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撬动教育这门生意杠杆的新支点——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撬动教育这门生意的那个支点吗?本文作者将来讲述下,enjoy~

教育是门好生意。学习者收获“改变命运”的巨大价值,施教者付出知识、劳动或者技术,时下,教育圈每一位参与者都遵循着等价交换的“生意”原理。

教育是门大生意。数万亿的市场规模,刚需且用户需求蓬勃,客单价又高,关键行业集中度还不高,细分赛道众多并各有机会,各路玩家近几年纷纷崛起入局。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在“互联网+”大潮之下,在线教育领域的玩家们再次高调发起新的征程,寻找撬动教育这门生意杠杆的新支点——人工智能(AI)的赋能。

从互联网到AI:万亿的市场 新赛道的竞合

即使是在线教育迅速发展的这几年,教育行业依然过于传统和笨拙,本质上更多还是个资源驱动和劳动力密集的行业,投资周期长,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规模不经济等等因素,掣肘明显。教育行业长期存在着持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和日益稀缺的师资之间的基本矛盾,互联网+并不能解决这一矛盾,以解决教育的地域和时间问题为主要目的的1.0时代事实上也是背离用户核心需求的。在线教育发展了几年,目前也不过1000多亿的量级,可谓狼多肉少。

甚至我们可以这样下个判断,教育这门生意,只靠互联网,短期内迎来爆发增速的机会有限,但随着AI的介入,时下有了新的契机。得益于AI这两年的爆炸式发展,教育成了其落地应用的最佳场景之一,进入2017年,我们可以看到,AI+教育这股浪潮几乎席卷了整个行业,并且是以雷霆般的速度,新东方、好未来、沪江、VIPKID、英语流利说……大小玩家几乎是步调一致的将在线教育瞬间推进到了智能教育的新阶段,用教育突变这个词来形容并不为过。

这样的集体狂欢现象,好坏都有。好处是,AI在提升学习“效果”、解决师资矛盾、打破发展瓶颈、抢占市场份额上充满想象空间,也行它真的能行呢?正如艾瑞咨询在《2017年中国成人在线外语教育行业白皮书》中指出的,以沪江为代表的在线教育企业正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教育”,这将帮助企业树立全新的竞争壁垒,引领行业开启个性化、定制化以及多样化教育时代。

趋势不等人,布局总归要趁早。而且,90甚至95后年轻群体正在成为消费主流,各类型知识付费也在不断争夺碎片化的用户注意力,能否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体验感更强的形式来强化他们对智能教育产品的认知和使用习惯,几乎也是势在必行。

当然,坏处是,当所有人都涌向一个赛道的时候,所谓弯道超车、换道超车就几乎不存在了,最后比拼的还是内容、运营、服务的精耕细作。另外的问题是,当所有人都高举着AI的时候,他们都是真AI吗?AI真的有效吗?这样的AI真是用户所需要的吗?

AI+教育这一年:亟需一场胜利的佐证

乱花渐欲迷人眼,无论是“对AI+教育我们是认真的”好未来推出的ITS系统或魔镜系统,还是“投了15亿却感觉像打了水漂”的新东方最新发布的第一个智能学习产品RealSkill,亦或是VIPKID全新升级的Homework系统、51talk的Air Class空中教室、作业帮有些模糊的人工智能技术、哒哒英语还没研发出来的人脸识别技术……等等,AI在教育上的应用已经基本涵盖了学、练、改、测、评各个层面,盘点下来其实让人有点懵,作为用户最大的感受恐怕是——这么多牛叉的人工智能技术,干我何事?我不过是想让口语更麻溜一点。

换句话说,群雄逐鹿的AI+教育战场上,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智能武器,但却又有意无意避谈这些武器的实用性究竟如何。当然,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同维度的智能技术一定程度上对效率的提升是有助益的,不过关键的问题仍然在于,有别于在线教育的1.0时代,靠人工智能进阶的2.0时代,最主要解决的应该是“效果”这一核心难题啊。原则上来讲,在教育这个语境里,效果应该是用户的核心诉求,是关乎商业模式能否形成闭环的关键。

我想,正如阿里、京东每年都要挑选一个节点来盘点发展、宣告阶段胜利一样,AI+教育汹涌发展的这一年,也是时候需要一场像样的胜利来佐证它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了。

最近,垂直领域押注人工智能最凶猛的沪江,用一份更实际的双十二学习趴业绩捷报,给出了自己的答卷,数据显示,数百万沪江网校用户体验了3.0版本Uni智能课程,相比非智能课程,用户对智能课程的报名意愿提升了150%;而其主打真人实景角色演练与场景式教学的成人口语品牌Hitalk,基于丰富的数据采集和自适应学习匹配,还原了近千种真实的口语应用场景,学习全程介入智能教育,自7月10日上市以来,累积吸引了超过45000名学员前来体验实景角色演练课程。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用户对智能课程的付费意愿很强,二是用户对智能课程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不难理解,数据和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技术强大与否的保证。没有数据,人工智能根本无从谈起,正如笔者曾指出的,智能教育的普及和成功,海量数据是基础,这不仅包括历史数据还要有实时性最新数据,这意味着,大量用户需要参与进来,才能验证并持续改进智能教育的有效性。当然,即便有了数据、跑通了模型,缺乏合适的场景来验证,同样是假把式。沪江创始人兼CEO伏彩瑞不久前表示,在教育方面,没有场景的“人工智能+教育”是没有意义的,人工智能是一个底层技术,你怎样应用到你的产品、用户、客户上是非常重要的。

