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朱元璋身世之谜
朱元璋身世之谜一:出生地之谜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有的皇帝,不仅是他治理天下的方法、策略少有,他的出身奇特,也是少有的。他是从赤贫,社会最底层成功地登上帝座,建立一个辉煌的皇朝,延续了二百余年这样一个大明皇朝的皇帝。以前也有出身底层的皇帝,如刘邦,刘邦是亭长,也是地方的小官吏。朱元璋不同,没有尺寸之地,他出身非常奇特,为什么这样一个赤贫出身的普通人能够最后登上帝座呢?他的身世有什么暗藏的秘密吗?我们先讲他的出生地之谜。
大家知道,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民谣,这个民谣写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第三句就说了朱元璋出生、出身之地,“自从出了朱皇帝”那就是凤阳出了朱皇帝,他的生身之地没有争议。有人说生在泗洲盱眙,江苏苏北,朱元璋的祖陵在那里。按照朱元璋本人最早的说法:我生在濠洲之钟离,就是安徽凤阳。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到了清朝以后,就出现了泗洲盱眙的说法。查一查《元史》,《元史》上记载泗洲盱眙是属于安丰路,《元史》的《地理志》上写的。安徽的濠洲钟离在元朝的时候属于淮安路,所以在朱元璋的时候这两个地方根本不能混淆。为什么到了中后期就混淆了呢?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他提高了他老家的地位,他把他的老家建成了中都,而且称为凤阳府。这个凤阳府不仅包括钟离,濠洲钟离,而且把泗洲盱眙也纳进来了,所以这一大片都是凤阳,而泗洲盱眙又有朱元璋的祖陵,所以就容易造成混淆。
根据朱元璋自己的回忆判断,朱元璋说他的父亲从泗洲盱眙迁到濠洲钟离之东乡,在五十岁的时候“而朕生焉”。有没有盱眙这一说呢?有,当时他父亲是从泗洲盱眙迁过来的,迁到了濠洲之钟离,就是安徽凤阳,在五十岁的时候生了朱元璋。后人把这两条、这两个地方弄混了,但是我们以朱元璋自己的说法为准,确认他生在安徽凤阳。
歌谣中有这样一句话,“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为什么开国皇帝反倒使他的老家十年倒有九年荒呢?
这首歌谣什么人唱,一般都是打着凤阳花鼓,流浪的乞丐唱。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学习汉高祖当年把齐、楚十万户富民迁移到关中,充实关中地区,(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就把江南富户15万户迁到凤阳。凤阳这个地方是他老家啊,老家不能贫穷,不能没有有钱有势的人,他就把江南富户十几万户都迁到凤阳周围。凤阳是中都,一定要让它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显得非常繁荣,加强他老家的势力。但是这些人离开江南富庶之地,到了安徽贫穷之地经常想家,又不敢明着回去,怎么回去呢?一路装扮成乞丐要饭逃要回到老家探望,这样就有一句话,“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元璋身世之谜二:家谱之谜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也有臣下想给他找一个光辉的祖先,于是就找到了宋朝的大官僚、大学者朱熹。朱元璋说,不用,我就是我,我就是朱元璋,我们家非常穷,我要原原本本地把我的出身告诉大家。朱元璋曾亲自执笔回忆他的家史,这个家史记载在现在安徽凤阳的皇陵《御制皇陵碑》上。
皇陵碑碑文记载了朱元璋的历史:“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事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
这几句话就是说,我经常拿着镜子看自己的模样,“予时秉鉴”,拿着镜子,“窥形”,看自己;“但见苍颜皓首”面目苍白,“皓首”,白头发。“忽思往事之艰辛”,想到往年的艰辛。可是我想到往事艰辛,儒臣们不是这样,他给我回忆的时候都给我把过去的生活粉饰了,没有实事求是地说出来,没有把我的苦难告诉后世子孙,不能够作为他们的借鉴。我要原原本本地说,我是怎么样出身,怎么样一步一步成长。那么,朱元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碑文接着写: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
说过去我的父亲就在这个地方住,“寓居是方”;“农业艰辛”,做着艰苦的农业生活;“朝夕彷徨”,早晚都没有依靠,不知道要做什么好。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没有土地,他给别人去放牛,但是这个小放牛童是非常聪明的。
关于朱元璋小的时候有一些传说。说朱元璋小的时候和一群小孩放牛,朱元璋是这些小孩子们的小领袖。跟他一起放牛的有汤和,汤和比他大三岁。他们装扮成在朝廷当中朝拜的情况,朱元璋用车的幅板做成朝天冠,用散板做成笏板,大家朝拜朱元璋,山呼万岁。还传说,没有金銮殿、没有宝座怎么坐呢?他就把割草的篮子摞起来,在上面朱元璋坐上大家朝拜。几个孩子坐上去就摔下来,只有朱元璋坐上去稳稳当当。
