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朱元璋决不赖掉风流债

  随着朱元璋迅速发迹,他很快已拥有了五个女人(马皇后、郭宁妃、郭惠妃、孙贵妃、李淑妃)。这些女人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她们全是某位豪杰(除了郭山甫)之女,或亲女,或义女,而由其亲父母或干爸爸送给朱元璋(这一点全同)。这是朱元璋纳女的一种形式,也是早期的主要形式。

  

  这么多人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小棉袄”荐给朱元璋(不是推荐给他做革命工作,或加入皇家歌舞团做文艺兵,此荐为“荐枕席”之荐),要说重八公不贪色,贪色之名不远扬,吾不信也!只是后来的文人,把他们的太祖皇帝巧扮成一个禁欲主义者和清教徒,以待吾等今日来揭秘。

  

  除此之外,社会上还流传着早期朱元璋纳妃(或曰“采女”似更恰当些)的其他一些说法。如明人徐祯卿《翦胜野闻》载:皇十三子代王朱桂的母亲是邳县人,一次朱元璋兵败,逃到她家暂避。请教过朱元璋的名字,她高兴地道:“原来你就是那个人啊!人们都说你将来会做天子呢!”这不是她会算,而是消息灵通。这女人颇富心计,知道贵人到了,乃默定主意,留真龙过夜。这一夜过得不踏实,只听床板吱吱乱叫,帘帐腾腾欲飞……次晨告别时,这女人羞答答问:“我若有娠,当如何?”明摆着被朱某人宠幸了。朱元璋便留下一把破梳子作信物。

  

  看官明察,可看出这故事的毛病?

  

  第一个,代王之母,不似良家妇女,乱世之中,岂有女孩子独居的道理?乍一看,恍惚还当她是一只野狐狸呢。

  

  第二个,这个忙中偷食的汉子,究竟叫朱元璋,还是朱重八?七八分该叫朱重八吧。但既然盛传将来要做天子的叫朱重八,他为何改名换姓,把天下拥戴的佳名弃之不用呢?哈哈,显然这故事有诈。

  

  且说败兵之将朱重八,虽然打了败仗,色心不灭,居然有闲偷情,他的精子大军也似学了阵法,败而不乱,战力强锐,居然一击成功,令那女子怀孕生子。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孩子也长大了,他娘俩儿一齐来投。亏得朱元璋不做负心郎,肯认这段风流债,马上命工部给她母子盖了一间大房子,唯嫌不足的,就是不许娘俩进宫。但朱元璋不亏待这孩子,封他为代王,他妈妈虽然不能进宫,但住在代王府里,母子相守,倒也其乐融融。#p#分页标题#e#

  

  这是野合故事之一,还有之二,见明人王文禄《龙兴慈记》。

  

  “慈”一般指母亲,所谓“慈记”,是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并将它记录下来;“龙兴”指国初事迹。王文禄说,他外祖父是国初时人,很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给他妈妈讲了不少,他妈妈又讲给他听。如此以故事为家传,还出了书,确乎一件乐事——只是那位外祖父是“慈”的,而朱家“老奶奶”朱元璋留下的故事(以祖训、钦录、纪非录等形式),却是骇人魂飞,几乎要等于恐怖片了。

  

  王家家传故事中,有一个讲:朱元璋兵败(正史中他百战百胜,野史中却败而又败),乘夜逃到一家妓馆。无怪乎老朱是一条真龙,到哪儿都能呼风唤雨,他在妓院呆了一晚,则整夜“风雨”大作……第二日临走时,于壁间题诗一句,道是:

  

  “二之十,古之一,左七右七横山倒出得了一,是为之土之一。”

  

  谁也看不懂这鬼画符。

  

  不久,那受了一夜“云雨”滋润的妓女,居然怀孕了,产下一子(这未必是“真龙”避水法力高,把妓馆的防孕之术给破了,韦小宝那不知名的爹不也破了扬州丽春院的咒?)。

  

  这妓女始终记得那位后现代主义诗人,并将他的歪诗录下来做个存念,直到听说诗人做了皇帝,才明白他留下的原来是一首谶言诗,翻译过来就是:“王吉妇生子为王!”老妓忙携了诗,带儿来认亲。大概这位皇子也跟韦小宝一样,在妓院做了几年龟公吧,如今翻鸟身也!朱元璋听她娘俩儿来,有账还账(据说嫖资是绝不可赖的),即命工部赶造王府,封子为王,也是不召见其母。

