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的竞争始于 2018 年末,至今已经经过了近两年时间。但由于各种技术方面的限制,目前场内仍只有少数几个竞争者——三星、摩托罗拉、华为和柔宇是目前场内仅有的玩家。
而就在过去的十多天里,折叠屏手机市场再次掀起了一股波澜。
9 月 22 日,柔宇科技在线上正式发布旗下第二代折叠屏手机——FlexPai 2,相比 2018 年推出的第一代FlexPai,外界看到了这款新旗舰在设计、性能和体验上的巨大变化,但最令业界震动的是其 9988 元的售价。
就在两周前,摩托罗拉于 10 日发布了motorola razr 刀锋5G折叠手机,京东的预售价为 12499 元;三星在 9 日发布了Galaxy Z Fold2 5G,京东预售价为 16999 元。在京东网站上,三星第一代Galaxy Z Flip 5G的售价则是 12499 元。
有分析人士评论,柔宇将新旗舰产品拉至万元大关以内,大幅降低了折叠屏手机的入门门槛,有利于折叠屏手机市场的迅速成长。实际上,价格只是其引爆市场需求的第一击,而第二击同样具有巨大的震慑力。
必须解决的两大痛点
观察近两年来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发展脉络,懂懂发现抑制市场爆发的两大痛点正是价格和品质。一方面,三星、摩托罗拉和华为的折叠屏手机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折叠屏手机的铰链、屏幕折痕和耐用度等难题始终困扰着各大厂商。
因此,尽管几家公司都推出了折叠屏手机,但 2019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销量仍不足 100 万台。如何解决这两大痛点,是目前场内玩家都在关注的焦点。
那么,起售价 9988 元的FlexPai2 背后的底气是什么?
“经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测试,FlexPai2 屏幕能够承受 180 万次弯折;FlexPai2 采用了最新的3S铰链技术,可以做到完全无缝折叠。”在柔宇深圳龙岗总部和媒体的现场交流时,柔宇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自鸿谈及这两点明显加重了语气。
刘自鸿强调,柔宇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可承受的弯折次数已经是目前业界的最高纪录。“以前用户爱开玩笑说,折叠屏手机是折在手里怕折了。现在第三代蝉翼屏可以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这得益于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技术,还有一系列相关柔性结构技术,这些新技术的落地在可靠性方面的确体现了强大的性能和优势。”
如果了解 2019 年 4 月Galaxy Fold在发售日期前 1 周所遭遇的屏幕闪烁、铰链凸起等尴尬状况,我们就能明白,为何过去这一年来用户对于折叠手机屏幕褶皱、弯折裂痕、显示失效等存在畏难心理。
实际上,折叠屏存在的这些技术难题,不仅仅是一家或者几家所面临的,其中很多都是整个行业共同面对的痛点。
而在 2018 年 10 月推出第一代FlexPai之后的这一年多时间,柔宇不仅在第三代蝉翼屏的工艺上不断打磨,同时在折叠设计尤其是转轴技术方面进行了革新,这才令FlexPai2 有了整体设计、品质和用户体验上的全面升级。
这次FlexPai2 仅在转轴上就拥有 211 项专利技术。例如转轴的自锁技术,可以在手机跌落时触发自锁功能,锁住铰链中的 200 多个细小的精密零部件,保证零件不会因震动刺穿屏幕。而针对柔性屏展开时易出现的鼓包, FlexPai2 也在铰链的传动构件中设置了自然拉伸功能,保证整个屏幕在展开后能呈现类镜面的平整效果。
将价格拉入万元门槛,在耐用性和质量上实现突破,FlexPai2 通过解决两大行业痛点,开启了折叠手机的“普及化”进程。
从第一款触摸屏手机MOTO天拓A6188,到苹果iPhone系列的崛起,再到全面屏手机的普及,技术和价格的不断“跃进与降低”,成就了智能手机历史上的数次辉煌。如今折叠屏产品的出现已经具备了新一轮辉煌的基础,但突破两大行业痛点后的柔宇,依然面对着更大的挑战。
通过刘自鸿的描述可以看到,挑战一方面来自使命感,即柔宇做全柔性屏产品的定位和意义;另一方面是对于未来自主可控技术的把握和推进。“以前没有一项技术可以把便携及大屏视觉需求结合在一起,用户既要购买手机也要购买PAD。而柔性屏实现了这种融合,满足了用户的便捷性以及对大屏的需求。这就解决了人的刚需问题,具备了解决人们本能问题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非常坚定地看好通过柔性屏把手机折叠、把将来更多产品和功能融合在一起的方向。”
刘自鸿同时强调,柔宇要做柔性电子技术的开拓者,而非是单纯的屏幕制造商。所以在柔性屏以外,柔宇还在柔性传感、柔性集成电路等多方面进行了长期研发。而这其中的关键,是坚持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路径。”我们的全柔性屏技术是从 0 到 1 做起,现在实现了从 1 到N、再到N+,这一直是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路线,未来我们希望把这个技术路线发扬光大,用到更多的行业当中。”刘自鸿说道。
