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记年",古谚有云。自打小时候就听庄上的老人如此叨叨着,好像很有文化似的,虽然以前听不懂,但觉得很高大上。 后来上学后,查了一下这句话的出处,才知道这句话出自卢世昌编写的《丰县志.风俗》,卢世昌是谁?他是我们丰县的知县,字德裕,又号絅斋,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中甲戌科进士,湖南桂阳人,善诗文,工隶书,善画兰。对于卢世昌的祖籍,我也认真进行了查询,发现有文字记载其为贵州人,也有文字记载其为湖南人。经过查询得知:卢世昌原籍为湖南桂阳直隶州水源山人,其父卢元第,字登山,两岁起丧父,幼年闯荡江湖,后到贵州普安做生意,由于为人仗义,深得当地老百姓的拥户,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对于孩子的成长要求很严,卢世昌为长子,在其考中进士后,要求更改为原籍,即湖南桂阳人,这是可以理解的。叶落归根,但由于其是从贵州考中进士的,所以,贵州还是把卢世昌列为贵州进士,也是可以理解的。 丰县的风景 卢世昌成为了丰县知县后,勤勉工作,写下了不少有关丰县的文字,亲自秉笔,主持修撰了乾隆版《丰县志》。乾隆版《丰县志》搜罗全面,考据精准,文字详实,内容丰富,是叙述丰县历史书籍之集大成者,受到极高的赞誉。《谒柳毅将军庙》"肃肃洞庭君,英灵生眉宇。何当拾香草,殷勤荐清醑。"通俗易懂,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他对丰县的赞美也不吝笔墨"丰熟可抵三州,民事农桑,乐输赋税,其俗亦淳。"丰县,也是卢世昌知县的第二故乡了。 感谢卢世昌,感谢他对故乡丰县卓越贡献。 丰县是一座古城,丰县人民的语音也有些不同,比如范楼镇、梁寨镇等地离丰县县城较远而离徐州城郊比较近,说话有点像徐州市里人,而城西的单楼、赵庄等地离安徽砀山、山东单县比较近,而丰县的欢口镇等地毗邻山东鱼台、金乡。我们家乡人的口音也分为好几种,如果仔细听,还是能分辨出的。因此,家乡人聚在一起时,常常开玩笑"我们属于江苏,真有点亏,口音也不像,经济发展也跟不上,呵呵。" 若没有以上交待,一开始就谈丰县的年,你是感觉不到丰县的特色,丰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风俗的独特之处。 我们那里一过年,就要放鞭炮,而且从年二十八就开始放,我还是来介绍一下吧。 1、年二十八,上陵 若是你在老家,你会发现,从年二十开始,庄上的人会越来越多,"哟,回来啦,昨来黑娄来的吧,来,吸棵(读KUO)!""您老人家这是上哪去啊,还是回到家里好,这不,我去单楼了,买了五斤牛肉,剁扁食馅子,等下,去您家里拉拉呱……" 反正都是一个庄上的,大家见面就停下来,拉着个手,问东问西,说着话,谈谈生意咋样,年都操兑好没有等等,都是过年的话。 年二十八上陵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到了年二十八,一吃完上午饭(都是吃扁食),大家就开始商量去上陵了,什么叫上陵呢,陵是指陵地(坟地),先人们埋葬的地方,由于人多了,大家将陵地分开,各自上自己家的陵地祭拜,去商店买些元宝、黄草纸、鞭炮等,挎着个篮子,把东西一盛,领着男丁们上陵了,只有男孩子才能上陵,所以,后面跟的人越多,说明家里越有人,人丁兴旺。到了陵上,先是围着陵地转几圈,由老年人讲解一下,这个坟头里是谁,那个坟头是应该称呼什么;然后,开始烧纸钱,放鞭炮,郑重地跪下,一个一个坟地进行叩头,小孩子不懂不要紧,跟着大人学即可,但是,千万不要说话,因为,大人会立即纠正你,如果乱说,肯定会挨巴掌的,有的小孩说错了话,一直到长大后,还被庄上人茶余饭后开玩笑时提及。 2、年二十九,贴对子纸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项任务。我不仅喜欢贴,还喜欢写对子(书面语言为对联),小时候,看着大哥写春联,我是羡慕不已啊,那字写得龙飞凤舞,至于内容,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等,用我父亲的话说:"小二,不要怕,只要红纸上是黑字就行了。"