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公路。 70载披风戴雪艰苦卓绝,"两路"精神铸就雪域长虹。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喜庆时刻,回望来时路,一代又一代交通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修路架桥,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发展奉献力量,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指引下,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 01 "两路"通 高原畅 70年前的西藏,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条公路,"世界屋脊"遍布崇山峻岭、大河冰川、茫茫雪野,西藏各地一直沿袭着驿道、溜索、皮筏子等原始、古老的交通方式,百姓间的盐粮交换大多靠人背、畜驮。 溜索过江。 那时,西藏的生产、生活物资大多由马帮和牦牛队从四川、青海、云南驮运进藏,人畜行走在崎岖险峻、苦寒蹇塞的山路上,艰辛跋涉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从雅安或西宁到拉萨走一个来回,由于路途极其艰险,很多人出了家门就再也没能回去。落后的交通方式极大地制约着西藏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严重阻碍了雪域高原同祖国各地的经济联系、文化交流和民族交往。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作出英明决策——修建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党中央一声号令,英勇的十八军官兵同来自祖国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各民族群众共十多万人以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投身于"两路"建设。历时五年的建设期,筑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工具极度匮乏的艰苦条件下,用铁锤、钢钎、铁锹和双手,劈开悬崖绝壁,征服重重天险, 3000多名施工人员壮烈牺牲,长眠于雪域高原。 1954年12月25日,全长4360公里的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创造了人类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西藏结束了没有公路的历史,开辟了交通运输事业新纪元。 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 "两路"通车,为西藏民主改革和自治区成立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物资支持,西藏彻底铲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 "两路"通车,全国各地支援西藏建设的物资和人民生活所需用品源源不断地运上雪域高原,从此,西藏有了第一座工厂、第一座电站、第一所学校、第一家现代医院……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两路"通车,来自各省(区、市)的各类人才陆续进入西藏支援建设,西藏的各族青年也大量进入内地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深入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西藏与祖国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增进了西藏各族人民与各兄弟民族间的大团结。 "两路"通车,西藏现代交通运输事业拉开了发展的序幕。在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的修筑中,诞生了西藏最早的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参加筑路的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留在西藏工作,许多藏族和当地其他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众加入了交通建设队伍,西藏有了第一代现代产业工人。"两路"通车后,西藏有了第一辆汽车,在中央支援下,西藏组建了第一家运输单位和第一家汽车修理厂。 川藏公路踏勘人员翻越高山。资料片 此后,国家又投资修建了新藏、滇藏、中尼等干线公路和大批农村公路,雪域高原各地的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农牧民群众逐渐告别了原始落后、坎坷艰险的交通方式,走上了平安、顺畅、文明的光明坦途。 以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为代表的西藏公路如同一条条吉祥的哈达蜿蜒在雪域高原,成为西藏社会文明进步之路、民族团结之路、人民幸福之路,被农牧区各族百姓亲切地誉为"彩虹"和"金桥"。 02 团结线 幸福路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西藏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覆盖全区的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国省干线"黑色化"改造全面实施,公路养护初步走向机械化。 公路施工。 自1989年起,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先后对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实施了数次大规模整治,较好地改善了这两条"生命线"的通行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西藏公路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公路主干线的通行条件、养护水平、运输能力不断提升。 1994年,西藏成立了路政管理部门,有效保护了高原公路交通运输的健康运行。公路通行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客货运输市场日渐繁荣,物资和人员进出西藏更加便利、安全、畅通。公路建设、客货运输、城市交通、交通工业等企业也在经济社会大发展和交通建设与改革中日益兴起、壮大,形成了一批优质的骨干企业,为西藏农牧民群众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自1995年开始,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开启了大规模对口援藏的序幕。多年来,交通运输部始终对西藏交通运输工作给予特殊厚爱和支持,仅"十三五"期,累计支持车购税资金953.07亿元,为西藏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十三五"以来,各对口援藏省(区、市)共安排交通援藏项目45个,落实资金6124万元,并在人才、规划、政策研究、技术、项目、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显著改善了西藏基层交通运输部门办公条件、装备配置,提升了西藏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水平和干部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十三五"期成为西藏交通运输发展速度最快、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增长贡献最大的时期。这五年,交通运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6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截至2020年年底,西藏自治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88万公里,创造了年均增长8100公里的高原公路建设奇迹。 林芝至拉萨高等级公路。 "十三五"以来,西藏公路建设步入"高速化"发展模式,建成了林芝到拉萨等一批高等级公路,拉萨至日喀则机场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建设,那曲至拉萨高速公路近期即将全线通车。截至目前,全区一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000公里大关。 如今的西藏农牧区百姓,出门就能走上平整的硬化路,抬腿就能坐上舒适的"平安车"。截至"十三五"末,通过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西藏的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实现了"应通尽通",共实施农村公路项目3123个,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8.89万公里,解决了642个乡镇、3988个建制村通畅问题,乡镇、建制村通达率达到100%和99.96%,通硬化路比例达到93.7%和75.9%,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县城墨脱县未通沥青路、全区最后一个乡甘登乡未通公路的历史。 沿路而兴的易地扶贫搬迁点。 丁增尼玛被评为脱贫先进个人。 此外,西藏公路的"黑色化""设养率"也明显提升,并且在公路养护管理、客货运输服务、综合执法改革等方面也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公路畅通、运输便利,广大农牧区特色产业沿路而兴,新生的就业模式也让越来越多的高原百姓逐步实现了脱贫致富增收,不仅日子越来越红火,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互影响,群众的思想和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交通运输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手棋"效应日益突显。 网约车落地拉萨。 近年来,西藏的公路交通与铁路、民航、邮政的融合发展日益密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了西藏与全国各地经济要素的密切流动和并轨发展,促进了西藏各族群众同全国各地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全国人民携手同圆"中国梦"的凝聚力更加强大。 西藏交通运输行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兑现了"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的庄严承诺。70年来,全区交通运输事业从无到有,发展水平从极为落后到与其他省份的差距越来越小,始终倾注着党中央几代领导人的特殊关怀,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如今,西藏已经构建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各族群众走上了团结线、幸福路,在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中,得到最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农村公路。 西藏交通运输70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一部在"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引领下,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求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动人史诗。 一起看看西藏的路 318国道通麦特大桥。 京藏高速公路那拉段与109国道、青藏铁路交互并行。 拉林高等级公路服务区。 林芝至米林机场专用公路。 拉贡机场高速公路。 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农村公路。 林芝巴宜区鲁朗镇仲萨村农村公路。 隆子县玉麦乡至泽当农村客运班车开通。 企盼铁路修到我家乡。 2021年7月,航班落地拉萨贡嘎国际机场。 邮政投递员为基层农牧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 特约记者 刘步阳 张杰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 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提供 投稿邮箱:xww@zgjtb.com 商务:010-65293624 责编丨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