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声学派是追求音色圆润优美和音质明亮纯净的学派。在古意大利就有这样的格言“追求音色与音质,音量自然会来”。世界级的美声大奖赛有时会设“最佳音色音质奖”。2009年,中国的女高音王韵晶就曾获得过这样的奖项。
2.音色和音质可统称为嗓音。人的嗓音因发声腔体的质地、形状、泛音多少,以及声音在腔体中的位置高低不同而异。嗓音特色多半是先天的,但后天可以变化或改善。能唱低音的不见得属于低声部,能唱高音的不见得是高声部,起决定作用的是音色和音质。声音纯杂之分,有质量;明暗之分,有色彩;浓淡之分,有密度;强弱之分,有能量。
3.歌声里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优美动听的音色。音色最能吸引听众,也最具个性,一张口、一听音色,歌唱艺术水平的高低就显现出来了。有些歌者,甚至歌唱家的技巧很好,没什么大毛病,但总感到缺点什么,这就是音色。没有优美独特的音色,难以成为真正的名家。
4.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具特色的,“闻其声知其人”。有人洪亮,有人柔和,有人清脆,有人粗犷,有人尖细,有人沙哑,等等。人的声音含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喜怒哀乐,千变万化。
5.一个人的自然音色再丰富,也不可能符合舞台歌唱艺术的要求,如果不能通过喉咙打开和腔体修饰调节,使之突破人声的自然本色,增添优美华丽的色彩,也就不能称之为声乐艺术。
6.虽然音色是每个人在发声训练中基本固定了的声音类型,但它是可调节的,因为它是声音位置和喉咙状态的产物。美声唱法强调喉咽腔状态的调节,民族唱法强调口腔的状态调节。声音位置的高低、喉咙打开的状态、声门闭合调节和气息深浅等,都直接影响声音的色彩变化。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用不同的音色去演释。这里所谓的不同,是指在自己固有声音特点基础上的调整变化。
7.初学者本质自然的音域、音色或音量并不会在开始时就显现出来。属于哪个声部,要看声带的长短厚薄和腔体结构要听音色,更要通过打开喉咙训练把本质的音色开发出来。因本质的嗓音音色没有打造并展露出来而误学声部的学唱者实在太多。人的音域是可变的,音色也具有可变性。在中音与高音声部之间的角色转换是许多美声歌者都有过的经历。
8.好的声音首先要打开喉咙,接横膈膜深呼吸,找声带的最佳闭合,把声音送进共鸣腔、送到高位置去产生好的音色。每个人都有相对自己而言最好的音色,要找到它、保持它、美化它。没有高位置发声,就不会有自然的音色。
9.音色不同是因发声器官、发声腔体和发声方法不同,造成的泛音不同。发声时,内口与外口的开合大小变化会改变共鸣器官的状态,音色也随之产生变化。呼吸深浅、腔体大小和元音转换对音色变化都有很大影响。若在音色方面感到不够明亮、透彻、圆润,可把喉咙打开,字声放到咽部下端,去找自己本源的音色。
10.泛音是萦绕在基音周围的一团声音云雾,通常称之为声音的色彩,是泛音决定声音的色彩。所谓的金属声,就是在头腔里通过膨胀所产生的高泛音共鸣。要感觉共鸣腔是空的,要在高位置的空腔里找到声音的振动点或“共鸣芯”,产生泛音,形成自然明亮的音色。没有经过训练的歌唱音色,听起来会很“土”或很“傻”。
11.音色的亮暗,主要与嗓音先天条件有关,嗓音型号和曲目风格常需参考音色而定。有人喜欢帕瓦罗蒂式的明亮剔透,有人喜欢吉利式的优美宽厚,有人喜欢大歌唱家科莱里的雄浑粗犷。大歌唱家贝尔贡齐说:“我喜欢黄铜般的音色。”
12.嗓音训练一定要多用暗音色,找空、松、通的感觉,使腔体逐渐扩张。在此基础上,声门闭合,气声调节,找到漂亮的音色。现代美声用气息把声音从面罩中推送出来,传统美声从咽腔反射上去或直接从高位置或头腔发出,形成自然的共鸣音色。
13.音色有亮暗、虚实和刚柔等不同的变化,要具有天鹅绒般的柔和色彩色与冒质及光泽,历代美声大师们所提倡的音色都是亮与暗兼有的。所谓的“暗”,是指把元音调节得更圆润和宽厚,避免由于过于靠前而造成的声音生硬和尖亮。
14.要体会掌握音色的各种细微差别,可在一个音上用一口气按一定的顺序唱出从最亮到最暗的各种音色来,然后换一口气,再从最暗到最亮。要在保持字声高位置的前提下,使音色上下统一不变。
15.歌唱中,好的音色源于元音发音的纯正,以及共鸣腔体与声带的调节适度。若从最开放的元音到最闭合的元音都能找到并保持最纯正的音色,你就是一位掌握了良好发声方法的歌者。
16.在声乐美的艺术结构中,声腔美是主导因素,而声腔的色泽美(音色)是由声腔的音质美、字韵美和行腔美所共同体现的。腔体空间大小与声门调节以及字声共鸣位置的前后或高低,是音色变化的关键。
