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明帝国的两座都城

 明朝建立之初首都在应天府(今南京),后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再次在应天府建都,然后灭亡。本文将详细讨论下明朝为什么在顺天定都,后来为什么又要迁都。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勿喷!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元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基本统一了南方,文武大臣纷纷劝进,让朱元璋登基称帝。经过一般推辞-再劝进-再推辞-再劝进之后,朱元璋终于决定登基。既然决定登基了,摆在面前就有两个问题。第一,登基时间;第二,登基地点,也就是以后大帝国的首都。时间具体不讲了,次年正月初四。至于地点,那可不是那么简单了。

  有人说,朱元璋建国之前不是一直以南京为根据地吗,在南京也有十多年了,肯定积累了一定的基础,那么建国后南京将理所当然成为首都了。的确,这是其中一条理由,但绝不是全部理由。在建都问题上,朱元璋可费了一大番心思呢,而且建都南京后,朱元璋北伐同时还时刻不忘要迁都,至于后来为什么没迁,下文也会讲。

  先不说明朝,说说历朝历代的都城。地方性的割据政权就不说了,说大统一的政权,分裂时期就以正统政权为准。以秦朝为起点,秦朝建都咸阳,持续时间为15年;西汉定都西安,200年左右;新朝定都长安,14年;东汉定都洛阳,200年左右。曹魏定都洛阳,45年;西晋定都洛阳,51年;东晋只有半壁江山,定都建康(南京),100多年。后面南朝宋、齐、梁、陈都只有半壁江山,都在南京,总共170年;隋朝定都西安,37年;唐朝定都西安,290年;五代中后唐在洛阳,其余都在开封,加起来就50多年;北宋定都开封,160多年;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150多年;元、明、清都有两个首都,但是都以北京为主,加起来600年。其中超过100年的有两汉、东晋、唐、两宋、明、清这几个政权,而超过100年又是大统一政权的,只有两汉、唐、明、清。其中北宋由于始终无法收复幽云十六州,所以本人认为不属于大统一王朝。

  在这其中,定都南京的有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政权。如果再加上割据政权,就多一个孙吴和南唐。这七个政权再加上明朝,所以在南京定都的总共有八朝,南京应该成为八朝古都。不过一般中学教科书可写着六朝古都的,那就是把南唐和明忽略了。南唐由于不是正统,地盘太小,所以忽略;而明朝因为大部分时间定都北京,所以也忽略。

  先看明朝之前的七个政权。这七个政权,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没有统一全国。孙吴就天下的三分之一,还不能算正统;东晋算正统,却只有半壁江山;南朝四朝基本跟东晋相似;南唐就今天浙江、江苏、江西这一块地方,地盘很小。再说这七个政权的存在时间。孙吴,229-280, 51年;东晋,317-420,103年;南朝宋,420-479, 59年。齐,479-502,33年;梁,502-557,55年;陈,557-589,32年;南唐,937-975,38年。除了东晋超过100年之外,其余都是30-50多年,其中最长的刘宋也就59年,康熙、乾隆这两个皇帝一个人在位时间就比他长。所以明朝之前,凡是在南京建立的政权,都无法统一全国,还短命。这似乎就像一道魔咒一样紧紧围绕着朱元璋和他手下的大臣们,一刻也无法散去。虽然在现在看来,这种魔咒是典型的迷信,但是古时候的人还是相信这个的。于是南京作为首都,他的第一个缺点就显而易见了,一句话说,南京作为首都,就是命不好。而后来的事实似乎再次证明这一点。明朝定都南京南京却在第二个皇帝朱允炆手中沦陷,虽然攻占南京的是自己人,但是对朱允炆来说,跟亡国有啥区别?朱棣进南京后的暴行,跟改朝换代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朱棣篡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迁都北京,此事下文会讲。南京作为明朝首都只有50多年。北京沦陷后朱由菘在南京称帝,继续大明王朝的历史,却也只存在了一年。民国成立后,首都几番变化,不怎么固定,南京也是其中之一,但是民国总共就30多年时间,南京再次无法逃脱短命的宿命。这个魔咒还真是永远挥之不去!