于是,我偷偷地练,我写不了门心里的"大字",但是,我可以写"春"字啊,于是,写春字成为了我主要的写字内容,想咋写就咋写,我的毛笔字写得没有规矩,写出来也就是一个字,至于"笔回"等,根本谈不上。 春节是必须要贴春联的 每年贴上春字时,父亲总是笑着说:"写得好啊,今年比去年写的有进步!"每逢听到父亲的夸奖,我都是脸红红的,因为,我知道我的毛笔字写得如何,但是,听了父亲的表扬,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3、年三十,家宴 书面文字,称这一天为除夕。在俺那里,称为年三十。一到年三十,基本上庄上的人都不出去了,在家里就拾掇拾掇,抱抱柴禾。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父亲都是从庄家后的场里,抱些麦秸、棒子(玉米)秸啥的,放到锅屋里,现在总算想明白了,因为担心天气变化,万一下雪啥的,就麻烦了。 年三十,要做些菜,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聊聊天。但是,在我们那里,60-90年代不是这样过的,一般是一个庄上的人谁与谁的关系不错,就一起吃个饭,你从家里端个丸子,他从家里端个杂菜,放在一个桌子上,开如吃着花生、葵头……畅谈一年来的收成,明年南地里种啥、西地里种啥。 年三十的欢乐 从2000年(千禧年)后,每逢年三十,在自己家里,一家人也开始炒菜了,这与生活有好转是分不开的,炒几个菜,一家人坐在一起,打开一瓶好酒,从老年人开始,敬一圈,小孩子跟着大人学,通过言传身教,孩子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扎根并发芽,等孩子长大了,他也是如此做给他的孩子看,一辈一辈地传递着,行为是受价值观约束的,有了正确的统一价值观,就有了一个地方的风俗,一个家庭有了价值观,自然,也便有了家风、家训。 4、年初一,下扁食和叩头 过了年三十,就到了初一,这一点也不假,但是,风俗是不同的。我们庄上,是年初一早上约7点左右才下扁食,这边往锅里下扁食,院子里的树上挂着鞭炮也开始响了起来。 这只是我们庄上的风俗,而相邻的庄子都是年初一凌晨开始下扁食和放鞭炮。 至于是从何时开始,我仅是听庄上老年人讲过:先祖有一年外出苏州做生意,到了年三十还没有到家,于是家里人都在等着先祖过年,先祖终于在年初一早上约七点左右来到了家,于是就样,每年年初一,我们庄上就年初一早上吃扁食了。 庄上叩头有规矩 我们通常会在四点左右起床,主要的任务就是"叩头",起床后,先是问候父母,跪下叩头,然后,坐在父亲的跟前,听听他的安排,他老人家通常是会告诉你去向三叔、小叔等人却问安,问安的形式还是叩头。往口袋里装些花生、葵头后,便跟着大哥去叩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院子里叩头的人越来越多,老人们便急忙从堂屋里走了出来,"别叩了,别叩了,来,爷们,吸颗烟……""不了,大爷,我们还要转转……"叩头是按辈份不是按年龄,这就是乡俗,自己庄上的老少爷们,辈份都是长辈们排好的。 5、年十五前,走亲戚 到了年初二,就可以走亲戚了。从年初二开始,在我们家乡可热闹了。一大早,你会发现,路上全是走亲戚的村民,踩三轮、开小车、骑单车的……全部在乡间的小路上,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亲戚时,多是带些三刀子、果子啥的,有的是拿两斤,也有的拿四斤,亲戚若是回礼,一般是收一半的礼,有时候,也会拿个白发馍馍给孩子,那时的代子钱(现在称为红包)也少,有2角钱到5角钱都不错了。到了90年代,又会多加一箱子方便面或牛奶,走亲戚骑着单车时,前面的车把上挂着三刀子,后面车座上夹着方便面。我 过年走亲戚 一到下午约五六点钟,乡间的小路上就更加热闹了,路面上是骑车子的人东倒西歪,红红的脸、也有的人扶着路边的树大笑着…… 每天都是这样,每个人都去走亲戚。在你来我往中,传递着感情;在推杯换盏中,凝聚着爱意。 我的故乡我的年,有着家乡文化的年就有了家乡的特色。 2019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