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尽人皆知,杜甫出生的村庄叫什么?少有耳闻。然而,离杜甫出生地河南省巩义市南瑶湾村11公里,竟隐藏着一个大型古村落——海上桥,一时震惊中原,央视也被轰动前来报道! 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明清时期大型古村落建筑群,一个适合休闲、度假、摄影、写生的好地方! 一、神话传说天赐村名 海上桥村保留下来的明清建筑和古树 海上桥村祖辈留下一个神话传说,给它披上了神秘面纱。上古时代,水神应龙受黄帝指派,在冀州原野大败蚩尤凯旋归来。途中,在嵩山南麓的沟坎中留下了一眼神泉,此水终年不涸,一路东游入海,滋养着世代山 民繁衍生息,人们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搭桥汲水、耕田而食,村落由此得名"海上桥"。 海上桥古村留下来的古井 海上桥村的成名来历,据村内古碑记载:这里河谷中曾有一翻花泉,人称"海眼",终年不涸,人们搭桥过往,因而得名"海上桥",于明万历年沿用至今,历经500多年。而今此地泉眼早已了无踪迹,就剩下一幢幢古村落建筑群养育着代代山民,生生不息。 古树和老房相映,似乎在诉说海上桥古村的历史。 二、得天独厚风水宝地 漫步在海上桥古村的石头路,有脚底按摩的养生功效。 海上桥古村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位于嵩山北麓、伏牛山系青龙山脉以北凸起的青石山下,西距巩义市东区约5公里,南距310国道2公里,北临站街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百姓富殷。 海上桥古村周围为环山包围,真是风水宝地。 《海上桥志》记载:祖上察海上桥村址,山势怀抱,实为风水宝地,五形中金、木、火、土皆丰,唯水不足,幸有通海之泉。筑寨墙、修寨门,寨门上刻石为记:东门"宴海",西门"虹桥",南门"保和寨"。村中打井,井透水旺,补水不足,海上桥先祖在此辛勤劳作,耕读传家,繁荣至今。 抚摸着海上桥古村的城墙,好像回到了古代。 海上桥村面积4.82平方公里,耕地2800亩,16个村民组,2532口人,党员108名。现在的海上桥村,居住着王、张、刘、李、赵、吴、方、许、雷、曹、孙、杜、景、房、郑、白、潘、薄、伍等姓氏村民,民风淳朴敦厚、勤劳朴实、忠厚善良、重教向学,文化底蕴深厚。 三、明清古建蔚为壮观 海上桥村的明清古建筑群是以王姓为主的居住地。据王氏家谱记载,王氏家族于明万历年间从巩县站街镇周家碾迁入,从明清民国至今已500多年历史。 海上桥古村落,绵延错层的石路。 海上桥村北高南低,低岭向南成梯形状,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多米,总面积20余万 m² ,古时建有3座寨门,大小院落,窑洞,楼房,相应生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集古楼、古屋、古路、古渠、古碑、古井、古韵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眺望海上桥古村落建筑群,层峦叠嶂。 海上桥村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坐北向南,大部分建于清中晚期,总占地面积22400m²。现存4大部分,分4个方向建有21个院落,共有窑洞75孔,楼房42幢80余间。 残破的古建筑,见证了海上桥古村深沉的历史。 建筑年代有两处显示,一处是上院第二处院落,倒座梁柱子椽子上墨书"咸丰元年三月二十九吉时";另一处为西二院北厢房,梁上墨书有"清道光十一年重修"字样,在村子的东、西部还有部分寨墙遗迹。 海上桥古村落,留下来的绣楼。 海上桥村的古建筑总体上以土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从建筑外观上看,每处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为柱子门窗和墙面。 海上桥古村落,留下来的传统建筑。 海上桥村所有屋顶皆具有没舒缓的屋顶曲线,此艺术性的曲线先急后缓,形成弧面。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整体平面布局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 海上桥古村落,留下来的纯石头房。 海上桥村民居以传统硬山式建筑遗迹豫西典型窑洞为主。建筑格局多样,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建筑特点上综合了北方四合院的风格,色调古朴,庄重大气。 古墙内欣赏海上桥古村,别具一格的视角。 海上桥村的建筑在结构上,以青砖青瓦、靠山窑洞为主;在布局上,以一进、两进、三进为主,结合楼院、偏房跨院;在装饰上以砖雕、木雕、石雕为主,雕饰精美。 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在海上桥古村繁衍生息。 海上桥村的建筑群之间小道用石子铺设,古朴的老井,吱呀的绞水省,构成一处独具韵味的民居群,是河南地域文化的传承体现。 四、王氏家族福泽四方 海上桥古村落内,王氏家族留下来的建筑。 海上桥村的明清古建筑群是以王姓为主的居住地。据王氏家谱记载,王氏家族于明万历年间从巩县站街镇周家碾迁入。海上桥村是一处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居住聚落,历史悠久,风景清幽,村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海上桥古村落内,王氏家族留下来的建筑。 