  再来说南京作为首都的第二个缺点。从历朝历代的经验来看,定都北方(南北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更加有利于对构成中原王朝最大威胁的北方游牧民族加强军事控制,从而能保证大统一帝国的长治久安。懂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胁在于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他们虽然各方面都落后于中原王朝,但是生性好斗,战斗力强,常常不在游牧区乖乖呆着,跑到长城南边的农耕区来抢夺财物、人力、物力。比如秦汉时的匈奴、东汉时的鲜卑、隋唐时的突厥、北宋时的契丹、后来的蒙古等等。这些草原上的民族,马背上的民族,在冷兵器时代的战斗中显得格外英勇善战,给当时的大统一的中原王朝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与痛苦。一旦战事一开,受苦的还不是广大百姓?如果建都在北方,那么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必然在北方,这样可以迅速就近原则调动军队来应付。而如果定都南京,军队集结完毕后北上又要大量时间,不方便。中国历史上五大古都,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只有南京位于南方,其他都在北方。定都长安的西汉、唐朝,定都洛阳的东汉,定都北京的明、清两朝,都是大统一的而且存在时间超过200年的王朝,再加定都开封的北宋,地盘也不小,时间也不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南方建都的王朝都地盘小、寿命短。精彩文章:世界上最恐怖的鬼屋 希格斯玻色子 发现猪人 世界上最大的蛇 #p#分页标题#e#

  第三个缺点,地理位置问题。以明朝初年的疆域来说,全国的中心应该在河南省,也许开封和洛阳就是中心。长安靠西了,北京靠北了,而南京太偏南、又太偏东了,南京再往东边,可就是大海了。在当时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你让山西或者辽东的人来一趟南京,真是千里迢迢啊。

  缺点主要说三个,再来说说当时南京作为首都的优点。第一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在南方了,特别是浙江、江苏两个省,据说明代这两个地方的赋税占了全国很大一部分。而南京就成了全国的经济中心了,南京作为都城就绝对不会有物质经济之忧了。如果在北方定都,那么物资从江南一带运输过去,又是一大笔开销,这对于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来说,可是大忌!

  第二个优点,也是最直接的优点,就是前面说过的,朱元璋在至正十六年(1356)攻克南京后,一直以南京为自己的根据地,到了洪武元年(1368)年,已经有了12年的根基了。在这12年之中,南京曾经几度面临危险。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都对南京虎视眈眈,但是南京挺住了,一直挺到了朱元璋剪灭群雄,消灭元庭,统一全国。为了守住南京朱元璋花了不少心血。南京见证了朱元璋从吴国公到吴王再到君临天下的大明皇帝,见证了朱元璋怎样一步一个脚印从割据一方的诸侯成为九五之尊,其中的酸甜苦辣,估计只有他自己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朱元璋对于这样一座陪伴自己12载之久的城池,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要他去其他地方当皇帝,他也有一千个,一万个不舍得啊!除了朱元璋,他手下那帮文武大臣又何尝不是一样吗?他们也对南京有了深厚的感情,谁会愿意去遥远的北方?

  其实开国之初,朱元璋首都选项有五个。南京、长安、洛阳、开封,濠州,唯独没有北京。濠州是朱元璋老家,也是他起初投靠郭子兴义军时候的根据地,是他攻克南京前的老巢,所以和四大古都一起都成了他首都的选项之一。简要说下另外四个选项的劣势。

  选项A:开封。当初红巾军起义,国号为宋,跟宋朝那个宋是同一回事,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红巾军起义的口号是恢复大宋王朝,而北宋就定都在开封。开封曾经盛极一时,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一幅《清明上河图》见证了开封府的繁荣。但是1127年的靖康之变……什么都别说了,耻辱,奇耻大辱啊!开封周围没有险要的自然屏障,一旦敌人来犯,无险可守。

  选项B:洛阳。从地理位置讲,洛阳也处于中国中心地区,而且历史上在洛阳定都的寿命长的朝代也有,哪怕是首都在长安的朝代,也把洛阳当做东都,其重要性并不次于首都长安,比如隋唐两代。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战乱,当时的洛阳已经残破不堪,从这样的废墟上面从头开始建都,成本也太大了吧?

  选项C:长安。长安是作为首都最长的城市了,又处于关中平原,地势险要,是个理想的定都地方。但是长安又有跟洛阳同样的问题,残破不堪,必须重建。而且物资从富庶的江南地区运到长安,比洛阳还远很多,到时候人民负担太大,千千万万个“朱重八”在那盯着呢,朱元璋是过来人,岂会不知?而在明朝建立20多年后,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国家的钱也有了,朱元璋还想着迁都去长安。朱元璋经常把自己和刘邦比,两个平民皇帝,刘邦建都长安,大汉持续400多年,朱元璋于是派太子朱标去长安实地考察。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朱标身子骨没他老爸硬,去长安来回路途车马劳顿,再加水土不服,回来后就归西了!这下朱元璋悲痛欲绝,再也不考虑长安这个被“诅咒”的地方了!

