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紫色》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紫色》

  1985 彩色片 155分钟

  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梅诺·迈耶斯(根据艾丽斯·沃克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艾伦·戴维奥 主要演员:乌琵·戈德伯格(饰西莉) 丹尼·格洛弗(饰艾伯特) 玛格丽特·艾弗里(饰莎格) 奥普拉·温弗里(饰苏菲) 艾科苏亚·布西亚(饰内蒂)

  本片获1985年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女演员金球奖,美国导演同业工会最佳导演奖,全美影评家联合会最佳影片奖

  【剧情简介】

  美国佐治亚州乡间,一大片花红草绿的牧场在璀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一对黑人小姐妹西莉和内蒂正在齐肩的花丛中嬉戏,她们一边击掌一边唱着《我俩永不分离》这首心爱的歌曲。她们追逐着跑出花丛,观众立即发现西莉已是大腹便便,即将临盆。14岁的西莉生下一女婴,立即被继父抱走,送给无子女的传教士夫妇森美和歌莲。这是西莉和继父的孩子,先前还生了一个男孩,一降生便被继父送走了。继父警告两姐妹不得走漏风声。

  黑人农场主艾伯特中年丧妻,无人照管家务和四个孩子。他看上了内蒂,前来求亲,继父借口内蒂年纪太小,便把西莉嫁给他。西莉跟随艾伯特来到他的农场住宅前,突然飞来一块石头,把西莉打得头破血流。这是艾伯特的孩子们送给她的“见面礼”。西莉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把个狗窝一般的家收拾得窗明几净,井井有条。但是艾伯特一回家,就把泥污的脚往餐桌上放。艾伯特对西莉粗暴残忍,动辄就打,他们之间根本无感情可言。西莉不过是他的女仆和泄欲工具。

  1909年春,内蒂不堪继父折磨,偷跑出来找姐姐。艾伯特收留了她。内蒂教西莉读书识字,西莉凄苦的生活有了些许欢乐。一天内蒂去上学,艾伯特骑着马跟在后面。他们进了一片树林,艾伯特企图强奸内蒂,冷不防被内蒂用沉甸甸的书包打倒。艾伯特恼羞成怒,把内蒂逐出家门,永远不许回来。西莉与内蒂惨痛分别,相约互通书信。内蒂发誓说:“除非我死了,才会不写信。”内蒂如约给西莉写来一封封书信,都被艾伯特扣下。他警告西莉,不准碰信箱。

  艾伯特的长子哈宝爱上一个高大的胖女人苏菲,并已怀孕,他们请求艾伯特准许他们结婚。艾不允,也不准哈宝离开家。苏菲离去前对哈宝说:“我们母子等待着你,望你早些回到我们身边。”直到苏菲生下孩子后他们才正式举行了婚礼。哈宝生性怯懦,胆小怕事,苏菲则性格刚强,办事泼辣,一切由她作主。哈宝曾问西莉如何对待苏菲,西莉回答说:“揍她!”苏菲找到西莉气愤地说:“你出的好主意,让他打我。告诉你,我爱他,但在他打我以前,我会杀了他。”苏菲不怕打, 因为她从小就是在打骂声中长大的。

  1916年夏天,一个阴云密布、大雨滂沱的日子,艾伯特带回来一个年轻漂亮的黑人女歌手莎格,这是他的情妇,他一直疯狂地爱着她,现在她正患病,艾伯特带她回来养病。她一见西莉就大笑着说:“你真丑!”宽容善良的西莉毫不在意,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病中的莎格,给她做可口的食物,帮她洗澡梳头。一向生活放荡、逢场作戏,连自己亲生的父亲也不谅解的莎格从未得到过这样温存亲切的照应,她感动得流下泪来。