朱元璋17岁的时候,他的家乡,现在的安徽凤阳遭了大灾。先是旱灾,紧接着是蝗灾,过后是瘟疫。父亲、母亲、大哥先后死去,无处掩埋,朱元璋跟他二哥一起去求田主,别人的土地不能让他掩埋,田主对他们是“呼叱昂昂”,但得到田主哥哥的照顾,最后才埋在这里。
朱元璋父母埋葬的时候,情况非常凄惨。 “殡无棺椁,体被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没有棺材,埋葬的时候身上盖着件破衣服,拿三尺的黄土掩埋了,没有任何吃的、任何喝的东西给父母供奉。
朱元璋身世之谜三:出家之谜
做和尚的原因有一些传说。一种传说,说是朱元璋生下来以后不会吃东西,他的父母非常着急,父亲找大夫大夫也没有办法,不得已又返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一位道士,道士说不用着急,这个孩子命很大,到了午夜子时孩子就能吃东西。他的父亲将信将疑,说如果这样长大了我就让小孩出家当和尚。
朱元璋在《御制皇陵碑》写的没有这么浪漫。碑中写道:“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 说安葬了父母以后,我们的家境仍然没有办法。二哥年纪不大也没有什么生计,大嫂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大哥这时也死了。“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无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 粮食都吃尽了,草木都吃尽了,我有什么呢?我们当时心急得要发疯了!贫穷,没有饭吃。皇陵碑继续写到:
“兄云此去,各度凶荒。我为兄哭,兄为我伤。皇天白日,泣断肝肠。”他对哥哥说,我们就此分手吧,大家度过这个荒年。他为哥哥哭,哥哥为他伤心,光天化日之下,各奔东西。他哥哥走了以后,没有别的办法,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朱元璋入寺当了和尚。皇陵碑有这样几句话: “兄弟异路,哀动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礼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 兄弟分手了,悲痛感动了上苍,感动上苍,也感动了邻居一个汪母汪妈妈,汪妈妈备了一份礼物让她的孩子到寺庙中送礼,要求寺庙的主人留下朱元璋当和尚。
朱元璋在寺庙里头每日做功课,念经书,最重要的是有饭吃,因为他就是为了吃饭才到寺庙里。但是,刚过50天,寺主就把和尚们叫到一起,告诉大家庙里没有吃的了,大家四处云游。从此朱元璋托着一个钵子四处云游,皇陵碑有这样两句话: “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
说早晨起来走在路上,看见哪家烟囱里冒烟着火了,一定要赶到人家吃饭的时候去要一口吃的。晚上尽管很累但还是踉踉跄跄投奔寺庙。他在外面云游经常是月夜,寒风,霜雪。皇陵碑有这样两句话: “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
朱元璋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云游就是3年之久。3年之后,朱元璋又回到了寺庙做他的和尚,长了见识,有了经历了,他知道如何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开出一条生路,知道怎么样待人接物,知道怎么样和社会相处。朱元璋可以说在他的智力身心上,有了一个很重要的飞跃。
朱元璋身世之谜四:从军之谜
朱元璋平静地做和尚时,汤和给他带来一封信。郭子兴起义以后,汤和带着家乡的十几条汉子投了郭子兴军中,汤和想把他请到军中来。朱元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的回忆当中有一段话“既忧且惧,无可筹详”,说既担心也害怕,拿不出办法来。
朱元璋就说,我要留下的话红巾军也可能杀我,我出去的话元朝军也可能害我,怎么办呢?他的朋友说,到庙中去算一卦!用珓杯来算,这个珓杯是用竹木做成的一个像杯形的算卦的工具。两个杯扔上去,落在地下,扣着是阴,仰着是阳。如果离开可以平安的话,请给我两个阳杯;如果希望我留在这儿,留在这儿也能够平安的话给我一阴一阳杯。但朱元璋投珓杯落下得到两个阴杯,既不让他走,也不让他留。朱元璋盘算第一次不算,再投。他心里还是希望走,一定要得到两个阳杯。再投,又是两个阴杯,朱元璋还不甘心。第三次再投既不阴也不阳,珓杯斜着站着。
朱元璋盘算,莫非让我自己起事?如果是这样,你再给我两个阴杯。朱元璋又投起来,落地一看——两个阴杯。这件事记录在朱元璋自己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当中,这个文章叫做《记梦》。算卦之后朱元璋决定投军,从此离开寺庙,朱元璋从此走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解读有关朱元璋身世事功的几个"谜团"