  选项D:濠州。明初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注意不是现在的北京),濠州为中都。但是濠州是他的故乡,也是他手下很多功勋的故乡。一旦在这建都,他的这一大帮淮西功臣就会如鱼得水,利用家乡的亲戚、朋友关系,拉帮结派,发展、扩大自己的势力,从而构成对他皇位的威胁。一向以雄猜著名的朱元璋,怎么可以容得别人对他皇位产生威胁?于是濠州这个中都并没建完。

  好了,第一个问题讨论完,定都南京。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迁都北京。

  朱元璋苦心打造的天下,本该交给太子朱标,无奈老天喜欢开玩笑,朱标走在朱元璋前面了。朱元璋于是传位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是为明惠宗。这孩子天生聪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刻苦好学,温柔善良,简直是个大好人啊,谁家要是出了这么个孩子,真的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啊!但是,生在帝王之家,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当一个好皇帝,要想控制这么大一个国家,必须有足够的社会履历、政治经验。朱允炆政治经验不足,军事经验几乎为零,那把龙椅上,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朱元璋的好儿子,朱允炆的坏叔叔朱棣赶下了台。朱棣篡位后下令迁都北平,改北平为京师顺天府,对应于旧都的南京应天府。朱元璋地下有知,是该哭呢,还是笑呢?精彩文章:深海生物 黄唇鱼 动物世界性行为交配 贝尔米兹鬼脸 #p#分页标题#e#

  前不久国庆去北京,听到某导游说,朱棣迁都北京仅仅是因为北京是龙兴之地。笑话,北京是龙兴之地,那南京就不是龙兴之地了?南京可是他老爹亲自指定的国家首都,他敢违背他老爹的意愿?导游真是坑爹,几天下来发现导游好多解说错误,简直就是欺负听众不懂啊,真想当面揭穿他们!

  不说废话了,进入正题,朱棣为什么要迁都?有人又说了,朱棣的老巢在北京,所以他要迁都。这就跟朱元璋老巢在南京,他就要定都南京一样。没错,这是一个原因,刚刚说的龙兴之地也算是一个原因,但是这两个都不是主要原因。

  先说说这位坏人叔叔当初在造侄儿皇帝的反的时候,似乎是不管一切代价,一定要把造反进行到底。他有没有想过,老爹给他军队,让他镇守北平,为的是什么?包围祖国边疆,抵抗北元残余势力。朱棣一旦起兵,中原大地烽烟四起,国家无宁日,此时长城以外的元朝残余势力如果倾巢出动,会有怎么样的后果呢?到时候国破家亡,朱棣不但是大明王朝的罪人,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罪人,千古罪人!朱棣知道这个严重后果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他还是要发动靖难之役,简直就是个疯子!成王败寇,这个疯子赌赢了,北元在靖难过程中没有大举南下,因为大明在窝里斗,人家蒙古人也在窝里斗。北元在朱元璋的屡屡打击下,逐渐分裂成东边的兀良哈,中间的鞑靼,西边的瓦剌三部分。两家都在窝里斗,谁都没空鸟谁,不知道是不是凑巧。

  但是靖难之役所带来的后果还是非常严重,死了一大堆人,造成巨大地经济破坏这种就别说了,还有就是朱元璋精心打造的大明王朝北部边疆军事防线被部分摧毁。

  明朝为了防御北元残余势力,修筑长城,而明朝北边的军事防线主要分布在长城一带。朱元璋建立的北疆防御体系主要是靠沿着长城设立的一个个卫所,然后就是分封自己的儿子去北边做藩王,作为拱卫朝廷的屏障。从东向西分别是广宁辽王朱植,大宁宁王主权,北平燕王朱棣,宣府谷王朱櫘,大同代王朱桂,太原晋王朱棡,西安秦王朱樉。朱棣造反后,去大宁挟持了宁王,把宁王部队都归入自己麾下,而辽王和谷王都被朝廷召回京师。而长城附近朝廷设的一些卫所,都被朱棣一一攻克,朱棣带着这些兵开始了靖难之役。这样,大明北疆,尤其是正北和东北的防线,都被朱棣搞得残破不堪,只有西北保持良好。单靠长城,要防住北元,那是防不住的。那么刚刚上台的朱棣怎么面对北方的北元残余势力呢?想深入大漠,彻底解决北元残余势力是不可能的,他老爹朱元璋都解决不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朱棣五次北伐,没有解决蒙古问题,自己还在第五次回来的途中病逝。那就得以防守为主。怎么防守?像朱元璋一样分封自己的儿子去北边做藩王?那可不行,一来朱棣不像朱元璋那么儿子多,他就四个儿子,还夭折一个,剩下三个。二来,这么做不就是有可能再次发生靖难这样的事情吗?事实证明了,他的二儿子朱高煦可不是个老实人,朱棣生前就野心很大,自恃靖难立下大功,要抢夺太子之位。朱棣死后就蠢蠢欲动,后来谋反,只是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要不真成了天大的笑话了!好,既然派儿子去不行,那派谁去?不派谁,老子亲自去!于是,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蒙古人一旦打进长城,皇帝守候在国家的第一线,看你还敢不敢来?这是迁都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原因。天子守国门,哪个王朝敢这么做?