  1922年夏,哈宝别出心裁在树林中盖起一间酒吧。每当夜晚来临,这里便热闹非凡,莎格也来演唱。她当众宣布,为了感谢西莉对她的照料,她要献给西莉一支歌:《西莉小姐的忧伤》。歌词动人, 曲调忧伤,听者无不为之感动。由于家庭不和而带着孩子离家的苏菲也来听莎格唱歌,她同现在与哈宝同居的女人发生冲突,大打出手,发生了一场混战。莎格趁乱把西莉拉回家,她把她打扮得花团簇锦,珠光宝气,俨然换了一个人。她们倾心交谈,西莉诉说着自己的痛苦:谁也不爱她,唯一的亲人内蒂至今生死不明。莎格动情地说:“我爱你!”并频频亲吻她,西莉也腼腆地吻了莎格,两颗孤独寂寞的心相爱了。莎格告诉西莉,她要走了,西莉恐慌地说:“你不在时,他打我。”西莉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想跟莎格一起走,但走到汽车前,见到丈夫凶狠的目光和表情,西莉只呐呐地对莎格说了一句:“我会想你的。”

  1930年,苏菲带着三个孩子在镇上游玩,白人市长夫人阿美莉见到身强体壮的苏菲便问道:“你愿不愿意当我的佣人?”苏菲傲慢地回答:“不,混蛋!”双方争吵起来,市长夫人的亲信打了苏菲一拳,苏菲狠狠地回敬了一拳,把那人打倒在地。对方人多势众,打断了她的一条腿,打瞎了她一只眼睛,并把她投入监狱,关了八年。出狱后,倔强的苏菲变得百依百顺,当了市长夫人的司机和女仆。

  1936年,莎格偕同新婚的丈夫格伦驱车前来艾伯特农场,四人相见,竟一时语塞,各人心头别有一番滋味。莎格说她饿了,才打破了僵局。餐桌上两个丈夫喝得酩酊大醉,莎格见邮差来送信,便去取信,是内蒂从非洲给西莉寄来的信。她们撇下丈夫上楼去读信。内蒂的声音说,她曾给西莉写过许多信,都没有回音,定是被姐夫扣下了。莎格帮着西莉翻箱倒柜,终于在一个盒子里找出了一大堆内蒂的信。西莉流着泪迫不及待地读着那些久久盼望的信。内蒂离家后幸运地遇到了收养了西莉的孩子们的那一对好心的白人传教士森美和歌莲,他们要去非洲办学,把内蒂也带到了那里,让她当了一名教师。现在白人的铁路已修筑到他们生活的村子,推倒了教室和住所,他们只能重返美国, 目前正等待移民局批准。

  西莉越是高兴就越加痛恨艾伯特。莎格夫妇要走了。在餐桌上莎格当着全家人的面告诉艾伯特这次西莉要跟他们同去。艾伯特勃然大怒,他骂西莉又丑又蠢,除了给人当佣人,没有别的出路。西莉头一次勇敢地站起来反抗丈夫,把数十年来郁积在心头的屈辱、怨恨和愤怒一古脑儿发泄出来。她操起一把锋利的水果刀直指丈夫的喉咙,厉声问道:“内蒂有没有信来?”艾伯特含糊其词地说:“也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西莉愤怒已极,若不是被莎格和苏菲及时劝阻,艾伯特很可能在刀下丧命。

  西莉离开了艾伯特。继父去世后把西莉生父留下的房子给了西莉和内蒂。西莉开设了一家时装店,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新生活。不久内蒂和西莉所生的两个孩子亚丹和奥莉薇及他们的配偶也回到了家乡。历尽坎坷、久别重逢的西莉和内蒂久久地拥抱在一起……

  一轮又大又圆的金色落日镶嵌在天边,花丛中显现出击掌唱歌的中年的西莉和内蒂的剪影。《永不分离》的歌声里交织着辛酸和欢乐,齐肩高的花枝和牧草在晚风中摇曳……

  【鉴赏】

  本片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47- )是美国娱乐电影的大师,是当今好莱坞票房价值最高的电影导演,在好莱坞有史以来最卖座的10部影片中,他一人执导的便占了四部:《大白鲨》(1975)、《夺宝奇兵》(1981)、《外星人》(1982)、《印第安纳·琼斯和魔殿》(1984)。但是他一向与奥斯卡奖无缘,在拍本片以前甚至从来没有得到过提名。1985年,斯皮尔伯格决心在不同的方面一试才能,拍一部不像斯皮尔伯格的斯皮尔伯格影片。他把现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1982年出版,1983年获普利策奖的小说《紫色》改编成同名影片。