显然,谈及第二重挑战,自然要涉及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而这一切的基础,自然要从柔宇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说起。
屏幕不能再被卡脖子
目前市场常见的柔性屏产品,主要采用的是三星主导的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方案,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也是如此。而柔宇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由于采用不同材料体系和不同制程工艺,在生产流程上更为简化,设备投资成本也有较大降幅,同时产品良率可进一步提升,产品弯折可靠性也更强。
但是“从 0 到1”的过程却是痛苦和漫长的。柔宇从 2012 年成立,到 2014 年把超薄柔性屏做出来,走过了从 0 到 1 的过程。因为没有任何参照物,柔宇要从基础底层的化学、材料、半导体、电路设计等方面进行研发。“这也包括了早期学术方面的积累,当时并没想过一定要卖多少钱,就觉得这是一个很酷的技术,认为它可以改变世界,可以改变很多行业,那我们就All in去做好了。”
刘自鸿回忆,公司经过了从 0 到 1 的阶段,就要开始考虑产业化——即从 1 到N。“当年考虑产线的建设,依然是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没有人给我图纸告诉我怎么连接设备,也没有设备清单。超薄柔性屏技术做出来之后,我们把上千位工程师组在一起,要自己去想如何把技术变成现实的产品。到 2018 年真的实现量产后,又要开始面对很多行业应用的机会,这时就要快速结合客户的需求实现产品的落地。”
此时,刘自鸿发现柔宇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确实能给不同的行业客户带来不同的柔性电子应用模式,同时也具备了很重要的原创性技术价值。而实现这一系列的基础,都是建立在独辟蹊径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以及相关的柔性智能力学仿真技术、柔性集成电路技术之上。
从 2018 年实现全柔性屏量产上市,到 2020 年 3 月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发布,再到近日FlexPai2 的推出,柔宇终于在柔性OLED产业链上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掌握了一整套不同于传统工艺的独立全柔性显示技术体系。
如今,柔宇将基于这种底层技术所实现的全柔性显示屏、全柔性传感器、柔性机械结构设计和柔性软件操作系统等等,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且服务于各行各业客户,与之共同打造全新用户体验的产品。这种自主能力,在当下全球科技产业的风云变化下,在 “一屏一芯”战略背景下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
目前,集成电路及新型显示产业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但是现实也在提醒我们,“一屏一芯”的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在芯片市场被美国卡脖子之后,显示面板领域的隐忧也同时浮现。近日有媒体报道,三星、LG也可能要断供华为高端手机的显示屏面板。原因是上述两家企业的高端显示面板驱动芯片,同样使采用了美国的相关技术。如果一旦出现禁令,这两家企业也将无法向华为供货。在国内显示行业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主要依赖日韩供应商的背景下,这一消息自然令人不安。
基于此,柔宇自主研发的全柔性屏独立技术路线(ULT-NSSP),在当今的科技竞争形势下就更为重要。而要在全柔性屏领域做到不受制于人,有两点最为关键:拥有独立自主的技术能力、保持开放合作的心态。
目前,除了在前文中提到的3S全闭合线性转轴方面拥有 211 项技术专利,柔宇在柔性OLED最重要的的基板、缓冲层、TFT、OLED和封装层等方面也都进行了专利布局,目前已经储备了 3000 余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而在开放合作方面,构建柔性电子产业生态圈是柔宇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目标,目前柔宇的客户包括空中客车、中兴通讯以及LV等行业领军企业,同时其还向 500 多企业级客户提供了相关解决方案。
刘自鸿对此表示,当年北大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在参观柔宇产线的时候说了一段话,至今让他记忆深刻。“周其仁教授说自己在国内到处找‘想到造’的企业,但是觉得很多企业不是他定义的‘想到造’。所谓‘想到造’就是从原始的想法开始,在没有参考的情况下摸索出来变成现实,而很多时候我们先看到了类似的东西然后再改一改,那是‘看到造’,这个难度和‘想到造’有天壤之别。”