安徽凤阳明中都皇故城遗址
#p#分页标题#e#
朱元璋比较“帅”的一张画像
南京明孝陵一角
在采访过程中最令记者感动的,是研究朱元璋的权威专家、中国明史学会顾问、年已75岁的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陈梧桐对学术问题的严谨态度,特别是“闻过即改”、根据最新考证不断修订自己学术著作的精神。有关“平民天子”朱元璋的传奇故事说不完,而由陈梧桐教授来亲口讲述则更具一番意义。
记者:陈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本报的采访。关于明朝“那些事儿”最近由于一些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推出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有关朱元璋的故事和历史评价更是众说纷纭。您作为研究朱元璋的权威历史专家,对此有何评述?
陈梧桐:是的,在一些面向大众的历史知识普及性作品的推波助澜下,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渐浓,对明史和朱元璋的关注与研究在眼下已经“走出书斋”,成为一种“现象”。这是好事,但这些作品中也存在一些史实不准确和纯属艺术想象的内容,作为历史学者,有必要、有责任对此进行分析和澄清。
朱元璋是明王朝的开创者,一生的经历曲折复杂,充满传奇色彩,存在着许多谜团。例如,他究竟出生在何处?他原本是个没有多少文化的贫苦农民出身的小行童,何以会成为威震四方的农民起义领袖?他为什么能在渡江之后越战越强,逐一扫灭群雄,推翻元朝统治?他创建明朝以后,为什么要大力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他究竟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恢复和发展惨遭战争破坏的经济?他的是非功过交织于一身,究竟应当怎样评价?他死后,又究竟葬在了什么地方?所有这些,都是争论颇多,人们极想了解的问题。
最新考证:“钟离东乡”出生地即今凤阳小溪河镇金桥村
记者:朱元璋的准确出生地由于历史行政区划的变迁而逐渐模糊,进而在近30年演变为一场此起彼伏的争论。据了解,您对朱元璋研究会的刘思祥、陈怀仁等人的最新考证表示认同,并将考虑据此修改您的《洪武皇帝大传》等著作中的有关记述?
陈梧桐:是的,尽管有关争论从表象上已演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依托之争,但从根本上还是要靠严谨准确的学术考证来解决问题。朱元璋祖籍在今江苏沛县与安徽宿州符离集一带,后来他的先祖南迁至句容通德乡朱家巷。五世祖朱仲八、高祖父朱百六、曾祖父朱四九,都是世代从事农业生产。到宋末元初,朱元璋祖父朱初一却被官府定为淘金户。句容不产金,朱家每年都得花钱到外地买金子向官府缴纳,把家产都赔光了。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不堪忍受的朱初一带着全家北逃到泗州盱眙津律镇,在孙家岗居住下来。一家人靠开荒种地,逐渐置办起一点田产,并给两个儿子朱五一(朱元璋伯父)和朱五四(朱元璋父亲)成了亲。朱家在盱眙生活了20多年,朱初一去世后家境衰落,朱五一和朱五四兄弟只好分别逃荒。朱五一一家逃至濠州钟离;朱五四一家先逃至灵璧,又迁至虹县(今安徽泗县),再迁至钟离东乡。朱元璋的3个亲兄分别出生于盱眙、灵璧和虹县,朱元璋则在天历元年(1328年)父亲48岁时出生于钟离东乡(据最新考证即今安徽凤阳小溪河镇金桥村)。大约在迁离盱眙之后,朱五四开始充当佃户,有时也外出打工,日子过得相当艰难,遇到地主夺佃就得搬家。后至元四年(1338年)便迁到钟离西乡(今凤阳临淮镇汤府村附近),第二年(1339年)又迁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今凤阳县城西乡二十营村)。后来,朱元璋亲撰的《朱氏世德碑》和翰林侍讲学士危素依据朱元璋提供的资料撰写的《皇陵碑》,都扼要讲述过他的家世和出生地。《朱氏世德碑》云:“先老君娶陈氏,泗州人……某其季也,先迁钟离,后戊辰(1328年)所生。”危素《皇陵碑》也说:“皇考有四子:长兄讳某,生于津律镇;仲兄讳某,生于灵璧;三兄讳某,生于虹县;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正是根据朱元璋本人的记述,明代官修的《实录》和清代官修的《明史》及明清私家修撰的绝大多数史籍,都确认朱元璋是凤阳人。#p#分页标题#e#
但是,明成祖朱棣为明孝陵撰写的《孝陵神功至德碑》为了神化他父亲朱元璋,编造了一些所谓“圣瑞”之象,说:“初,皇祖妣淳皇后,梦神馈药如丸,烨烨有光,吞之,既觉异香袭体,遂娠皇考。及诞之夕,有光烛天。”后来,这种“圣瑞”传说越传越广,情节也越来越生动神异,但发生地点却不一致,有说发生在钟离东乡,有说发生在盱眙灵迹乡或太平乡的。至明中期,泗州盱眙的地方官借修撰方志之机,把种种“圣瑞”之象都移植到盱眙境内,并在盱眙灵迹乡刻石立碑,形成朱元璋出生地的“盱眙说”。1932年,盱眙县的灵迹、太平诸乡划归安徽嘉山管辖。1994年,嘉山撤县,设立明光市。“盱眙说”又演变为“嘉山说”“明光说”。这种说法,由于缺乏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完全奠立于传闻的基础上,不仅荒诞不经,而且彼此牴牾,漏洞百出,因而未被大多数史籍所采纳。
