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两个方面浅析,为什么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产品经理?

也许变化会造成镇痛,但这些镇痛一定是暂时的,长远来看,人类必将永生。

最近2年人工智能领域异常火爆,无论是概念层还是在应用层都有所突破,随即产生了一种声音,预言人工智能会让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失业。这似乎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现实世界确实已经发生这样的事,在很多普通人能接触到的领域里面,人,这种劳动力资源已经被替代或者被部分替代了。这对我们的传统型思维的挑战太大了,人类一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生物,人类的大脑还有巨大的潜力,现实世界和抽象世界都超级复杂。

关键词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方法论

正文

作为一个理科生,一个产品经理,一个人工智能的门外汉,我尝试用逻辑推理分析一下人工智能是否可以代替产品经理的问题。首先抛出我对此问题的看法:

人工智能完全可以替代产品经理的工作,尤其是初中级的产品经理

应用人工智能的终极结果,肯定是服务人类、解放人类,镇痛只是暂时的;

基于2,大量的服务行业因为人类的情感需求而不会被替代;

短期趋势比我们想的要快,长期趋势比我们想的要慢。

在应用层面,我们身边已经有不少人工智能存在了,虽然目前大多还属于尝试阶段,但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比如最近火热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已经碾压了全世界的顶尖棋手,目前的判断是在所有的棋牌类游戏里,人类都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的对手。比如苹果手机上面的Siri,通过智能语音控制可以实现很多辅助服务,使用它的人真的能够感受到一个助手的存在。在客服领域,目前也有诸多虽然粗糙但也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的智能客服机器人,虽然存在诸多诟病但这个替代节奏异常清晰。比如在金融交易领域,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自动化交易,利用模型而不是经验和消息进行大量的、理性的、极速的交易。其他行业和领域内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什么样的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呢?

第一类,最容易被替代的是重复性工作,比如制造业的工人、各行各业的客服,这类职业是最先被替代的,这些变化目前正在发生中。带有一定智能的机器具备人类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精度高、强度大、全年无休、任劳任怨。

第二类,较容易被替代的是专业性工作,比如产品经理、医生、翻译,这类职业只要人工智能足够强大、足够经济就一定会被替代,这些变化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生。专业性工作普遍解决的是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大量知识、经验、技能、方法,曾经认为在这个阶层无法企及的人工智能现在已经在挑战了。

第三类,很难被替代的是创造性工作,比如科学家、艺术家,这类职业一般处于人类认知的边界上,目前似乎还看不到人工智能可以替代的可能。以上分类肯定无法覆盖全部工作,而且也未必准确,只是从人工智能的替代性考虑的一种归集。

回归正题,我是从两个方面推理出产品经理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一是产品经理的工作本质,二是产品经理的专业技能。无论是工作本质还是专业技能,都可以展开成一棵树,讨论太多的细枝末节没有必要,今天只去繁就简的讨论最核心的内容。

产品经理的工作本质

产品经理的工作本质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循环,这个循环是在量具体工作上面的抽象概括,我们无需讨论用户需求、商业模式、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等细节。所有的工作都在这个循环内,产品经理们们天做的事情、每个做的项目、每个产品,抽象出来都是在做这个循环。下面就工作本质的三个循环分别展开叙述:

1,发现问题

无论是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发现新的产品机会、发现新的用户需求、发现用户需求的变化、发现现有产品的问题,这些都属于发现问题范畴。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技能、经验、感觉,找到世界并不美好的地方,找到可以为止努力工作并取得成就的机会。这项工作对产品经理的要求最高,不确定性大、信息量大、复杂度高、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是人工智能最难解决的部分。

但仔细想想,人工智能的优势不就是解决此类问题吗?围棋的可能性非常大,已经超过了人脑的计算能力,上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似乎未必可靠,AlphaGo已经展示出了令人惊异的能力。实际情况是我们发现的绝大多数问题,未必是问题,或者未必能解决的很好。在互联网领域里面,通常我们会认为失败是件正常的事,快速试错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些常识其实表明了一个事实,对于人类而言,发现问题的复杂度、可能性非常大,大到超过了我们的能力,因此我们做不好这件事。

2,分析问题

在发现问题之后就是分析问题,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技能、经验、感觉,找出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方向。这项工作对产品经理的要求次高,原因在于分析过程基本可以通过方法论搞定,也就是说,只要对问题本身足够了解、具备一定的方法,完成分析问题的工作不是件特别复杂的事情,是人工智能较难解决的部分。只要投入足够多,相信人工智能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对数据的分析、多逻辑的分析、对市场的分析、对用户的分析,这些人工智能都可以做的又快又好。或者说分析问题这件事本身,因为已经框定了一定的范围,因为主要是依靠方法和套路,因此是人工智能相对比较擅长的工作。

3,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范畴包括,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形成解决方案、实施、试错、总结,从新进入工作循环。这项工作对产品经理的要求较低,原因在于其更多是事务性工作,按照固定的套路去做就可以了,是人工智能最容易解决的部分。具体而言,就一个解决方案,系统可以快速上线、快速切分实验流量、快速发现问题、快速迭代。不经意间,人类可能需要数周才能搞定的产品迭代,人工智能可能只需要1天就可以搞定,这种效率是我们人类做不到的。

