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关于女人、情感、艺术的倾诉。 如果你真的把爱放进去,所有的色彩和线条都会诚挚的把她记录下来。 原创【纪实】一个画家与一个女人的传奇故事 作者:和绍全 尚丁(左一)与玉妲(右一) 我认识著名画家尚丁是在2008年。那一年,我邀请中国百名画家到泸沽湖,进行摩梭人母系文化艺术采风创作。尚丁刚从美国回昆明探望他的母亲,经他的一位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尚丁,经我再三邀请下,他同我一起到云南小凉山泸沽湖摩梭人聚居区艺术采风。摩梭人聚居地永宁乡的扎实村,是一个远离喧嚣的摩梭古村落,古村貌保留完好,民风纯朴,文化特色鲜明,曾经被评为云南省民族文化示范村。 妙龄玉妲(左三),纯朴自然之美,深深打动了画家们的心扉。 尚丁是一位很有灵性的画家,采风中表现出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和思维的灵动性,他很善于直面人的平凡生活状态、直面社会基层人的命运,在平凡普通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在一般人司空见惯的人文和自然现象中发现美,去挖掘人的精神世界。他到了一户扎实的人家,和全家人围坐在祖母屋的火塘边,火焰的光可以触及的区域,不同年龄的人脸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模样和光泽,正象是母系氏族大家庭各自不同角色的映照,搞艺术的人总是有独特的职业敏感,这不就是反射出摩梭人生生不息,时代延绵的独特文化吗?尚丁抓住这一情景创作了油画作品《不灭的火塘》。作品不仅表现了高超的造型功力和艺术技法,而且真实的记录了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内涵。后来这件油画作品先后在昆明、北京展出,引起强烈反响。 妙龄玉妲(左)。那是纯净的年代,玉妲把情感蕴藏在朴实无华中,看着她虽然质朴,却淡中有味,淡而实美。 与尚丁的交流相处,我对尚丁旳艺术态度、艺术造诣和人格品德有了深入的了解,心里深深的崇敬他。 尚丁的祖藉是河北省定县,他父亲母亲都是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1950年初,解放云南时,跟随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从广西进入云南昆明,后改编为昆明军区,一直在军区政治机关工作,父亲尚文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学者。他们膝下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尚丁排行第六,1954年出生在昆明。1970年16岁那年参军,成为云南省军区昆明警备区的一名战士。 《伴》(尚丁父亲母亲)尚丁油画(中国美术馆收藏) 尚丁出生在文化艺术之家,自小酷爱绘画艺术,1974年还是一名战士的时候,油画作品《连续作战》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军美术展,一鸣惊人,该作品在全国发行了500万张邮票,驰名全国。1975年尚丁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从师于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靳尚谊教授。后来又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从师于中国著名画家全山石教授。毕业之后调到解放军艺术学院当了8年老师,从事油画艺术的教学工作。 1987年,尚丁带着解放军艺术学院的5名学生深入云南西双版纳写生。 尚丁(后排右四)第二次见到玉妲(一排右二)时,玉妲已经结婚成家,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图为全家合影。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那时的西双版纳,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从昆明到西双版纳需要乘车三天时间,西双版纳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很落后,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保存着原始、天然的素性。