“朱重八”名字的由来:《明朝那些事儿》错了
记者:朱元璋小时候的名字“朱重八”很有意思,一些传说和文学作品对此进行了演绎,但历史的本真——“朱重八”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梧桐:朱元璋小时候父母给他取的名字叫重八,长大后自己改名为兴宗,后来才改名为元璋,字国瑞。时下流行的一本通俗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开篇为朱元璋列出一份档案,在姓名与别名的栏目里写道:“姓名:朱元璋 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将朱重八列入“别名(外号)”一栏,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把朱重八、朱兴宗单独列为“曾用名”一栏。
那么,朱元璋的父母为什么给他取这样的名字呢?这本通俗历史读物的作者解释说:“取这样的名字不是因为朱家是搞数学的,而是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记户口的人一定会眼花)。”既然是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他的名字应该是两个数字,所以作者说:“朱重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朱八八。”
但是,朱元璋生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农历九月十八(阳历10月21日),这一年他父亲朱五四48岁,母亲陈氏43岁,父母的年岁相加91岁。如果朱元璋的名字是以父母的年岁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他的名字应该叫九一或一八,怎么说也不会是重八或八八了。
#p#分页标题#e#
其实,这位作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宋元以来的封建社会,平民百姓没有职名的,除以父母的年岁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作为称呼外,还有以行辈命名的。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即云:
徐诚庵大令为余言:“向见吾邑《蔡氏家谱》有前辈书小字一行,云:‘元制: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此制于《元史》无征,然证以明高皇(即明太祖朱元璋)所称其兄之名,正是如此。其为元时令甲无疑矣。见在绍兴乡间,颇有以数目字为名者。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名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以上并徐君说。余考明勋臣,开平王常遇春,曾祖四三,祖重五,父六六;东瓯王汤和曾祖五一,祖六一,父七一,亦以数目字为名。又考洪文敏《夷坚志》所载宋时杂事,如云兴国军民熊二;又云刘十二,鄱阳城民也;又云南城田夫周三;又云鄱阳小民隗六;又云符离人从四;又云楚州山阳县渔者尹二;又云解州安邑池西乡民梁小二;又云董小七,临川人;又云徽州婺源民张四;又云黄州市民十六,其仆崔三;又云鄱阳乡民郑小五;又云金华县孝顺镇农民陈二。诸如此类,不可胜举。又载阳武四将军事云:访渔之家,无有知之者,亦不曾询其姓第,识者疑为神云。按言姓第,不言姓名,疑宋时里巷细民,固无名也。
重八这个名字就是按照行辈的次序而取的。他属于“重”字辈,有4个堂兄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3个胞兄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他年纪最小,就叫重八。既然是按辈分取名的,这个重八,就不能叫八八。
这位作者主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他的这本通俗历史读物,用了很多流行文学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方式,文字俏皮、幽默,确实好看。但是历史虽然是已经发生过的往事,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是可以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任何历史作品,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读物,都应该真实地反映历史的面貌,揭示其丰富的内涵。否则,戏说历史,真假混淆,就无助于人们认识历史,得到有益的启迪了。因此,历史作品应该写得好看,更要写得真实。真实是历史作品的生命之所在。
耐人深思:明中都的营建与废弃
记者:朱元璋其实有很浓厚的家乡情结,他在称帝之初考虑把自己的家乡凤阳建为“中都”,但终究因种种因素作罢。您能详细介绍一下这段至今已鲜为人知的历史吗?