  第二,南京非朱棣久留之地。朱棣篡位后,朱允炆神秘失踪,他手下的大臣多数不投降朱棣,要么失踪,我官不做了,回家种田去,要么像方孝孺那样,宁死不降。而且南京的老百姓似乎也不欢迎这位北方来的不速之客。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在南京杀了很多人,但是人杀的多,也不管事,篡位就是篡位,再怎么掩盖,都是欲盖弥彰,总不可能把全南京的人都杀光吧?可以说,朱棣在南京那把龙椅上,是坐得不舒服的。而且南边又不断传来有朱允炆下落的消息,要是哪一天朱允炆从天而降,那可什么都不好说了。朱棣以武力夺位,却不能用武力征服民心,特别是刚刚登基之初。民心还在朱允炆那里,很多将领是因为朱允炆失踪了才投靠朱棣的,哪天朱允炆神秘出现在面前,有多少人会站在自己这边?还真不好说。朱棣起兵的时候打的旗号可是清君侧,不是清君。一旦原来的君又出现了,你打算把他怎么处理?可能朱棣晚上睡觉做梦都经常会梦到朱允炆。朱允炆,你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老是阴魂不散?父皇,母后,大哥,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如果哪天朱棣死了,葬在朱元璋旁边,九泉之下怎么向老爹交代呢?好吧,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回到我的老巢去吧。

  于是就有了第三个原因,北京是朱棣的老巢,大本营。朱棣于洪武十三年(1380)就藩北平,到建文元年(1399)在北平起兵,他在北平已经有了将近20年的根基了。北平以及附近一些区域,已经成了朱棣的大本营,朱棣在北平附近的朝廷将领中间已经树立了很大的威信,在北平百姓里也有很大的威望。所以朱棣一起兵,北平附近的很多将领,士兵纷纷倒戈,投降朱棣。而在李景隆攻打北平时,北平城内的百姓都上城守城了。他们都跟着朱棣造反,因为在他们眼里,山高皇帝远,只有燕王对他们好,燕王才是他们的主人,南方的建文朝廷似乎很遥远,很陌生。可见无论在百姓心中还是将领,士兵心中,朱棣已经有着相当深厚的根基。如果说南京12年见证了朱元璋从一方诸侯到大明皇帝的每一步,那么北京19年就见证了朱棣从一方藩王到大明皇帝的每一步,道理是一样的。精彩文章:动物是怎么睡觉的 恐龙 中途岛海战 史前文明 #p#分页标题#e#

  于是,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从此拉开了明、清两朝24个皇帝(明朝14个,清朝10个)在此登基的序幕,北京也从此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首都,北京。迁都北京对此后几百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过这些不是本文要说的了。

  然而,天子守国门,等于把皇帝放在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位置。于是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英宗当了俘虏,然后就是第一次北京保卫战,成就了于谦的流芳千古。101年之后的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之变,第二次北京保卫战,造就了严嵩的遗臭万年。崇祯二年(1629),第三次北京保卫战,留下了袁崇焕的是是非非。然后是崇祯十七年(1644),第四次北京保卫战,保卫失败,北京城破,崇祯自杀……不知道朱棣看到自己的子孙的这些情况,是否会后悔自己迁都的决定呢?

  感谢朱元璋和朱棣,两位雄主给我们带来了两座繁华的大城市,南京和北京

精彩文章:神秘的北纬30度 海洋生物 亚特兰蒂斯文明 红王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明帝国的两座都城  都城  都城词条  大明  大明词条  帝国  帝国词条  
野史

 十大不败名将:兰陵王许世友在列

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大幕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将星,然而究其一生从未尝败绩的确是屈指可数,以下列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位(按时代排序)。一、兵圣——孙武  字长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