17.音质主要有开放和关闭两种基本形态。前者是a音的发声感觉,后者是i音的发声感觉,两者都要在喉咽腔底部(三角窝)形成,否则音质就不实,声音就会“包”。要先用开放的元音a来获得良好的基音质量,使自然的人声臻于完善,再选用其他元音加以润色。女低音用u和u,女高音用i,既可帮助改善她们的头声,也可帮助改善其胸声的音质与音色。最终,音质和音色要展现在高位置和头腔。
18.音质是声音的本质,是声音的质感,是先天的声带质量形态。音域宽窄、气息深浅、共鸣亮暗和音量强弱,以及体现在嗓音上是纯净结实、秀丽委婉还是浑厚丰满、豪放铿锵等等,都表现出不同的音质特色。
19.声乐艺术首先体现在声音的品质上,干净饱满、圆润。既然声乐是人声的艺术,就要充分发挥人声的表现力,并创造能够充分展现它的条件。
20.在声音的质量中,“亮”确实很重要,但要亮得丰满、有形态、有层次、有内涵,否则就没有价值。在歌唱中丢掉什么,都不可丢掉音质。如果歌者能最终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获得和保持纯美、干净且具有立体感的音质上,就基本克服了发声歌唱的各种困难。
21.音质美还要求有较宽的音域,要在人声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加以训练扩展,使之能够在相当的音域范围,驾驭乐曲所需要的声音幅度变化,做到高音上得去,声不竭;低音下得来,声不虚,质不变。
22.人声的音质大致由四个因素决定
(1)先天的喉头大小,声带长短、宽窄、厚薄松紧等质量和状态(不可变);
(2)身高、胖瘦、壮弱、共鸣腔大小、质地软及肺活量(可变);
(3)气息深浅、气量多少、声带振动频率及字声的位置高低(可变);
(4)腔体大小、声带闭合、气息功力及个人修养和审美品味等(可变)
23.喉咽腔是声音发出后的第一个共鸣空间,它的上下左右扩张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声音的质量,因此喉咽腔的形态是决定音质优劣的关键。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67岁的多明戈所展现的纯净音质和具有穿透力的声音依然能够直击听众心扉。这证明他腔体打开充分,面罩运用得法,所以音质的密度就高。听王信纳老师70岁时录制的圣歌专辑,音质和音色还是那样宽厚、圆润、迷人,因腔体打开充分,字声共鸣都在高位置和头腔,所以保持了音质的纯净。
24.音质与音色的造型能力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许多训练有素的曲艺相声演员在说学逗唱中,可以把多种不同人声特征的音色与音质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
25.音质美妙对歌唱来说固然重要,但它应建立在发展音域和音量拓展的基础上,若歌者的喉咽腔打开得不充分,就很难展现音质和发声技巧,想表达作品的艺术美感也就是奢望。
26.若一个歌者不具有大的腔体和宽的音域,没有一流嗓音本钱,就应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音质和音色,仅靠这就能立身舞台。花时间和气力去扩大音域,声音大不了多少,反而影响了音质和音色,这不划算。在追求声音的力度和强度时,不可以牺牲音质和音色为代价,好的音质本身就能致远感人。腔体越丰满、闭合调节得越好、呼吸支持越深共鸣位置越高,声音就越具有色的美丽和质的力量。
27.好的音质是在喉咙充分打开的状态下,适度的声带闭合、适度的气息冲击、适度的软腭抬起、适度的喉咽肌肉扩张,以及正确的舌位、松弛的下巴和自然的口型等因素的综合产物。
28.字声无点,则声音空虚;舌身上抬,则吐字不清;高音区口型太横,声音会“白”;中低声区口型过竖,则声音浑浊;喉咙打开不够,声音必然掐挤;软腭下塌,易出鼻音等等,难听的音色和音质必有其错误或不良的发声习惯成因。
29.评价音质和音色的良莠既是声音概念也是审美取向问题,难有固定标准。一般而论,美声以纯净、结实、圆润、温暖、宽厚、通透、悦耳为标准。虽然人的音质和音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但同时也有相当的不定性和可塑性,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发声方法训练,得到后天的弥补和发展。音质美、音色浓、音域宽、音量大,是美声歌者的不断追求。
30.人的音色和音质约从65岁前后开始会因喉咙软组织退化和横膈膜肌肉群力量减弱,逐渐失去原有的响亮和光滑度,变得细声细气或沙哑,这是自然规律。尽管时光会使我们青春的音质和音色暗淡凋零,但坚持不懈的全腔体打开、灌满、字声高位置保持、持之以恒的横膈膜气息支持训练以及声带闭合与腔体扩张的不断调节,一定会使我们音质和音色的美好青春得以最大限度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