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出好戏》暴露黄渤野心,再也不夸他情商...

黄渤是娱乐圈一个特别的存在——他几乎零差评。

“票房影帝”、“情商高”、“暖心”、“有趣”……

在看脸的娱乐圈里,长相并不突出的黄渤成了为数不多“人见人爱”的“奇葩”。

这一次,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导演

《一出好戏》刚上映,就收获了豆瓣7.4的评分,对一个新人导演来说,已经算不错的分数。

综艺节目里,黄磊笑称:这个电影最牛的是,里面还有孙红雷和徐峥出演,但黄渤把他都剪了。

黄渤说,剪掉的原则是:他们演得比主演都好,还留着干嘛?

孙红雷和徐峥找黄渤“理论”,他的回应“毫无破绽”:

但后来的问答中,有人提到为什么《一出好戏》删减了那么多?

他很认真地回答:年轻导演嘛,一开始没有那么笃定,没法儿确定哪些能要哪些不能要,所以拍得丰富些,在剪辑上给自己留下空间。

有人把黄渤的成功归功于他情商高、朋友多。

但其实,今天这个能导、能演、能唱、能跳的全能黄渤,最该感谢的,是他不断突围的勇气。

“我不知道这是一座山还是一个坑,是山也好是坑也好,山是自己堆的,坑是自己挖的,我希望让自己再重新燃起来。”

1:

二十多岁

慌得一比

“二十多岁,慌得一比”困扰了不少年轻人:

单身、无存款,身边到处都是“抛弃自己的同龄人”,不敢病不敢死,心有不甘。

二十多岁的黄渤,也曾“慌”过。

他出生在山东青岛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从小读书不怎么样。

在书桌前一刻也待不住,听卡带学歌倒是能关在房间里一学一整天。

那时,卡拉ok风靡中国。

无心学业的黄渤,15岁就在歌厅当起驻唱歌手,艺名“小波”。

父母不支持,他偷偷唱了一个月,赚了2000块钱,母亲的工资不过300元。

这时,黄渤还没有从中学毕业。

有一年青岛电视台举办的卡拉OK比赛上,黄渤遇到了好友高虎。

高虎后来回忆说:“黄渤是我外面认识的第一批人,他是社会上的人,各大舞厅都熟。”

“小波”带着小弟高虎一起混场子,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

后来高虎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

黄渤组建了一支名为“蓝色风沙”的乐队,其中叫“小欧”的女孩成了他后来的妻子。

黄磊和王迅调侃说:蓝色“封杀”,不吉利,怪不得你唱歌的路被堵了。

但黄渤认识到唱歌这条路走不通时,已经22岁了。

组合解散,不用再走穴演出,黄渤开始了第一次北漂。

当时和他一起的还有周迅、朴树、满文军、沙宝亮……他看着他们一个个地大红大紫,自己还原地踏步。

黄渤慌了: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他回到家乡,开起了制鞋厂,成了个商人。

但当老板的日子没能给他带来快乐,他还是想要回到歌唱行业,于是开始了第二次北漂。

这一年,他26岁,当过了歌手、舞蹈老师、工厂老板后,终于将要迎来人生的转折。

2:

朝着目标

一直努力

2000年,管虎在拍电影《上车,走吧》时,需要个会说山东话,长得磕碜点的男演员。

当时,高虎是主演,他一下就想起自己的兄弟黄渤。

黄渤从没演过戏,也不懂怎么演。高虎说:你来就是了。

第一天拍戏,他人都跑到机器后面了还不知道。

经常是高虎拽着黄渤的衣服演,以防他走出画面。

他也搞不清导演到底是干什么的,见导演喊“停”就停。

接下来一段,觉得自己没演好,也喊了声“停”。导演在机器后瞪眼:“这‘停’是你喊的?”

起初黄渤演得很费劲,有一场拍了七条,导演最后说,“行吧,就是它吧。”让处女座的黄渤很受伤。

在青岛的小圈子里,他好歹算个“人物”,现在被这么评价,他觉得对不起哥们高虎。

但因为不懂,索性就自由发挥,一切都凭真感情来。

“原生态”的表演,为他带来了人生中第一个大奖:

《上车,走吧》获得2001年度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所有人都劝他“趁热打铁”,多接几部戏就红了。

但黄渤不。他很清楚,比起别的演员,非科班出身的自己并无优势。

他决心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初试等待时,人群里有人冲他喊:“黄老师,您也来考试吗?”

