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下相关信息来看,三星、苹果和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华为、OPPO、vivo、联想、中兴们,均对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展示出了极大的兴趣,相关专利申请和原型机也是被频频爆出。华为余承东在去年就曾对外表示:华为内部已经制造了可折叠屏幕的原型机,最早这款产品将在明年问世。
为何厂商纷纷醉心于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
厂商为何醉心于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其核心目的还是在于希望借助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带来的具备科幻级的形态改变,再次撩动消费者的心,以此推动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增长。
如我们所见,在智能手机供给极大丰富但创新却相对平庸的现实下,智能手机的销量增速正变得越来越难看,这一点在国内市场表现尤甚,即使是人工智能这样的概念加持,也为从本质上改变智能手机销量持续下滑的窘境。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出货量继续负增长,Q1手机出货量仅为8737万部,同比下降26.1%。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7.8%。
但从已有的经验来看,智能手机形态改变带来的工业设计提升,一直以来都是激化消费者购机的第一动力。而厂商现在将目光纷纷投向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其目的显然也是希望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为市场带来销量刺激。
可折叠屏幕会是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吗?
但一个问题是,这支兴奋剂会有用吗,可折叠屏幕会是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吗?特别是在此前厂商们纷纷推出全面屏智能手机,却并未将智能手机带入增速区间的尴尬现实下。
对此,个人认为,从长远来看,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将会是智能手机形态进步的下一个发展风口,也必然会为智能手机的销量发展带来新增速。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
智能手机的大屏化发展趋势
从iPhone第一代产品出现算起,十年时间,智能手机的屏幕大小已从3.5英寸普遍增加到了现在的5.5英寸以上,目前6英寸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也已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十年间,智能手机走了一条从小屏幕到大屏幕再到全面屏的发展历程。
从去年四月份安兔兔发布的《4月手机用户偏好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手机屏幕的尺寸占有份额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区分,其中5英寸到6英寸之间占比约82%,有明显优势,5.5英寸是当前最为主流的屏幕尺寸,占比高达35.6%。
为什么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在这十年间会不断地增加,其核心在于满足用户的现实需求。
如我们所见,智能手机正承载越来越多的各项功能,成为了一个综合型的一站式设备。当下其已经接管了用户的影音娱乐等各类需求,而为了是这些需求拥有更好的体验,倒逼了智能手机屏幕尺寸的向前发展。而随着娱乐需求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的是,用户对于智能手机屏幕尺寸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这为智能手机屏幕的进一步增大提供了空间。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的是:在智能手机所要求的便携性的现实需求下,常规形态限制了智能手机的屏幕不能无限制的扩大。如果为了满足用户对于智能手机屏幕的需求,而将智能手机做得像个iPad,显然是不会被用户买账的。
而柔性可折叠屏幕的出现,则为解决用户对于屏幕需求提供了一个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柔性可折叠技术,在增加屏幕尺寸的同时,却能兼顾智能手机的便携性特征。
或将为智能手机带来真正的生产力
而事实上,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其不仅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影音娱乐等表现,其还有可能真正解放智能手机的生产力,使得智能手机真正成为全能型设备,带来生产力的跃升,将智能手机的引入全新的赛道。
为什么这么说,事实上当下的智能手机可以说我只能算是一个娱乐设备,而算不上是一个生产力设备。
屏幕尺寸成为了主要限制因素,过往过小的屏幕尺寸,使得效率操作显得捉襟见肘。
而随着可折叠屏幕带来的屏幕尺寸的跃升,事实上也为智能手机生产力的解放带来了新可能。想象一下,在一个9.7英寸的可折叠智能手机上,配备一个Office等办公套件和一只手写笔,事实上带来的就是一个新型的移动办公设备。
这对于移动办公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突破口。到时候,对于iPad和PC类设备而言,都可能带来巨大冲击。
为更多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如我们所见,智能手机由于较小的屏幕尺寸限制,使得其内部空间显得寸土寸金,每一寸空间的运用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厂商们为了在内部空间堆叠更多的元器件,甚至是使用了堆叠设计方案。
而随着未来智能手机内部元器件的越来越多,空间不足的矛盾更会进一步凸显。而可折叠屏幕的出现,事实上也可以解决元器件内部空间不足的矛盾,毕竟可折叠屏幕拥有更大的内部空间,这为以后实现更多元器件的堆叠,创造更多功能提供了空间基础。
总结
能够看到,可折叠屏幕为智能手机带来的形态革新、生产力提升和创新增量势能,使其具备了成为行业发展下一个风口的可能。
但也需要指出的是,要实现上述种种美好设想,其前提是智能手机厂商在随后推出的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能够符合我们为其设下的高预期,而非是两块屏幕一个铰链的简单叠加带来的傻大粗式的可折叠屏幕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