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的女儿睡觉时,又缠着给她讲故事。
我说——
一个木匠带着一帮徒弟干活,干着干着累了,擦汗时挥手一甩,腕上的手表飞了出去,掉在刨花堆里。木工房被刨花堆得满满的,足有半人高,徒弟们停下手里的活东翻西找,始终没有找着。
天色已晚,师傅说:“算了,先去吃晚饭,明天再找吧!”1个小时后,师徒们酒足饭饱,回到木工房,见木匠的小儿子坐在门口,拿着手表说:“爸爸,我帮你找到手表了。”
木匠很是惊讶:“我们这么多大人,大白天翻箱倒柜都没有找到,现在黑灯瞎火的,你是如何找到的?”
讲到这儿,我停住了。
女儿说:“后来呢?”
我问:“你认为呢?”
女儿:“嗯——是因为男孩子不着急,对吧——?”
我惊叹于女儿的思维了!
老子曰:“守稚能如婴儿乎?”
我说:“对——!不过,你再听听男孩是怎么回答他爸爸的。”
——
男孩说:“大家一起找,乱哄哄的。你们走后,我一个人坐在黑暗里,听见手表滴答滴答声,顺着声音一摸,就摸到了。”
女儿:“那——大人还是着急了吧!”
我高兴的回答道:“对!——”
女儿得到肯定,倒头微笑着睡了!
着急,人生的大敌!岂独拳艺乎?诸艺亦都如此!
那个故事的最后议论是——故事很简单,道理却很深邃。想想看,宁静难道不是一种生产力吗?
《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愿与爱好者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