黄渤羞得无地自容:当初教跳舞的小屁孩,现在一转眼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第一年,黄渤没考上。

他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一年,第二年,他如愿以偿,成了表演配音班学生。

黄渤重谈自己的考学经历 / 《极限挑战》

做什么事,就要有做什么事的样子。

班主任徐燕说:班上几乎所有人都向往去台前表演,只有黄渤踏踏实实钻研配音。

黄渤班主任徐燕讲述黄渤经历 / 《极限挑战》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娱乐圈也许从此多了个优秀的幕后配音师,少了个影帝。

但机遇有时候的确可遇不可求。

学习期间,有些小角色找到黄渤,他也就这样一点点磨练。

2005年,管虎再次找到黄渤,邀他出演电视剧《生存之民工》的主角。

这部电视剧获得了9.4的评分,成为国产剧的经典。

有记者想采访黄渤,给他打电话。

他接起电话那边就惊呆了:你是黄渤?你怎么会说普通话?你以前不是民工?

他曾经因为长相遭受“打击”。

和同学一起去试镜,有导演把他当作“帅哥美女同学”们的经纪人;

有前辈善意地提醒他: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啊。

多年以后,黄渤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举起手中的影帝奖杯:那看样子,我选对了。

“我一路走来其实都是个软坚持。唱歌、拍戏,我没有那么死乞白赖,这事不行就得怎么着了。

也不是遇到难事就放弃了,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反正一直是冲着目的地往前走。”

3:

演员

不糊弄每一场戏

2018年,木山文娱统计了国内一线明星的票房号召力,发现黄渤的票房总成绩位列第五,达到78.5亿元,高于吴京的75.79亿,成龙的75.70亿。

从这份榜单来看,黄渤卖座的电影着实不少。

巅峰时期,他只用一个国庆档就拿下50亿票房,相当于全年国产票房的三分之一。

电影卖座,演技也是“除了高富帅,演什么像什么。”

他没有颜值,全凭才华。天赋已经足够多,但还要拼命。

北影毕业后,黄渤参演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疯狂的石头》。

他饰演小偷黑皮,一个卑微可笑的底层小人物。

黑皮为了偷宝石被关在下水道里好几天。

拍戏的时候,黄渤就只得蜷在下水道,回到家每次洗澡都要洗两个小时,才能把味道清理掉。

《疯狂的石头》

在《斗牛》里,为了拍一段在山上奔跑的戏,他整整跑坏了37双鞋;

为了和牛培养默契,他在脸上抹上西瓜汁,让牛舔他。

谁知道牛把他的头发当成了草,一嘴咬下去,揪下来好多头发。

《斗牛》剧照

著名影评人老梁说:如果华语圈的出名演员,拼颜值的叫偶像派,拼演技的叫实力派,黄渤那长相肯定不是偶像派,也不是实力派,他自成一派,叫“体力派”。

他在选片上精益求精。

有好几次,他看完剧本之后,直接气得骂人:“完全是没有一点智力含量和诚意的创作。”

他从不盲目接片。

很多片约找上门,他接了的话肯定演不差。

但他觉得没意思,接的多了,反而会让自己成为电影市场里麻木的零件。

“慢慢地大家开始认可你了,说你是好演员,于是好好表演成为一种惯性。再慢慢地你接一个戏,都搞不太清楚,为什么我要再接一个戏。选择这个职业,就是为了不去重复、有创造性,可那些让你燃烧的东西去哪了呢?”

做市场零件时间长了,人会变得麻木,这对创作不是好事。

黄渤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

所以爆红之后,他不是趁热打铁去轧戏,而是选择离沸腾的电影市场远一点。

在远离的日子里,他做的最多的事儿就是找朋友喝酒、拍照。

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制片人给黄渤打了两次电话都遭到拒绝。

之后是周星驰本人又打了两次,黄渤才答应了。

回忆拍摄过程时,周星驰说自己当时在片场感到压力山大。

演孙悟空逃出洞穴的瞬间动作,黄渤给出三十多个不同版本的反应。

周星驰在片场时常被黄渤“挑衅”。

黄渤经常在演完一段戏之后,对他说:“真的是这样子吗?你示范一下给我看。你想清楚再告诉我。”

不糊弄每一场戏,是他作为演员的底线。

4:

要么不做

要么尽善尽美

都说四十而不惑,可是,四十岁的黄渤却希望自己始终保持在“惑”的状态。

他习惯了一次又一次去主动追求“不安全”。

《一出好戏》开拍时没有定下名字,他在一千多个名字中纠结了一年,才选定。

他说:我把自己十几年拍戏的感想都放进去了。

黄渤没让人失望。

“一出好戏”发生在一座孤岛上。

黄渤饰演的马进,是一个毫无成就的loser,挣不到钱,还欠了一屁股债。

他和远房表弟小兴为了“一夜暴富”,习惯性地买彩票。

在一次公司团建中,刚上船的马进发现自己中了六千万大奖。

在他的狂喜之中,一场巨浪把所有人卷上了一处荒岛,与世隔绝。

《一出好戏》

绝境里,一切都被颠覆了:

钱失去意义;

制度不复存在;

六千万的彩票不过一场空欢喜……

原本地位最低的导游小王,凭借好体力和驯兽的本事,被推选为首领。

老板张总找到了一艘废弃的船作为“据点”,建立孤岛上的“交易体系”。

一心想要回去的马进,先是被首领惩罚,又错过了张总给他开出的优越条件。

在制度颠覆的时刻,他仍然是一个loser。

但命运的转机,同样也在眼前……

黄渤模拟了一次人类文明秩序重建的过程,失去人性,回归兽性;获得人性,获得秩序。

伴随的,是狠心、伪装、欺骗、机会……

采访时记者问,这么复杂的题,对于第一次当导演的人来说,会不会“坑”挖得太深了?

黄渤说,有点。“整个拍摄环境,以及对于语境表达的想象,对我来说确实有点难。但我就是冲着这个难度去的,第一次如果给自己设一个没难度的坎,那就没意思了。受这累图啥?”

好戏背后,黄渤没有说的还有很多。

比如,为了选择一座最合适的岛,黄渤去了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泰国……以及达尔文写《进化论》的加拉帕戈斯岛。

最终才选定了《幽灵公主》的取景地——日本的屋久岛。

电影总共在岛上拍了65天,其中58天都下着雨。

拍摄过程中,天降大雨,淹没了大半孤岛,摄像将设备打捞出来,继续拍。

有次黄渤进入海里,又被一个大浪打回岸上。他就身上挂着海草,在冷风中往返于拍摄点和监视器之间。

三百多人的摄制组,都被环境折腾得够呛。

天气反复无常,上岛后的第一个镜头“冲浪鸭上路”拍了五天,等晴天等雨天等了12次。

岛上地势险峻,拍摄、走路都要靠人工搭建的手脚架,两个月下来,30个演员总共减重360斤。

除了拍摄,宣发过程中的黄渤也力求尽善尽美。

热门综艺节目,全是他宣传的身影。

“他在宣发的时候凭借一己之力,做到了一个宣传公司可能要花几千万才能达到的效果。”

许多人都担心宣传力度过大,可能物极必反。

黄渤回答说,宣传也是戏的一部分,在戏时,他尽百分之百的力去拍好,宣传这个阶段,也会百分之百的投入。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就是黄渤。

5:

 

不冒险长不出新东西

 

在理想和现实面前,人们往往陷于想法和行动之间,懒惰地不想抽身。

麻木于固步自封的状态,忘记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不自知的懒惰。

黄渤对这点看得透彻,把自己框在原地的后果是作茧自封,所以每到一个阶段,就会做出新的改变。

早年黄渤作为喜剧演员,无论上综艺还是做主持都是嘻嘻哈哈的。

就算演了一些正剧,观众也总是笑。

“之前的特点是大家记住你的第一优点,是一个长项,但是慢慢地想要丰富开,就要有实力展现给大家看。”

 

于是他抛开喜剧演员的包袱,参演不同戏路的电影,观众对他的印象慢慢从喜角扩展开。

不断刷新自己,历练自己,办法总是比问题多。

不想痛苦,就得先放下安逸。

漫画家David Saracion的《11辈子》中说:你只能活一次,这句话是错的。

一个人精通一项技能大约只需要七年,如果活到88岁,那么有11个成为“大师”的机会。

你能用一辈子做个诗人、当个木匠、成为厨师……你的一生本该有无限可能。

黄渤就是最好的范例。

 

或许我们喜欢黄渤,就是期待另一个自己,期待自己能像他一样,永远敢于跳脱自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情商  情商词条  好戏  好戏词条  野心  野心词条  暴露  暴露词条  再也  再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