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这部热闹了整个8月的剧,终于在昨天迎来了大结局:
几个孩子如愿考上了大学;方圆一家四口,期待着家庭新成员方朵朵的出生;刘静乳腺癌痊愈,一家人搬离北京;
乔卫东和宋倩领了结婚证,这对闹了40多集的“死对头”终于复了婚……
被众多网友调侃应该改名叫“老悲伤”、“大焦虑”,差点把观众看郁闷的《小欢喜》,可算是在尾声真正欢喜了一把。
充斥着几个家庭一整年酸甜苦辣的书香雅苑,也将迎来下一届考生,下一份的酸甜苦辣。
回顾这部国产剧的爆火,正是它的“过于真实”,演出了家家户户各有各的难:
备战高考的难、亲子关系的难、混迹职场的难、经济拮据的难、突患癌症的难……
这份难以下咽的苦涩与张力,是众多中国家庭的一个小缩影,也正是这份裹挟着复杂感受的共鸣,让这部剧席卷了几乎所有年龄段的观众。
01:
“我都是为你好!”
“我不要你管”
“人生,就是一场场小别离和一场场小欢喜组成的,少了哪个都不会完整。”
这是全剧的写照,也是街头巷尾每一个普通家庭,事关生活最直白、最平凡的感受。
小部分的大风大浪、大悲大喜,大部分的小磕小绊、小欢小喜,虽然有些零碎,却也充实得足够耐人寻味。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小欢喜》把细腻又尖锐的镜头,对准了北京即将参加高考的三个家庭。
《小欢喜》的导演曾这样说: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放下焦虑,和孩子携手应对人生的每一场考试。”
但我们都清楚,这是一种理想状态,横亘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巨大的隔阂,更像是一个复杂又多变的难题。
破碎的家庭、偏差的理解、不同的观念、工作还是陪伴的张力……一个个现实的因素似乎都在不停拉扯着双方渐行渐远。
在“我都是为你好”以爱的名控制下的孩子,在“我不要你管”对抗中挣扎着的父母,似乎谁都躲不开这个难题。
关系的修复会很难,但至少这不是一个无解的题。
这一答案或许就藏在,动不动“兵戎相见”到最后“小欢喜”,这一转变的过程之中。
02:
以“爱”为名的支配
伤害着多少孩子
在《关系》这一本书中,写着彼得·克莱尔这样一句话:
你常常以为离开家了就不再会受它的影响。只有当一些不曾预料的事情发生在你生活中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原生家庭从未曾远离过,它一直在你身边默默地影响着你。
《小欢喜》中,主要刻画了现实处境下的三个不同家庭。
三个家庭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氛围,各有各的相处之道:
方圆和童文洁,是典型的“虎妈猫爸”。
妈妈童文洁咋咋呼呼、冲动易怒,对“学渣”儿子方一凡是恨铁不成钢,一次次打击他的信心。
爸爸方圆充当着的是“调和剂”的作用,在他看似插科打诨的调侃中,将一次次母子矛盾化险为夷。
季胜利和刘静这对夫妻也很典型。
当年为了工作背井离乡,把儿子季杨杨交给自己的父母照顾。
由于疏于陪伴,彼此越发陌生,儿子也因而变得叛逆和阴郁,他们急于改变这种状况,但季胜利端着架子的过激举动,却成了季杨杨眼中“空降父母的指手画脚”。
宋倩和乔卫东,一对欢喜冤家,同时也一个是离异家庭。
宋倩把自己的婚姻视为人生的“污点”,于是把这样一种严苛和控制,强加在自己的女儿乔英子身上。
她不断地在以“爱”的名义伤害着英子,用“妈妈很爱你,你一定不要让妈妈失望”这样的话,让英子带着深深的负罪感生活。
这三对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每个孩子都在父母过强的“支配”中备受伤害……
方一凡在妈妈的“都是为了你”、“不行,听我的!”底下否定自己想要追逐的梦想;
季杨杨在他父亲“你是我季胜利的儿子,你必须……”底下,当着学校的面,以“道歉信”的方式公开顶撞、控诉自己的父亲。
乔英子更是在她妈“英子,你可是妈的一切啊!”、“妈妈的生活中只有你啊!”底下,得了中度抑郁症,连着34个晚上失眠,甚至不惜以跳海的方式相逼。
这样的爱,就像高原上稀薄的空气,窒息得只想让人逃离。
当父母把自己固化为一个“支配者”,这种关系和影响本身就已经错位了。
03:
“我们一股脑要给孩子的,
其实不是他们想要的…”
听说《小欢喜》播出后,好多父母在看了剧之后,都向自己的孩子道了歉。
这样的错位不仅体现在剧中,同时也正在现实无数的家庭中上演。
《爱的艺术》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不成熟的父母,把孩子视为自身的一部分,他们对孩子的爱很可能是一种自恋,不过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父母密不透风“我以为”的标准之下,多少孩子成了父母可伶的附属品。
因而剧中刘静的一段台词,也引起了许多父母的感叹和反思:
或许有的时候,长不大的可能并非是孩子,而是不肯把与孩子之间的“脐带”剪断的父母亲们。
当剧中的主题曲《树洞》响起,以及剧中那个有郁抑症的男孩丁一跳楼自杀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微博上那个最大的树洞。
2012年3月18日,一个微博名为“走饭”的网友发布人生中最后一条微博: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这7年间,这条微博已经有了100万条评论,无数人在这里,才敢吐露他们对于生活的种种苦闷和烦恼。
我不知道其中有着多少像丁一一样,即使忍受着很大的痛苦,也没处去说,最后是被自己的父母逼上绝路的孩子们。
但是就目前18%的中小学生、38%的高中生,说自己有过自杀想法的这一数据来看。
这种关系本质上的“错位”,所带来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04:
有爱有希望
才有真正的小欢喜
父母究竟是支配者,还是管理者,我想《圣经》中的这段经文已经讲得很清楚。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
诗篇127:3
儿女从来都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然而世人大多并没有这样的看见,甚至基督徒的父母,有时都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我的孩子不属于我,他属于上帝!
这两者不同的定位,便从根本上决定了父母不同的心态以及做法:
管理者需管理得当,以向耶和华交账;支配者则仅需以自己的意念为转移,强调的是自己的权威。
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圣经》是要父母站到管理者的位置上。
教养、引导、栽培,这些同样也是《圣经》很重视的部分: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箴言书22:6
一味的控制和支配,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一味地放纵、听之任之也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所以最终,《小欢喜》之所以能从“老悲伤”真正变成“小欢喜”,一方面是父母对于自己位置的调整,学会了从一个支配者转变到引导者。
这也才是真正的爱,不是逼着对方改变,而是为了对方而改变!
季区长放下姿态,去向自己的儿子鞠躬道歉,还以赛车和网上聊天的方式,去尝试与自己的儿子沟通。
严苛的宋老师去向刘静讨教沟通方式,最后撇下种种的“我以为”,与女儿敞开心扉。
而另一方面,父母的改变也让这些让人操心的孩子,放下了对父母的抵挡,出于爱,他们也愿意改变去追逐梦想……
有爱有希望,这才有了真正的小欢喜!
剧里的故事已经落幕,现实中的我们,却依旧要面对生活的丰沛、贫瘠,与点点滴滴的小欢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