小结一下,从工作本质这个方面考虑人工智能对产品经理的替代性,其结论是替代起来有一些难度,但是只要投入足够大,都不是事儿。

产品经理的专业技能

产品经理的专业技能有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个专业技能分别是: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双向沟通能力,它们是支持工作本质循环的主要技能。专业技能树当然也有其他的组织形式,甚至同一个技能在不同组织形式内的等级都会不同,但溯本求源,这三项是最重要的技能。下面就专业技能的三个能力分别展开叙述:

1,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是了解真相的最强工具,无论是自己产品的数据,还是行业数据、竞品数据,所有的数据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宝藏。无论是对数据敏感,还是具有一定的知识、一些方法,这些技能都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要具备的。但数据分析能力对人的要求又相对很高,初级产品经理要有一些基础的知识、方法、习惯去抚摸数据,把数据当成工具,利用这个工具检视自己的工作。中级产品经理要做到信息量覆盖足够大、排除噪声、披沙沥金,在数据中找到真理。高级产品经理要做到通过数据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辅助其他方法论进行综合考量,做到全面、彻底的分析。不用多说,这件事人工智能太擅长了。

2,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形成客观判断的基本能力,逻辑思维也可以称为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能力可以表述为“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

简单而言,我们要关注事物之前的关联、因果、取舍,我们要用到一些方法对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进行思考和判断,我们的思考和表述可以有条理的说服别人。逻辑思维的能力是程序、算法、模型的基础,设计人工智能的人必然具备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件事人工智能也非常擅长。

3,双向沟通能力

双向沟通不仅仅是指听和说,在更深层面,指的是表达和洞察,这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表达指的是通过产出物(口述、文档、接口、产品等)表达自己的立场、理念和想法。洞察指的是通过聆听、分析、判断等方法获悉对方(用户、领导、合作伙伴、竞品等)的立场、理念和想法。很多人都不具备聆听的能力,听不明白对的表面意思,更无法洞察对方的隐藏立场,产品经理的职责要求他们具备双向沟通的能力。这件事似乎是人工智能搞不定的,似乎只是人类特有的技能和工作方式,不过这些理解仅仅是双向沟通的表面形式而已。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做到表达和洞察,表达相对简单,也容易理解,我们可以把人工只当当成一个机器人,它能够完美实现人类的所有表达工作。洞察要求较高,但其实也就是信息输入以及对输入内容的整理、加工、分析、判断而已,这件事相信人工智能可以做的很好。

小结一下,从专业技能这个方向考虑人工智能对产品经理的替代性,其结论是替代起来相对容易,都不是事儿。综上所述,无论从工作本质上面看,还是从专业技能上面看,人工智能替代产品经理都是完全可行的事情。当然,即便结论如此,仍然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触发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替换的路径是什么?部分替换还是全部替换?有没有特殊情况?人类产品经理会变成什么样?替换可能存在什么问题?替换会带来什么好处?每个问题都可以深入进去,产出大篇幅的论述。在这里我只对最后的三个问题感觉兴趣,下面将分别尝试回答这三个问题。

三个新问题

1,人类产品经理会变成什么样?

我觉的以后人类产品经理仍然会存在,但规模一定会变小,能力一定会变大,角色一定也会发生变化。类似于AlphaGo后面的Google的科学家一样,一定有一个群体计划并实施了产品经理人工智能,进而推动行业的变化,这些人就是未来的人类产品经理。如果映射到当下,执行层面的产品经理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剩下的产品经理更像是现在的产品架构师,也就是那些指挥产品经理干活的人。

2,替换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产品经理拼到最高,似乎呈现出来的是综合优势,比如可以把这种能力定义为情商。情商代表着那些超越工作本质和技能、能够跨越行业和领域、只有小部分人才具备的能力。我不清楚这种能力是真是存在的还是只是一种玄学,更不知道人工智能可否获得这部分能力。另外,和很多其他行业一样,软件工程里面也仍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情,比如信任、支持、关注,我不知道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出现对人类之间的这种温情会造成什么影响,更不知道人工智能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实现温情。我想这恰恰就是作为一种生物的人类所具备的精神气质,也应该是人工智能的难题。

3,替换会带来什么好处?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它可以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且以往所有的曾经都可以变成算法和模型提炼出来。比如它的效率比人要高很多,不光是因为它可以7*24的工作,更是因为它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它可以解决很多软件工程焦油坑里面的问题。老板们不需要担心办公室政治、人浮于事,也不用担心它会离职创业。

总结

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产品经理吗?我的答案是可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我能接受这些疯狂的想法,也愿意拥抱未来的变化。在未来,初级、中级的产品经理最危险,他们的工作可替代性很高,他们成长的太慢了。对于这个趋势而言,短期趋势一定会比我们想的要快,现在没有变化的苗头并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有。而长期趋势比我们想的要慢,我们人类能力的天花板是很明显的,人类能力的传承效率也很低,这终将导致人工智能的大面积替代。但请相信,应用人工智能的终极结果,肯定是服务人类、解放人类,而不是霸占人类的工作机会,让人类生活的更加艰苦。也许变化会造成镇痛,但这些镇痛一定是暂时的,长远来看,人类必将永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词条  浅析  浅析词条  替代  替代词条  方面  方面词条  两个  两个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