  

  这个故事没有指明妓女所生之子为哪位王子,但明眼人一瞅也能明白,大约便是代王,这故事是前一个代王故事的翻版,或反过来,代王故事是该故事的另一个版本。这两个故事的套路大体相同,只是道具略有差异,代王故事里是一个民间预言,而妓女生子故事则是一首谶言诗。#p#分页标题#e#

  

  中国古代戏剧偏爱这样的题材:某个贵人落难了,与一位民女或贱妇暗结情缘,一夜情后,欠下孽债,许多年后,破镜重圆,皆大欢喜。这样的故事有何创意?老套得很。其实代王朱桂的身世清清楚楚,并不为谜,他的母亲就是郭子兴之女郭惠妃。此子生于洪武七年(1374),那时天下太平久已。至于为什么这故事要请代王来顶缸,可能因为故事的编者是山西人,或者就是代王的封地大同之人,他们编故事,是就便取材。

  

  代王母子平白遭人编排,借现代网络的说法,是“躺着也中枪”。但人们编这样一些故事,并不冤枉朱元璋朱元璋猎女的癖好,对明初之人似乎不是秘密。王文禄的外公还说,朱元璋经常“微行御女”,拉下风流帐后,总要留个记认,好预备将来相认。只要所生之子年月相合,就封之为王,或者认为养子,至有封侯者。提醒现在一些“猿”,偷吃且莫赖账,该向老前辈好好学习!

  

  还有一个传说,亦见于明初人刘辰所作《国初事迹》,说濠州胡家有一女守寡,朱元璋欲纳之,而其母不从。不知胡母为啥不同意,总之老娘不许,琴瑟便不得和鸣。

  

  大约胡氏是极美的,令多情的朱元璋念念不置。后来听说胡家母女随军在淮安,胡氏还没有再适人(她若嫁了人,她夫君可要惨乎哉也,有杨希圣的前例在!),就写信给镇守淮安的赵君用,请他帮忙牵线搭桥。

  

  这位赵君用其实是老朋友,他本名赵均用,当年同彭早住在徐州起兵,兵败后逃到濠州,与郭子兴不合,后来分道扬镳。他在朱元璋渡江的次年冬天,占领淮上重地淮安。不久为元军所破,逃到山东益都,依附于红巾军将领毛贵。此人是无信义之徒,才稍稍喘息,就把主人毛贵杀害了。但他也没落到好,不久被毛贵部下所杀。

  

  赵均用记忆里的小朱,不过是郭子兴的赘婿,如今已不同凡响,成了坐镇江南的大兵主。他的请求,赵均用不敢马虎,很快就将胡氏母女一起送来。胡母肯来,莫非是用了强,刀架脖子上路?总之这回是不服也要服了。朱元璋终于心满意足,“纳之,立为胡妃”。#p#分页标题#e#

  

  《国初事迹》是刘辰奉成祖朱棣之命纂辑的,他不敢乱收野史,道听途说,胡写妄记。据我们已掌握的,朱元璋妃子中有两位姓胡,一位是昭敬充妃(胡充妃,“昭敬”为谥),临淮人,至正二十四年(1364)三月生楚王朱桢。其父名显,以功世袭定辽都指挥同知,一直做到都督(一、二品武官)。

  

  另一位是胡顺妃,是功臣豫章侯胡美之女(据査继佐《罪惟录·湘献王传》),洪武四年(1371)生湘王朱柏(《明史·胡美传》记胡美之女为贵妃)。

  

  若再加上这位名位不显的濠州胡氏,朱元璋至少有三位胡妃。

  

  若论起来,姓胡的妃子们,是我讲书的“家门儿”,五百年前还是一家。我不敢妄认大明的外戚,但想来由我来写朱元璋的家族秘史,或是一种默定的机缘?呵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朱元璋决不赖掉风流债  朱元璋  朱元璋词条  赖掉  赖掉词条  风流  风流词条  决不  决不词条  
野史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相

 夏朝(前2070-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开国领袖禹,末代君主桀,传17君,14世。    禹的位置,据说是禅让来的。这个可以信。原始部落首领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