茂密葱茏的林海,清澈见底的河流,珍贵的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处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优雅。那些充满异域色彩的傣家竹楼,穿着朴素艳丽的傣族姑娘,佛寺、白塔、大象、孔雀等,囊括了西双版纳所有质朴自然的精彩,无论你走到哪里,到处如诗如画,古朴神秘,无不让人沉醉。特别是傣族少女,个个面容清秀,身材苗条,穿着艳丽,飘逸潇洒,显得特别的清亮和秀美,她是西双版纳一道特别迷人的风景。 美女自古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傣族少年玉妲(左三)与北京来的画家们开启了一段艺术的传说。 在西双版纳的几天时间里,尚丁带着美院的学生走村患寨,用画笔采集了大量这片土地上的人文和自然素材。有一天,路经景洪菜街子时,看见了正在卖菜的傣族姑娘玉妲。 玉妲已经在多部电视片中担任过角色。我们可以看到她身上美丽的光环里透着一种魅力。 尚丁给我讲起他那天见到玉妲时的情景:"玉妲穿着一套黑色的傣族服装,一缕阳光射在端坐在光阴处买菜的她,显得特别有艺术感。玉妲很美,她美得大方、自然、纯净,是一种脱离了世俗的静美,这种美深深的打动了他。" 八十年代尚丁在创作 玉妲出生在西双版纳勐海县曼拉村一个傣族家庭。1980年离开家乡到昆明,参加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拍片,1983年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在西双版纳拍摄电影《青春祭》,电影主要讲述汉族女知青李纯来到云南傣乡插队,与那里的群众逐渐相识、相知,彼此建立深厚情感的故事。玉妲在影片中饰演傣族少女依波而家喻户晓。几年时间里玉妲在青春妙龄年代陆续在60多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各种角色,在云南已经小有名气。由于玉妲没有念过书,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后来被一位女导演把它带到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学习深造。但是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吃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太漂亮,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每天都在战战兢兢的生活中度过,像她这样没有多少阅历,没有在都市生活过的乡下姑娘,怎么分辩市井美丑和酒红灯绿下是非漩涡的折腾,她自己觉得当一名演员不适应,不自在,不久就跑回西双版纳的景洪街上摆了一个小摊,操起了卖菜生意。 回归平淡后的玉妲,显得高雅、宁静。 尚丁在景洪菜市场第一次见到玉妲时,玉妲亭亭玉立、气质高雅、纯朴美丽,画家们谁都想不到一个在街上卖菜的傣族少女如此美丽,有如此迷人的气质,也许是被她的美丽征服,没有一个人有勇去与她交流。艺术家必竟对美有着特别的敏锐与追求,为了追求经典都是义无反顾。第二天大家又到菜市场去找玉妲,好不容易在烂沧江边找到了她,见她在地里种菜,夕阳己经西下,红霞洒在江面,微波闪动,仿若碎金,几位画家请求她做模特,创作一幅作品。玉妲毕竟是拍过许多电视片的人,显得自然大方,爽快地答应了画家们的要求。 玉妲在电影《青春祭》中剧照 第二天,尚丁一行第一次走进玉妲家,她家住在景洪的城边,当时她家是一栋傣族民居风格的竹楼,院角有一棵翠绿的芭蕉树,小院显得古朴而幽静,那时候的玉妲已经结婚,有了一个女儿。玉妲抱出两大本画册,全是她为模特画的画和剧照,有一张是拍摄影片《青春祭》开机仪式上她跳孔雀舞时的照片。玉妲指着一张张照片,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她的青春故事。 尚丁与美国画廊老板 离开北京电影学院,玉妲放弃了学业,也放弃了许多成功的机会,她丢掉了傣族"明星"的桂冠,远离鲜花和掌声,离开北京回到了这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过起了种菜、卖菜的生活。