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经常跟你抱怨她的丈夫如何对她不好,你给她出了很多主意,提了很多建议,但是她就是不用,或者告诉你没办法。
你也很想帮助她,但似乎你也没有办法。
这种没有办法,其实是一种深深的共情。因为你们的潜意识都知道,如果你把她从婚姻的泥潭中拉了出来,她会更不快乐。
按理来说,没有人愿意自己身陷泥潭,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让自己陷入其中。
最近的一则新闻,跳楼的女星在遗书中透露,自己8年来一直忍受丈夫的出轨和冷遇,走投无路选择轻生。
很多网友在看了新闻后,会觉得怒其不争,也哀其不幸。为什么那么多的女性,自身条件不错,有能力有事业有资源,可以独立赚钱养孩子,却不能在关系中及时止损?
01
在我的读书会里,有位读者问,该如何挽救她的婚姻。
她说,其实已经和丈夫离婚了一次。
结婚两年,丈夫总是喝酒醉酒,酒喝多了就开始找事,各种不满,不仅对她说难听的话,甚至多次对她动手,可是酒醒后老公又会求她原谅。
终于,在一次家暴之后,她选择了离婚。离婚后的日子,虽然平静,但她过得却并不好受。好多次,丈夫酒后给她打电话,说很想她,很想复婚,很想好好照顾她,并发誓痛改前非。公婆也会偶尔来找她聊天,说她为家里付出了这么多,说儿子不懂事,说家里对不起她等等。
她最后还是选择了和丈夫在一起,尽管周围的朋友都劝她说不要复婚。她说她很理解自己的丈夫,是因为遇到了事业的低谷,各种压力大才会这样。
后来,她有了孩子,虽然丈夫的事业也回到了正轨上,但丈夫还是常常喝酒。有时候想让丈夫关心一下孩子,半天都找不到人。有时候可以丈夫在工作遇到困难挫折,又会半夜喝醉酒回来耍酒疯,把家里的电视冰箱都砸了。
这一回,她不知道自己可以怎么办,她还带着两岁大的孩子,她说不想因为夫妻关系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她说自己依然对丈夫有感情,毕竟除了家暴和喝酒,其他都还好。
她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帮助丈夫成长和改变,才能挽救自己的婚姻家庭。
02
自己选的路,为何却让自己走投无路。
也许,问题的关键不是该怎么做,而是她是否真的愿意从这份关系中走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一个这样的三角戏剧角色。
在生活中,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扮演这三种角色,并在这些角色中不停地切换,而当你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时,周围的人为了维持这个三角的平衡,就会无意识地扮演对应的角色。
在这位读者的经历中,似乎也可以看到她游走在受害者和拯救者之间。
她在婚姻中遭遇了家暴,是一个受害者,她甚至因此还离婚了一次。但是,离开这些伤痛好像不是她最想要的,她最想要的,是去拯救她的丈夫、挽救这段婚姻关系。
所以,她在当受害者的同时,也在做一个拯救者。
当她是拯救者的时候,丈夫是受害者。因为丈夫事业受挫、酗酒,所以丈夫不是对她不好,而是因为丈夫遇到了困难,他也是无辜的。
她认为,丈夫需要帮助,她也觉得不能让夫妻关系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但是,她唯独没有看到,也许最需要帮助的,是她自己。
她把自己给忽略了。
03
有时候,人却会在潜意识中选择过得难一些,以符合对受害者角色的需要。
把自己忽略的意义,是希望有人可以发现和关注自己。
她在当一个拯救者,她在拯救家庭,而她的拯救行为,却是童年关系的强迫性重复。
为了维护整个家庭,为了维系爸爸妈妈的关系,她从小就不得不担任起为别人着想的角色,而她作为孩子的存在,是不被看见的。
一直以来,她得到的关注太少,甚至对得到爱已经不抱希望,她觉得自己只配付出和牺牲,不配被更好地对待。
她说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是,每次父母吵架、冷战,都会把她推出来,好像她就是维系父母婚姻的那根绳子一样。
她被迫成了父母关系的看护者。
但是,她并不是每次都能缓和父母的矛盾,当她做不到的时候,她的内心又产生了内疚,觉得自己没有用。
而她自己的感受,从来都是被忽略的,所以她也学会了忽略自己。
似乎只有在去拯救别人的时候,她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找到自己的意义。
于是,她希望通过拯救丈夫,拯救家庭来拯救自己。
在她的想象中,如果能有一个方法让丈夫改变,她就会得到爱,就会幸福和圆满了。
所以,她一直在受害者和拯救者之间游走,她一直把建立幸福的权利放在别人的身上。
04
改变一个人,这是一个幻想。除非对方愿意,否则我们很难去改变对方。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把一个人该承受的交给他本人,是对他人最高级别的尊重。我想,这也是对自己边界的尊重。
但是,幼年的孩子可能无法面对这个事实,不愿意放弃这样的幻想,就像她一直幻想着可以拯救父母的婚姻关系一样。
因为,失去爱,或是从不曾得到爱,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丧失。这会让我们内心恐惧、无力。当你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这些丧失带来的痛楚时,幻想帮助了你,幻想陪你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最后,你带着你的幻想成长,带着幻想来到亲密关系中。
05
如何才能从自身的困境中走出来呢?
也许我们需要先放下拯救者的身份。
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会像钉子。
某种角度来说,拯救者的角色培养了受害者和迫害者,也因为拯救者需要其他两个角色而存在。
当你幻想自己可以做拯救者的时候,其实是你作为受害者的那部分还没有被疗愈。所以,你要去看到你内在那个受伤的孩子,那个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自己。
要去面对你内在受伤的部分,面对你的丧失,面对你的恐惧和无力,面对你无法改变他人,无法改变父母的事实和真相。当你可以去面对这些事实的时候,即使你改变不了什么,但是这个过程就在增加你的力量,这就是成长。
当你聚焦于自我成长,不把幸福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学会自我负责,从自己身上找答案时,你对孩子成长的担心也将不复存在。
夫妻关系的问题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孩子,但同时我们也可以信任孩子的力量,要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夫妻关系的问题是夫妻的事情,无论夫妻关系有什么变化,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永远存在的。
当你可以去触碰自己的真实,你也就可以更多的去碰触现实的世界,现实世界会帮助你找到你的答案,这些答案可能没有具体的方法,但会在你的体验中被感受,只有你体验到了,才是你的。
愿你可以活出自己,只做自己生命的“拯救者”。
作者:吴在天,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行业从业7年,始终在自我成长的路上。
微信公众号:不懂点心理(ID:bdd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