陈梧桐:许多人知道明朝有南、北两京,却不一定知道明初朱元璋曾在他家乡凤阳营建一个中都。#p#分页标题#e#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后,就面临着在哪里建都的问题。都城的选择,一般都把政治、军事、经济和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应天是他发展壮大的基地,此地龙蟠虎踞,形势险要,而且地处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经济条件十分优越,但它的地理位置偏于东南,距离对元朝作战的北方前线太远,不便朝廷部署军事和指挥、调动部队,是个很大的缺陷。加上历史上在此建都的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又都是短命王朝,朱元璋也认为很不吉利。所以他迟迟未能拿定主意,是否就在这里定都。
不久,徐达率领北伐大军攻占山东、河南,大臣都说“君天下者宜居中土”,汴梁是宋朝故都,劝朱元璋在那里定都。朱元璋随后亲到汴梁,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并与徐达商讨部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顺便对这个城市做一番考察。考察结果,他觉得开封地处中原,“四方朝贡,道里均适”,决定在此建都,但又感到这个城市无险可守,是个“四面受敌之地”(《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四),决定把应天也定作都城,实行古已有之的两京制度。八月,下诏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就在诏书颁布的第二天,北伐军攻占大都。到第二年八月,明军又次第攻克山西、陕西等地,将北方地区纳入版图。随着形势的变化,建都的地点是否要进行调整呢?朱元璋召集臣僚进行讨论。多数大臣鉴于北方元朝的残余势力尚未消灭,仍主张在中原建都,并提出定都长安、洛阳、开封和北平(今北京)等几种方案。朱元璋听完各种意见后,说:“所言皆善,惟时不同耳。”(《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五)认为大臣们的话虽然都有道理,却不适应当前形势。长安、洛阳、开封虽系周、秦、汉、魏、唐、宋诸朝的故都,但明朝刚刚建国,民力未苏,如果在那些地方建都,供给力役都要依赖江南,势必加重江南人民的负担;北平虽有元朝的宫室可以利用,但如定为都城,仍需进行一番改造修建,还是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因此,他另外提出一个在南京和他家乡凤阳建都的方案,说南京“长江天堑,龙蟠虎踞,江南形势之地,真足以立国”,可作为都城,但它“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良难”,而离中原稍近的凤阳“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以之作为中都,可以补救定都南京之不足(《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五、八十)。朱元璋征求臣僚的意见,李善长等一大批淮西勋贵自然都表示赞同。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正式下诏在凤阳营建中都。
朱元璋的这道诏令只提到定都南京和中都,没有提到开封,但也没有取消开封作为北京的地位,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3个都城并立的局势。不过,他最看重的还是中都。当礼部尚书陶凯向他请示,询问3个都城有3个城隍神主,将来合祀,以哪个神主为首?他回答说,现在以我所在都城即南京神主为首,“若他日迁中都,则先中都之主”(《明太祖实录》卷七十九)。事实上,他是准备在中都建成后,把都城迁去,在家乡长久居住的。正如他后来在《龙兴寺碑》里所说的:“洪武初,欲以(凤凰)山前为京师,定鼎四方”。(袁文新:《凤阳新书》卷八)其实,凤阳并不具备建都的经济、地理条件。在起义初期,当郭子兴准备在滁州称王时,朱元璋曾出面劝阻:“滁,山城也,舟楫不通,商贾不集,无形胜可据,不足居也!”(《明太祖实录》卷一)。