从这两个维度来看,国内大部分教育企业恐怕很难将故事讲得圆,如果用户池子不够大、沉淀的用户数据和课程内容数据不够多,人工智能就很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更难把人工智能如何有效提升了用户的学习效果这个故事讲得令人信服。

智能化教育新常态的三点猜想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在整个教育行业都在all in AI、越来越多的用户有意或无意被裹挟进各类人工智能应用的当下,智能化教育成为新常态已经是趋势之必然。但同样,在新常态下的竞争也将异常激烈,个人认为,竞争的聚焦点至少会集中在技术层面、用户层面,以及对抗知识付费的侵蚀层面。

1、技术的挑战背后 是人才与技术的军备竞赛

如前文所述,AI与教育的融合算得上是一次突变,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两者的融合太过迅速,甚至还算不上融合只是在尝试,教育本身是一个慢行业,一年太短、三五年不长,立竿见影不现实,必须要有耐心。更何况,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的技术水平距离商业化应用依然显得很差。

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发展很可能会双轨并行,等待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发展、试图靠拿来主义实现弯道超车并不明智,正如马化腾在乌镇大会上所说的,企业要从新技术的跟随者变成驱动者、贡献者,诸如好未来、沪江这样的业内实力玩家,恐怕要做好主动投入大量资金、人才推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有效融合,才有可能在大家都有AI这把“镰刀”的情况下,造一把更有威慑力的“砍刀”出来。事实上,教育领域针对人工智能人才的争夺已经开始了,并且是全球化的。

2、没有亿级用户的高价值数据AI你玩不转

而围绕用户的争夺,依然是未来的主战场。前文提到的数据和场景验证可能只是第一层面的竞争,不过,只是这个层面的竞争,可能就会将大部分玩家淘汰出局或踢出竞争主阵营,这是因为,教育的细分赛道众多,并且用户群体都各有独立性,譬如K12和成人教育,无论是用户特性还是内容属性都差别巨大,数据的采集和挖掘难度大幅提升,能否让数据在特定领域形成足够密度也是个挑战,更何况,交叉性的数据对于全面沉淀用户数据也有价值,像沪江的在线学习数据库,每天都有过万以TB级为单位的数据处理任务,而这些苛刻要求恐怕不是大多数玩家能够玩的转的。

另一个层面的竞争,和用户本身有关,也就是如何消解用户的学习惰性问题。单就教育行业来说,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甚至觉得要高于人工智能本身。大部分人天然是懒惰的,没有足够的动因,再强大的技术也没办法驱动学习的长期进行,但如果不能有效消解惰性问题,就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的达成,进而波及AI+教育的根基,形成恶性循环。这个难题在传统教育里不明显,一方面有应试教育的强驱动,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情感和社交因素的影响,目前各大在线教育企业则更多是采用一些激励措施来应对,至于效果如何就很难说了。

3、知识付费洗礼下 你永远成不了“咪蒙”

知识付费正在风口上,很多人认为知识付费正在侵蚀教育领地,我倒是觉得,随着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愈加激烈,教育与知识付费未来必有一战,不过更大的可能是教育将会逐渐蚕食掉所谓知识付费的大部分生存空间,用户或将逐渐回流和反哺教育

从目前来看,知识付费基本是基于用户兴趣而存在,背靠大V、意见领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或特质,向用户输出经验、观点或技能,刺激用户付费。知识付费和教育目前的交叉点就在这里,诸如沪江这样产品生态较齐全的教育企业,已经沉淀了很多基于兴趣和技能教育的品类,只是个人属性比不上知识付费领域的头部大V们。当然,二者的区别也在这里,目前大多数“知识付费”产品只提供了“教、学”的场景,还没有打通“练、测”的能力,相比之下在线教育则更加系统、服务更重。

不过,我觉得知识付费这件事其实有一个很大的悖论,就是无论你付多少费、听多少次大V们的言传身教,你几乎不太可能成为和那个大V一样的人,否则收费的那个人就变成你了,你成不了蔡康永,也成不了咪蒙,回到现实生活中,你还是会把蔡康永的“情商”抛之脑后,也不太可能靠咪蒙的“指导”就拿到月薪5万。我想,知识付费虚火过后,也许就是教育行业把握机会之时,那些真心想做好知识交付的个体/平台很可能会像教育行业一样,开始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厚重的服务,演变成教育行业的一份子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我就是对蔡康永们感兴趣,单纯想听听他们、消磨下时间而已。如果真如此,那倒也不用担心知识付费侵蚀教育领地的问题了,完全两种群体嘛。不过,谁又能保证现在正在肆意消磨时间的人,能一直消磨下去呢?毕竟,生存压力那么大,那么多人都那么焦虑,不管怎么说,教育——依然是留给每个人的退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撬动  撬动词条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词条  杠杆  杠杆词条  支点  支点词条  生意  生意词条  
产业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带动的6个趋势

有的也许你知道,有的也许你不知道。关于人工智能我其实已经写过很多篇了。今天谈一下近期的感受。美国的制造业与生产在逆袭来自苏州的“天源服装”,已经在美国阿肯色州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