正式"摘帽"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的历史。 红绡并没有为自己许愿,而是为曾经的高原孤岛许了一个愿。 这和很多藏族人许愿的方式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红绡的愿望达成了。 网图:扎墨公路3, 为什么我说8个人许了7个愿呢? 是因为来自东北的大夯,他的纸条上没有字——他没有写愿望,他当年写的时候就只在纸条上直接打了一个勾。 并且这家伙是第一个打开盒子阅读大家愿望纸条的人。他后来打开盒子,在自己的纸条上画了一个吐舌头的鬼脸,又补了一段话:我没有许愿啊,我直接打勾!因为我好奇,还不想给你们好奇!我就是想看看大家都许了什么愿!结果这都过去两年了,居然只有我一个勾! 下面还有跟帖:老蔡爆粗口骂他抖机灵。 而老蔡自己的纸条下已经画上了两个勾,他的愿望看上去令人想笑:我就想赶快跟红绡扯证啊! 不用问,这两个勾是老蔡和红绡后来一起画上去的。搞笑的是:我们在拉萨窝冬时,居然谁都没能看出老蔡心里的这点小九九。 这也难怪老蔡会在大夯的纸条上爆粗口,估计老蔡这个愿望还没实现呢,就被抖机灵的大夯提前知道了。 至于老蔡和红绡画上的这两个勾——这叫做不但心想事成,还给翻盒子的人撒了一把狗粮! 网图,仅作示意参考4, 来自成都的小黑性格内向,他纸条上的愿望是:希望我的小店还能挺住,我还能来西藏旅行。 看来小黑的小店挺住了——他的纸条上也有一个勾,自然是又来过拉萨。 来自上海的豆蔻的愿望很简单:别超过100斤! 看来豆蔻的身材管理很成功——她在纸条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勾,还得意洋洋地后补了一句话:老娘说到做到啊!哈哈! 来自河南的"中不中"的愿望是:看到完整的珠峰。 好吧,"中不中"跟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还没有网名,这是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之后,根据河南话给他硬摁在脑门上的。 在"中不中"的纸条上也有一个勾,还专门给我留了一句话:非哥,我今年看到了,你呢? 不由得哈哈大笑——因为拉萨窝冬之后的第二年秋天,我和"中不中"又同时到了拉萨,然后结伴拼车跑去珠峰大本营;结果在绒布寺混了好几天,珠峰始终都是云山雾罩的不露出一丝容颜,搞得我跟"中不中"郁闷而归。 喜欢西藏的背包客,很多人去西藏旅行都会上瘾——看来"中不中"后来不但又来过西藏,而且又去了珠峰大本营。 其实我也一样,我也再次去看过珠峰,并在夕阳下看到了日照金山的珠峰的全貌! 我抓起笔跟帖:我也看到了。 网图,仅作示意参考5, 我最后打开的愿望纸条,是阿怀的。 当年的拉萨窝冬,以及这个愿望盒子,起因都是阿怀——是阿怀把我们这帮人约到了拉萨,约到了八廓街的这家餐吧。 阿怀的愿望是:在拉萨跑一个全马! 不由泪意上涌——难道真的有"冥冥之中自有注定"这一说吗? 阿怀的愿望肯定是无法实现了,他过世后的骨灰,按他所托也被同在南方的老蔡背上了一点点,洒进了纳木错。 阿怀是个运动达人,他当年在拉萨自己计时跑过半马。因为拉萨的海拔,气喘吁吁的他还笑话过自己——我还得练,在拉萨全马我是真跑不下来! 结果他在内地参加一次马拉松时,意外地得了热射病,就此辞世。 阿怀为人和善大气,热心快肠;他喜欢张罗,成天都是笑呵呵的,他是我们这帮人能够聚在一起的纽带。 阿怀还出版过一本书,书里面是他拍摄的照片和写过的游记。书的封面上还盗版了我游记中的一句话:旅行不需要勇气,只需要真实。 当时他还专门从南方给我打来电话:老非啊,盗版你一句就盗版了,我送你几本书,咱俩扯平啊! 毕竟是相知相识了十多年的朋友,毫无利益瓜葛的朋友,仅仅是因为共同爱好而走到一起的朋友。 如今纽带没了,只剩下一个盒子。 盒子里属于阿怀的最后一个勾,也被我给打上了。 原创照片:纳木错结语: 那个时候我们都还算年轻。 西藏就在那儿,拉萨就在那儿;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我们想去旅行,或者只要有人招呼,我们就会如约而至。 是不是那种随性的快意,只属于我们那个特定的年纪? 是不是那种无欲的相知,只属于我们那个年轻的江湖? #旅行# #故事# 关注@老非2020 ,分享旅行。 文字原创,未经本人允许拒绝任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