凤阳也不比滁州好到哪儿去,这里地处丘陵地带,形势曼衍,无险可据,加上土地贫瘠,商贾不集,也不是理想的定都之地。朱元璋之所以要在家乡建都,实出于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同所有古代社会的农民一样,具有强烈的安土重迁和乡土、宗族观念。在击灭张士诚之前,濠州一度为张士诚的部将所占,他曾发出“我有国无家可乎”(《明史》卷一三○,《韩政传》的慨叹)。起义期间,他主要依靠同自己有乡里、宗族关系的淮西将臣打天下。明朝建立后,他不仅给予淮西将臣大量封赏,使之成为王朝的新贵,而且想把家乡建成都城,和这帮淮西勋贵一道衣锦还乡,齐心协力,共同巩固明朝的统治,以共享安乐。#p#分页标题#e#
正是由于“圣心思念帝乡,欲久居凤阳”(《凤阳新书》卷七,《致仕指挥尹令再疏》),朱元璋一反往常崇尚节俭的做法,要求把中都建得非常雄壮华丽。不仅圜丘、方丘、日月社坛、山川坛和太庙要“上以画绣”(谈迁:《国榷》卷一),连一些石构建筑也要雕饰奇巧,使用龙凤、海水、云朵的纹饰。诏书发布后,他特地在凤阳设立行工部,具体负责营建工作,并命已退休的丞相李善长和大将汤和、吴良及工部尚书薛祥等人前往督工。将近九万工匠和几十万军士、民夫和罪犯,参加了中都的营建工作。经过4年的辛勤劳作,中都的营建“功将完成”,一座崭新的都城,已初具规模,矗立于皖东大地。
洪武八年四月初二,朱元璋满怀喜悦地前往中都,准备“验工赏劳”。不料,他在视察宫殿时,苦于工役繁重、食不饱腹的工匠,却在殿脊上搞了据说可招来鬼神作怪的“厌镇法”,以发泄他们的怨恨情绪。朱元璋虽下令尽杀搞厌镇法的工匠,但这个事件还是使他受到强烈的震动。他开始意识到元朝的统治刚刚被推翻,民困未苏,而统一战争尚在进行之时,就大规模营建中都,并要求建得非常雄壮华丽,是个重大的失误。离开中都之前,他在圜丘祭告天地,特地向皇天后土请罪,说:“此臣之罪有不可免者。”(《高皇帝御制文集》卷七,《中都告祭天地祝文》)
四月二十九日,朱元璋闷闷不乐地回到南京,又得知刘基已在本月十六日去世的消息,心情越发沉重。刘基是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重要谋士,也是敢言直谏的重臣,因此而结怨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勋贵。当中都的营建工程正在紧张开展之时,刘基就表示了反对意见,说:“中都曼衍,非天子居也。”(《国榷》卷四)这更引起一心梦想着衣锦还乡的淮西勋贵的忌恨。加上他反对胡惟庸任相,他们便倾力攻击刘基。刘基被迫告老还乡,临别之前,还叮嘱朱元璋说:“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虽已置中都,不宜居。”(《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九)胡惟庸更加紧对刘基的攻击,当刘基忧愤成疾后,又派医生将他毒死。刘基之死,促使朱元璋重新审视他所倚重的淮西勋贵和定都凤阳的决策。登基之后,朱元璋在倚重淮西勋贵的同时,尽管也对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防功高震主,威胁到他的宝座,但是这些淮西勋贵根本不听约束,不仅恃功骄恣,屡屡干出越礼犯分的勾当(如定远侯郭英竟私自役使营建中都的工匠为自己建造宅第),而且极力排斥、打击非淮西籍的大臣。在毒死刘基之前,他们就曾将山西籍的中书省左丞杨宪倾陷致死。看来,乡党并不都是忠诚可靠的,如果在凤阳建都,淮西勋贵利用家乡盘根错节的宗族、乡里关系扩展势力,势必对皇权构成严重的威胁。于是,朱元璋决心抛弃乡土观念,在返回南京的当天,下诏罢中都役作。九月,下诏改建南京的大内宫殿,要求“但求安固,不事华丽,凡雕饰奇巧,一切不用”,“台榭苑囿之作,劳民费财之事,游观之乐”决不为之。(《明太祖实录》卷一○一)这意味着迁都中都的计划已彻底放弃。朱元璋也从此未再返回凤阳老家。他的用人之策,也从倚重淮西乡党逐步转向任用五湖四海。洪武十年十月,南京大内宫殿改建完成。洪武十一年正月,朱元璋下诏改南京为京师,同时罢除北京,仍称开封府。犹豫十年之久的建都问题,算是暂时解决。后来永乐年间,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迁都于此,而改京师为南京,明朝的南、北两京,至此遂为定制。#p#分页标题#e#