从清代至今近300年来,海上桥王氏家族人才辈出,良好的家风、英才的建树曾受到社会各界的厚爱,人们捐赠匾额甚多,如"乐善好施"、"居仁有义"、"术妙丹溪"、"着手生春"等多达上百。 海上桥古村落内,留下来的传统夯土墙。 既显示出王氏家族的德高望重、教子有方的良好家风,又为王氏民居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得这种思想、道德、文化很好的延承。 海上桥古村落内,留下来的石头砌墙。 五、古村的世界教育家 从海上桥古村走出来的世界教育家—王广亚先生 自古风水宝地出人才,海上桥更是印证了老祖宗的铁律。自清以来,名人辈出,如名医王正传、武魁王占元,然而成声名最大首推王广亚老先生,在台湾和大陆均享有盛名。 海上桥古村里,王广亚先生故居实拍。 1922年农历6月30日,王广亚出生于海上桥村。王广亚的父亲王家升是单传,之前育有三女,看到儿子出生喜出望外,起初给他起名叫王万林,大概是寄予人丁兴旺之意。 王广亚先生在台湾与商界王永庆、军界王升、报业界王王惕吾,并称为当时台湾的"四大天王" 1949年,王广亚只身来到台湾,筚路蓝缕,白手起家,创办了育达职业学校,后成为全球最大的职业学校。在台湾,王广亚被誉为教育界的经营之神,与商界王永庆、军界王升、报业界王惕吾,并称为当时台湾的"四大天王"。 王广亚先生,与自己创办的升达大学师生合影。 年逾古稀,他回到河南,造福故土,创办了两所大学,其中广为河南人所知的是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前后,他在世界各地创办了10余所大中小学校,培育人才30余万,成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家。 设立在升达大学内的王广亚雕像 2015年12月29日6时6分,出身在海上桥村的一代教育家王广亚在台北医院去世了,享年95岁。王广亚的事迹源于海上桥古村,传扬到河南、大陆、台湾,成为永远的人间佳话。 王广亚先生的故居进门,已经改造为海上桥美术馆。 六、艺术产业助古村兴 当古村遇到艺术,让海上桥别开生面。 海上桥村依托明清传统村落天然独特的资源与艺术写生产业完美结合,已成立2个写生基地,为全国各地的高校艺术系提供专业的写生服务,同时接待人数高达200多人,大力提升了海上桥村的经济收入,也为振兴乡村起了一个模范样板。 全国各地的艺术生,在海上桥古村写生。 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学子、老师教授、艺术家们来访海上桥后,都感叹:真没有想到!中原还有如此默默无闻但底蕴深厚的古村落! 海上桥美术馆经常举办艺术展览,让古村更具魅力。 海上桥村委又把"王广亚故居"改造成"海上桥美术馆",并以此为纽带与与清华美院等29所高校建立写生服务合作,成为中原地区闻名的"画家村"。 众多影视剧,在海上桥古村取景。 海上桥村幽美的环境,古朴的民风,吸引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等影视团体在该村采风拍片选择场景,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元素。 众多影视剧,在海上桥古村取景。 先后拍摄了《有家》、《太极》、《少年朱德》等多部影片,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摄影基地,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央视导演组,来海上桥古村落拍摄报道。 2019年6月27日,央视《乡土中国》栏目组一行7人,在海上桥村对全国传统村落开机拍摄。通过讲述中国乡土故事,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传承优秀乡土文化,讲述海上桥故事,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央视导演组,来海上桥古村落采集。 摄制组全方位、多角度地纪录海上桥村特有的历史记忆、文化脉络,以独特的视角,用诗意生动的画面和平实质朴的语言,将这美丽的古村落呈现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预计2019年下半年会与大家见面,让我们一睹海上桥古村的风采。 2007年12月,海上桥村被巩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7月,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财政厅联合公布列入第二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1月22日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榜单揭示,全国榜上有名的村落达到了2666个,其中,巩义海上桥上榜。 海上桥古村落,在这里静等世人欣赏。 海上桥村将用5-10年时间发展成集民间名食制作、传统织布印染、国学民风教育、民俗院落住宿、现代农业观光等经济实体,实现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运作,以多种经营形式参与或带动村级经济良性发展。 海上桥古村落,一个灵魂难忘的地方。 行走在海上桥古村,信步在绵延的古道,眼神扫描着厚重的古屋,仿佛穿越千年万载,沧桑的历史痕迹,记下了匆匆岁月。海上桥明清古村落,犹如一个安详的老人,坐落在深山里,如老僧入定般德泽后人,令我灵魂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