  在第58届奥斯卡奖的角逐中,《紫色》虽然获得了11项提名,但评选结果却名落孙山,一项奖也未夺得。同样获得11项提名的《走出非洲》夺得了最佳影片等七项奖。获11项提名而一奖未中,这在奥斯卡颁奖史上是罕见现象,不仅如此,在本片的11项提名中,根本没有最佳导演奖,这更是一种反常现象。

  本片完全不同于斯皮尔伯格以前的影片,它表明这位导演在处理严肃题材、塑造形象、刻画性格和揭示内心世界等方面,同样是富有才华的。艾丽斯·沃克的这部小说,是由女主人公西莉写给上帝和妹妹内蒂的信构成的。它描写的是本世纪初到30年代末一个黑人家庭的悲欢离合,时间跨度长达40年,主要角色全部是黑人,并由不知名的黑人演员扮演。这是一部多线索、多主题、多涵义而又富于情节性、戏剧性的影片。西莉与继父和丈夫的线索揭示了黑人男性的人性邪恶以及他们对黑人女性的压迫和蹂躏;西莉和莎格的线索描绘了黑人女性的孤独、痛苦和觉醒,她们从强烈地追求爱和被爱发展成同性恋;苏菲的线索揭露了白人对黑人的迫害和欺凌; 内蒂的线索表现了宗教的慈悲仁爱和非洲黑人的风情习俗; 内蒂与西莉的分别既加强了影片的悲剧性,又为大团圆的喜剧结尾作了铺垫。在本片里,使女主人公西莉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主要不是白人,而是黑人男性,这就不同于黑人个个是好人,坏人全是白人的一般黑人题材作品,难怪本片上映后引起了部分黑人团体的抗议,指责它是80年代的《乱世佳人》,歪曲了黑人形象,黑人主人公没有一个是中看的,等等。然而女作家本人对影片的改编却是赞许的,她观看了两姐妹被迫分离场面的拍摄,感动得泪流满面。导演本人也谈到,他所要拍摄的不是《汤姆叔叔的小屋》那样的影片,因为小说《紫色》所描写的是女作家的祖父母的生活,他们是富裕的黑人。至于本片中的黑人主人公,则除莎格而外,都很丑,尤其是戈德伯格扮演的成年西莉。戈德伯格原是戏剧舞台上的喜剧演员,从未演过电影,但是她自然真诚的表演使观众完全深入到规定情境之中,逐渐忘记她的外在的丑,而发现她的内在的美。诚然,本片中的这些籍籍无名的黑人演员哪里是《走出非洲》中当今好莱坞最走红的大明星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罗伯特·雷德福的对手呢?这无疑也是本片角逐奥斯卡败北的原因之一。

  在本片中,斯皮尔伯格大多数影片固有的离奇诡秘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悬念、紧张刺激和惊心动魄的冒险已被娓娓动听的故事、鲜明突出的性格和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所取代了。在这方面,最出色的例子是西莉为丈夫刮脸的两场戏。第一场戏出现在艾伯特残忍地赶走内蒂之后:丈夫坐在屋前凉台的一把扶手椅上,敢怒而不敢言的西莉手握剃刀驯服地走到丈夫背后,艾伯特威胁说:“你要是弄痛我,我就杀了你!”特写:锋利的剃刀在艾伯特涂满剃须膏的脸上缓缓滑动,西莉微微颤抖的手和她惊慌恐怖的面部表情揭示出她紧张的内心活动。杀死他的念头在她脑海里闪过,但她不敢这样做。第二场戏出现在她和莎格找到了一大堆内蒂来信之后。艾伯特坐在凉台一端的后景里,西莉站在前景中,正在一条皮带上慢条斯理地、反来复去地磨剃刀,她仿佛在故意拖延时间,以便聚集足够的勇气。艾伯特等急了,大声催促着,西莉不慌不忙地走到丈夫身后。特写镜头在寒光闪闪的锋利的剃刀和艾伯特黝黑光亮的脖颈之间来回移动。这一次西莉不再紧张和恐惧,而是镇静自若,胸有成竹了。突然,她高高举起了剃刀……艾伯特不见动静,猛然回头,见到从田间飞奔回来的莎格双手捉住西莉举在空中的握着剃刀的手,气喘吁吁地陪着笑说:“她的剃刀还没有磨好。”艾伯特怒骂着:“蠢货,笨蛋!”起身而去。这两组画面不需要任何对白便揭示出西莉的心理情绪变化。