明中都兴废事件已经过去了600多年,但它留下的深刻教训却不应被遗忘。时至今日,我们不是屡屡见到某些政府“衙门”不顾经济条件,大盖富丽堂皇的楼堂馆所,以及某些官员只提拔重用同自己有着宗族、乡土关系的部属吗?愿600多年前明中都兴废的教训,能使他们的头脑清醒再清醒。
记者:也许是受曹操“七十二疑冢”传说的影响,一代雄杰朱元璋的葬身地也被附会了很多传说,有人宁愿不信正史信野史,搞得堂堂的明朝开国皇帝似乎连葬身之所都说不清了。对所谓朱元璋的“葬身地之谜”,您有何看法?
陈梧桐:作为寿终正寝、隆重下葬的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葬身之地怎么会成为“谜”呢?传说本无稽,正史的记载是确凿可信的。
同所有封建皇帝一样,朱元璋生前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洪武初年,他命精通形势宗风水术的谋士刘基与自己的同乡徐达、汤和,和自己一起踏勘南京东郊的紫金山,为他选择陵址。
他们一路走来,到达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发现此处不仅泉壑幽深,云霭迷蒙,风光秀美,而且东有象征青龙的龙山,西有象征白虎的虎山,北有象征玄武的玩珠峰,南有象征朱雀的前湖,远处还有梅花山和方山,具备皇陵所追求的拱卫、环抱、朝揖的风水格局,一致认定这是一块理想的风水宝地,适于建造陵墓。陵址选定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筹建,到十四年初步建成。第二年八月,马皇后病逝,九月葬入墓中。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为马皇后赐谥“孝慈皇后”,这座陵墓也就被称为“孝陵”。不过,此时陵墓的地面建筑建造尚在继续进行。洪武十六年(1383年),孝陵大殿建成。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病故。十六日,他的孙子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随即于当天将他的遗体葬入陵墓。“帝后以下附葬者,妃嫔共四十人”。朱元璋的妃嫔全部殉葬。朱元璋的妃嫔大多数是汉族,也有蒙古女子,如燕王(朱棣)和周王的生母碽妃就是蒙古妃子。此外,还有个别高丽女子,如周妃、韩妃。元、明两代,高丽多次向元、明宫中贡献年轻女子。朱元璋身边的高丽妃子,有的就是在明军占领大都后得之于元宫的。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即载:“初,元主尝索女子于高丽,得(高丽使臣周)谊女,纳之于宫中,后为我朝中使携归(时宫中美人有号高丽妃者,疑即此女)。”
朱元璋下葬后,孝陵尚未全部完工。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在陵前竖起高大的孝陵神功圣德碑,陵墓的修建工作方告结束。整个明孝陵的建造,前后历时达30年之久。如今,这座宏伟庞大的明孝陵,已同其他明清皇陵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分页标题#e#
明末清初,在民间流行一种传说,称朱元璋丧葬是从当时南京的13座城门同时出殡的,由此又产生出朱元璋究竟葬于何处的疑问。一种说法是朱元璋葬在南京西城朝天宫的三清殿,另一种说法是朱元璋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从他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到皇位后,把父亲的灵柩运到北京的万岁山(今景山)安葬。
其实,朱元璋和马皇后入葬南京东郊明孝陵史有明载,确凿有据,而以上传说根本没有史实依据。明人王棠《知新录》就曾驳斥民间流传的这两种说法:“俗说朝天宫是太祖葬处,此伪言也。帝王大度,断不如是。元朝帝王无陵寝,其伎俩与瞒(即曹操,传说身后置七十二疑冢)同。又有谓在燕京万岁山者,不足信也。”
不过,王棠反驳的理由说得并不充分。到了清代,金陵人甘熙又在《白下琐言》中评论说:“世传三清殿下为太祖真葬。国朝赵秋谷执信,又谓葬于燕京之万岁山,作长歌以纪,有‘马后悲孤独’之语。然崩葬孝陵,见诸正史,以当时情事而论,相度地势,起造山陵,动帑数百万,经历十数年,岂第为马后而计?且建文仁孝,又安忍以太祖遗骸置诸渺不可知之域?群臣岂绝无目击其事者?万岁山在燕京,其时方以会葬不从(朱元璋临终前的遗诏规定:‘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朱棣从北平赶赴南京,中途遇到朝廷使臣向他传达遗诏,只得返回北平),兴师靖难,焉有奉移梓宫,不远数千里而徙之事?赵说更不足信。”甘熙所论有理有据,也较全面,是令人信服的。