她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她的心态很平和,她说一个人还是要生活在能让自己安心的地方才舒服,1985年她结婚了,嫁给了一位傣家伙子。 青春不会太长,玉妲的青春虽然曾被命运所挥霍,但她依然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她的青春中也隐藏着和"明星"一样最美丽的一段记忆。 尚丁(左一)与玉妲(右一)在玉妲家。相逢把尘封的往事打开,让记忆鲜活,离开了只当是一丝清风,没有痕迹,没有留恋。和绍全摄 尚丁回到学院后,曾经创作了一幅以玉妲为原型的油画作品,引起一位美国画廊老板的关注,出高价购买,尚丁拒绝了他。1988年尚丁参加中国画家赴美访问学者,当时他已经是国内著名的青年画家了。尚丁到美国第一次举办了以兵为主题的油画展,引起强烈反响。 尚丁现场为玉妲画像 尚丁是一位艺术家,艺术家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审美与追求,遥远淡忘不了尚丁对西双版纳美丽玉妲的记忆,在美国的几年间,尚丁不断有以傣族姑娘玉妲为题材的油画佳作产生,深受观众的青睐,引起广泛关注并收藏。不久尚丁成为全美艺术家组织成员,多次应邀参加全美绘画艺术大展并获得大奖,成为全美著名的画家。 画家尚丁对于玉妲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过客,他像一股从远方吹来的风,不会停留,也不会留下痕迹。玉妲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宁静的过着属于自已的每一天。 第一次见玉妲后,时光已经过去了11年,1995年,尚丁第二次走进西双版纳去寻找玉妲,玉妲家的小院依然如故,院落角的芭蕉树依然翠绿,只是院里又新盖了一幢钢筋水泥平房,住房条件明显改善。那年玉妲已经三十二岁,她还是那么漂亮,那样质朴和高雅,只是美丽中透出成熟和淡定,更加放射出迷人的风彩。尚丁在西双版纳的几天里,玉妲陪伴他到处采访,他们谈到了傣族的历史、傣族的文化、傣族的风情,他们还谈了艺术、理想、爱情。 尚丁回到美国后的15年里,他一直追踪着这位美丽的傣族女性,为她留下了从少女以来各个时期的人物肖像。西双版纳和云南少数民族也因此而漂洋过海,成为人们了解云南,向往云南的一个渠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句话,以美术作品的名义得到印证。 2009年,尚丁回到中国,我有机会陪同尚丁,第三次走进西双版纳,去寻找玉妲。这次离尚丁第二次去寻找玉妲已经又过去了15年了,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去见玉妲。到了西双版纳,我们很容易的找到了玉妲,随着景洪市区的扩大,当年玉妲家的城边小院己经变成了城中间,独门独院,一幢崭新的小楼宽敞别致,小院角的那棵芭蕉树依然翠绿,挂着一串还未成熟的芭蕉,尚丁问我为什么这棵芭蕉树30多年依然翠绿,我说:"俗话说:火烧芭蕉心不死,芭蕉结果的树干死了,新的苗又会发出来,如同你一次次回到这个小院一样"。 玉妲笑盈盈地站在门口看着我们。我第一次见到玉妲,玉妲微微发胖,但是满面春风,风韵犹存,美丽高雅,没有见过她美丽芳华的我,也能够感觉到她身上闪出的那一道美丽之光。 尚丁(右)第三次走进西双版纳寻找玉妲。和绍全摄 在西双版纳的三天时间里,玉妲陪着我们重走当年和尚丁一同采风过的地方,还拍了不少图片,尚丁在一棵大榕树下为玉妲用油画棒画了一张肖像送给她做纪念。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慰藉那一份过往的激情与感动。 作者(右一)现场采访玉妲 那时,玉妲家有自己的橡胶林,有自己的出租房,女儿刚大学毕业,一家人的日子很幸福。 傣族大多信小乘佛教,但是玉妲已经加入了基督教,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到教堂去做礼拜唱经。她一再告诉我们:耶稣强调诫命里最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的爱自己的主,其次就是要相仿的、人如己地对待其他人,这两条诫命是基督教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也是最根本的宗教价值观。我感觉到她对上帝的虔诚已经胜过了自己的生命。 著名画家尚丁创作的油画作品《云的女儿》。