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龙岭迷窟中的旱魃是什么?是否真实存在?真的能管风雨?

最近大家都在看这个鬼吹灯龙岭迷窟吧,还是挺好看的,但是就是更新的得慢,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可以仔细的来研究研究其中一些比较细节的地方,比如说被这个马大胆用鞭子抽死的旱魃,那么这个旱魃看起来不怎么样,但是竟然能管风雨,那么这个东西是否真实的存在呢?这个旱魃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龙岭迷窟中的旱魃就像一坨果冻一样的怪物,而且还有牙齿,这个东西在历史上是有资料记载的,但是小编还是不确定这个东西是否真的存在,因为这个怪物一出现这个地方就有旱灾,这个不科学了,但是在一些古书上面也的的确确有这些内容的记载,所以小编这边难以确定,下面也有一些作者做了很深层次的研究,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定论!

龙岭迷窟中的旱魃就像一坨果冻一样的怪物,而且还有牙齿,这个东西在历史上是有资料记载的,但是小编还是不确定这个东西是否真的存在,因为这个怪物一出现这个地方就有旱灾,这个不科学了,但是在一些古书上面也的的确确有这些内容的记载,所以小编这边难以确定,下面也有一些作者做了很深层次的研究,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定论!

历史上关于旱魃的最早记载是在《诗·大雅·云汉》之中:“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孔颖达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这应该就是天下霸唱关于旱魃描写的素材来源。

原著中对于旱魃的描述是“旱魃一出,赤地千里,僵尸中有紫僵、白僵、黑僵、绿僵、毛僵、飞僵,最后进化为旱魃,其渊源可追溯的蚩尤黄帝时期。”而且是把旱魃描述一个浑身长满绿毛的小猴子形象,剧中的旱魃实在是设计的不咋地,而且也太不经打,几下就被周晓鸥饰演用鞭子打歇菜了。

旱魃最早的传说和蚩尤有关系,蚩尤和黄帝大战。黄帝派天女魃参战,魃身穿青衣,能发出极强的光和热。她来到阵前施展神力,风雨迷雾顿时消散,黄帝终于擒杀了蚩尤。应龙和魃建立了奇勋,但也丧失了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应龙留在人间的南方,从此南方多水多雨。魃留居北方,从此北方多干旱,她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们诅咒驱逐,称为“旱魃”。

所以先秦至汉代的旱魃形象以天女形象为代表,其形象特征为身着青衣的女子。这一时期的旱魃带有神怪二重的身份,人们将其视为旱神,但又以日晒、水淹、虎食等方式对其进行驱逐,以实现驱旱求雨的目的。

自汉代中后期至明初, 天女形象旱魃逐渐向另一种小鬼形象旱魃过渡。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应是由于先秦时期盛行的自然神崇拜至汉代逐渐衰退, 旱魃神性的一面逐渐被人们否定, 她的女性身份因此也遭到了质疑, 其形象遂逐渐转向另一种更为邪恶的面目。

传说宋真宗时,旱魃作怪,竭盐池之水。真宗求助于张天师,天师就派关羽去降伏。关羽苦战七天,降伏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为“义勇武安王”。这一天恰好是农历五月十三日,后民间便多于是日举办关帝庙会,祈求关帝显灵逐魔消灾、普降甘霖,并把这天称为雨节。且以为是日必雨,所谓“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倘若不雨,则求之关帝必验。

明代中期以后,小鬼形象旱魃逐渐向僵尸形象旱魃演变,并逐渐被僵尸形象旱魃所取代。这也就是《鬼吹灯》原著中旱魃形象的来源,其实除了鬼吹灯,很多神奇小说中都有关于旱魃的描述,大都是以明朝之后的旱魃形象为基础。

古代主要是使用童子尿与黑狗血来对付旱魃,这在剧中没有体现。童子尿与黑狗血也是各类盗墓作品中的“神器”。明清时期,“打旱骨桩”、“焚旱魃”等求雨习俗非常流行。《明史》中记载的民俗说,每遇干旱,人们便发掘新葬墓冢,将尸体拖出,残其肢体,称作“打旱骨桩”。虽然明王朝下令禁止此风,但直至清代,此风在民间仍很盛行,且由“打旱骨桩”进而发展为焚烧尸骨。

据《大清律例·贼盗·发冢》的记载,清嘉庆九年(1804年),山东高密久旱不雨,有人发现年初病故的村民李宪德坟土潮湿,便纷传李宪德死后变成了旱魃。各村民众不顾李家阻拦,刨坟开棺,见李的尸体尚未腐烂,更加确信李就是旱魃,不由分说将尸体烧毁。李家将掘墓者告上公堂。此案无成例可循,最后刑部将领头人仲二以“发冢开棺见尸律”判了个“拟绞监候”罪,才将此案了结。

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过去每遇干旱,把新埋的尸体当旱魃打的风俗十分普遍。鲁中一带乡村中烧旱魃习俗延续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以剧中说陕西古蓝县打旱魃求雨是有一定根据的。

参考:《旱魃为虐:明清北方地区的“打旱魃”习俗》、《中国古代“ 旱魃形象的起源与嬗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旱魃  旱魃词条  风雨  风雨词条  存在  存在词条  是否  是否词条  真实  真实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