与所有成功的科技企业一样,柔宇‘想到造’的根基来自于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从其成立至今的公司人员构成可以看出,前几年柔宇内部90%为研发人员,后来逐渐降到80%,截至目前依然拥有66%左右的研发人员,可见其在研发方面一直以来的巨大投入。“这一点是我们的基因,公司早就确定在研发上的投入不能低于一定数量和比例,这是柔宇的基本原则,因为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刘自鸿坦言。
市场又到洗牌关键期
凭借着“想到造”的思路,成立八年的柔宇至今已经完成了 12 轮融资,估值达 60 亿美元。投资人之所以如此青睐,一方面源自其全柔性屏的自主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看到全球科技产业发展对于全柔性屏技术的巨大需求。
而眼下最大的机遇,就是来自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洗牌。
众所周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近两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进入 2020 年这种低迷仍在持续。根据咨询公司Gartner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全球智能手机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了20.4%,至2. 95 亿部。另据相关数据显示, 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萎缩2.28%,出货量仅略高于 13 亿部;预计在 2020 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10.6%。
为数不多的好消息,来自于Counterpoint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由于5G手机出货量增加(达到整体出货量的10%),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平均售价(ASP)因此增长了10%。中国在Q2 成为全球高端手机尤其是5G产品的增长中心,有近72%的5G手机出货量来自中国市场(其中大部分来自华为,其在第二季度的平均售价同比增长约13%)。
但是,未来一段时间受外界因素干扰,华为在高端智能手机方面前途未卜,同时三星、LG的折叠屏旗舰也将在中国市场再次发起攻势,市场风云突变之下,柔宇的新一代折叠屏手机或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机会。
正如前文所述,智能手机市场的低迷,源自算力、设计、功能等方面的高度成熟,难以激发用户的消费欲望。市场需要真正的颠覆式创新,而5G大潮之下,折叠屏手机获得的推动力远非昔日可比。
如今,在降低入门门槛、提升产品力之后,柔宇FlexPai2 也具备了迎接市场洗牌的能力。在技术方面,5G和万物互联的应用场景对柔性显示技术在智能手机产品的形态、功能、信息处理、量产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为有备而来的FlexPai2 打下了“冲浪”基础。
在用户需求方面,柔性电子产品将向更多形态延伸(穿戴于身体或手臂),基于这种形态的功能类、时尚类消费电子产品将会具备更大的可塑空间,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跨界合作势必涌现,这同样是柔宇要打造的柔性电子产业生态圈的重要基础。
尤其是作为生产力工具的迭代方向,未来智能终端将会进一步融合手机与PAD的特点,而FlexPai2 强调的便携与功能性融合趋势,也将满足更多商务型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当然,这些契机都是留给有准备和有耐心的企业的。现在的柔宇不能因为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相比其他竞对存在差距,就自乱阵脚,采取激进式的举措。刘自鸿也坦承了自己的理念:任何一个新技术、新产业在市场拓展过程中都会有一条曲线,这是历史规律,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可以跳越历史规律。
在懂懂看来,这也是柔宇全柔性屏技术领域要经历的必然过程。从企业角度去分析,如今FlexPai2 在全行业首次实现低于一万元大关就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也将成为未来折叠屏手机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
“所有新技术的发展曲线不可能是激进式的。一定会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历史规律。”刘自鸿强调,柔宇从 2018 年开始进行产线投产,近两年来无论是产品销量还是营业额都在稳步成长,“这个发展曲线很重要,即使基数还不大,但只要保持曲线斜率在那里,到达终点只是时间问题。”
可以预见,在不断打造和巩固自主技术的同时,在经验、实践和方法论上继续强化的柔宇,将会继续沿着自己设定的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在柔性电子产业打造出坚实的用户认知和行业认知。这条路没有捷径,唯有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