(和绍全藏) 回到昆明后,尚丁以当年第一次见到的玉妲为素材,精心创作了油画作品《云的女儿》,不久我以该作品为主题,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了《云的女儿——中国著名画家云南采风展》。展览开幕那天特意把玉妲从西双版纳接到昆明参加开幕式,玉妲端庄、美丽的形象和与画家尚丁的艺术之缘深深地感动了观众。油画作品《云的女儿》,那清丽的身影、淡淡的笑容、朴素的装束、滴翠的远山和蓝天白云,无不让我们动容,它足以让我们可以触摸到画家尚丁笔触上流淌的热血,可以感知到画家尚丁心里对艺术人生的深刻思索。 由和绍全策划主办的《云的女儿》绘画艺术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幕。和绍全摄 尚丁(左一)、玉妲(右一) 在云南省博物馆由和绍全策划主办的《云的女儿》绘画艺术展展厅接受媒体采访。和绍全摄 2014年,玉妲52岁那年,尚丁第四次走进玉妲家的小院,他们卿了很多,也很深刻。 尚丁(左三)玉妲(左四)作者(右一)与尚丁母亲、姐姐姐夫在当年尚丁采风的地方。 最后尚丁让玉妲坐在她家门口画了一张写生画,这是尚丁在他家小院里为玉妲画的第一幅作品。从那一年偶遇后,他们走了47年这一路纯真、美丽的行程,尚丁曾经4次走进这个小院,原来城边古朴的傣家竹楼变成了城中美丽的小别墅,传奇还在延续着,尚丁把所有的感慨都表现在了玉妲肖像的笔触和色彩中了,有人说艺术家会用艺术作品说话,一点也不假。 玉妲近照 时间还是时间,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永远在重复,只是因为万物在流动,才使我们觉得时间在流逝。尚丁与玉妲离第一次在菜市场见面那一天已经过去了46年,岁月是有记忆的,会记录下他们过往的点点滴滴,记录下艺术道路上的情深意长。著名画家尚丁以玉妲为素材的艺术经典,已经成为了历史、民族、文化的记忆,它记录一个人命运的同时,也记录了西双版纳和傣民族的发展变化;艺术画面里的玉妲,已经成为青春、美丽、忧郁、母亲的名片。这是留给我们的一个关于女人、情感、艺术的传奇佳话。 淡雅是一道最美丽,最凝重,最醉人的诗。(玉妲摄于2020年) 不久,我给在西双版纳的玉妲通了一次电话,玉妲已经当了外婆,女儿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不久开了一家外买店,玉妲平时除了带外孙之外,经常到女儿的店里帮忙经营,每天依然雷打不动的走进村旁的那一个小教堂去祷告,还帮助村民们正在把圣经翻译成傣文,她是一个虔诚的人。 我与画家尚丁相识相交的日子里,玉妲是尚丁时常讲起的话题。一个画家始终如一的保持对艺术的敬畏和稳定的心态,始终关注和表现人的命运,始终保持艺术的真实和纯凈,终生坚守着一片艺术创作的人文阵地,不改辕换辙,执着追求,通过艺术来述说人生命运和时代变迁,真的是可贵可敬。 2009年尚丁(左一)玉妲(左三)亚楠(左二)作者(右一)在西双版纳。 这几年尚丁多次深入高原,深入乡村,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创作了大量表现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先后在昆明、北京举办大型油画写生展,引起强烈反响。他开设尚丁工作室,组织许多画家和高年级学生交流、研习油画绘画艺术,每年还举办成果展,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艺术是有着鲜活生命力的,无论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的,它无法离开与人类的关联与时代的连接,就是一幅作品也是由有生命的人来完成的,人首先是一个平凡的生命体,因此,艺术首先应该关顾人,关顾生命。尚丁的作品所以能够打动观众,就是因为他的绘画艺术总是瞄准平凡,展现真实,揭示人性,记录时代,感动了别人,也在感动着自己。 我不懂艺术,我只是讲述一个我亲自知晓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是艺术,而涉及的是一个著名男画家和一个出生在西双版纳的傣族美女,他们47年艺术道路上的不解之缘,如同澜沧江一样清澈纯净,大山里的幽兰一般清雅无邪,让无数知道这个传奇故事的人感动不已。 作者与尚丁 作者与玉妲 著名画家尚丁以玉妲为素材创作的油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