  斯皮尔伯格很善于运用细节和噱头来赋予严肃题材以轻松的幽默感。有一次,艾伯特的父亲来访,艾伯特叫西莉给公公拿饮料,父亲在儿子面前大骂莎格,说她生活放荡,声名狼藉,艾伯特不过是她的姘头之一……西莉倒了一杯凉水,在杯子里吐了一口唾沫,用手指搅了搅,端出来给公公。公公一饮而尽,还打了个响嗝。西莉背过身去,抿嘴而笑, 自言自语地说:“下次我把莎格的尿掺在咖啡里给你喝。”再如莎格和西莉在翻箱倒柜,寻找内蒂的来信。西莉一回身,蓦然间看见挂着艾伯特的帽子和西服的衣架,活像艾伯特站在那里,把她吓得心惊肉跳。

  本片的摄影、色调、色彩、音乐和音响处理都十分出色。大量全景和移动镜头描绘出美国南方辽阔肥沃的牧场和田野,大量的特写和中近景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黑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艾伯特跟踪内蒂的那一组移动镜头特别富于表现力:天真浪漫、洁白无暇的内蒂兴高采烈,蹦蹦跳跳地上学校去,她的白色连衣裙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和草丛中时隐时现。艾伯特的出现给这个富于诗情画意的场景蒙上了阴影,他的邪恶与大自然的美恰成鲜明的对比。开头和结尾的场面也非常美: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牧场,大片大片的紫色花丛,又大又圆的金色落日给人以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影片的音乐和歌曲的基调却是感伤的,莎格献给西莉的《西莉小姐的忧伤》那首歌倾诉着她们共同的命运:孤独寂寞的人生之路。莎格在歌中唱道:“我走着孤单单的路途,妹妹,你与我何其相似,卑鄙之徒不能使我踟蹰,妹妹,暴风岂能使善良消失……”

  在原著和影片里,紫色都是高贵和庄严的象征,也是西莉最喜爱的颜色,但在继父和丈夫家里,失去了做人尊严的西莉不能穿戴紫色,只有在影片的结尾,她在经济上自立之后,才能随意穿戴紫色。

  本片不仅是斯皮尔伯格影片中最杰出的一部,同时也是80年代好莱坞最优秀的影片之一。美国《时代》周刊用“同行相轻”来解释它在奥斯卡角逐中的失败。当斯皮尔伯格获6项提名的《太阳帝国》在1988年的奥斯卡评选中再次一败涂地后,他对《美国电影》杂志记者表示了同样的意思:“当影片获得我从未梦想过的巨大效果时,我像其他人一样感到惊奇。当那些影片这样广泛地受到欢迎时,人们就开始怀疑你的意图。这样说吧,对于所有我的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影片,头几个月人人都喜欢它,而以后,当它开始打破票房纪录时,有些人就会说, ‘噢,等一等,我受骗上当了。那里有着某种邪恶的诱惑力。我不相信那个斯皮尔伯格,他现在在操纵我。我知道,我欣赏这部影片,我看了它四遍,但那个小杂种操纵了我!’”这番话尽管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受到欧洲现代主义电影批评思潮影响的美国电影评论界和学院奖评委们的评审标准:越受观众欢迎的影片,越不是好影片。近两年来,斯皮尔伯格开始受到美国评论界的重视,在1989年举办的由54位评委参加的“80年代影坛最佳”的评选活动中,斯皮尔伯格与伍迪·艾伦并列为“最佳导演”第二名。《紫色》在100部卖座片中名列第58位,《走出非洲》名列第69位。按上述评论标准,后者自然竞争不过前者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紫色  紫色词条  剧情  剧情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