朱元璋身世之谜: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明史·本纪第一 ·太祖一》
在明代徐祯卿的《翦胜野闻》中,他引用了朱元璋自己作的《朱氏世德碑》碑文,那上面是这样记载的: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其地就在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境内,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按照记载,朱元璋五世祖叫朱仲八,娶陈氏,生了三个男孩。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二,最小的叫朱百六。朱百六就是朱元璋的高祖,即四世祖。其后,高祖朱百六娶胡氏,生有二子,长子朱四五,老二朱四九。这个朱四九就是朱元璋的曾祖。再往后,曾祖朱四九娶侯氏,生子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共四人。这个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到朱初一这一辈,他娶了王氏,生子二人,名字分别为五一、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
元朝初年,朱家在金陵句容,属于淘金户籍,按规定应该为官府淘金纳税。但当地并不出产黄金,朱家要到别处买金向官府交纳赋税。朱初一为官府赋役所困,便舍弃田庐,带着两个孩子迁到泗州盱眙县,就是现在江苏省淮河岸边的盱眙县。朱初一在盱眙曾经置田置产,但朱初一死后家境日益败落,竟至无法为生。朱五一、朱五四兄弟二人就流落到五河,不久,五一带着全家迁到濠州钟离县东乡(今安徽省凤阳县境内)落户;五四一家则流落到灵璧、虹县,后来也追随五一到了钟离东乡。朱五一娶刘氏,在盱眙生有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五四娶陈氏,在盱眙生有朱重四和一女。到了钟离后,朱五一又生了朱重五,朱五四在灵璧又生了朱重六,在虹县生了朱重七和一个女儿。朱五四迁往钟离之东乡后,又生了一个儿子,按排行叫做朱重八,这就是朱元璋,其时在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按照公历推算,是公元1328年10月21日。穷人家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生,添丁进口只会使生计更困难。可以想象,当时朱元璋的出生不会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太多喜悦,但是,因为后来成了皇帝,朱元璋本来平淡无奇的出身却由后人附会出许多灵异来——#p#分页标题#e#
一本叫做《天潢玉牒》的书是这样讲的:在朱元璋还没出生时,有一天,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在麦场坐着,这时候从西北方向来了一个道士,长着长胡子,头戴簪冠,身穿红服,手拿象简。道士坐在麦场中,用象简在手中拨弄白丸。陈氏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道人回答说:“这是大丹。你若要,给你一粒。” 陈氏用手接过大丹,一不留神,竟然情不自禁地把它吞了下去。她吞下大丹后,那个道士却忽然不见了。不久,陈氏就生了一个男孩,就是朱元璋。传说朱元璋出生的时候,自东南飘来一股白气,贯穿房屋,奇特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历经一夜都没有散去。
另一本叫做《龙兴慈记》的书上说:朱元璋诞生时,本来位于路西的二郎神庙竟然搬了家,搬到路东数十步之外靠近河边的地方。于是,他母亲就抱了新生儿到河中洗澡。这时,水中忽然漂来了一方红罗,他母亲就拿这方红罗做了婴儿的襁褓。后来,那漂来红罗的地方就被叫做“红罗障”。这本书上还附会说:朱元璋诞生时,屋上红光烛天,於皇寺(后改称皇觉寺)僧人远远地望见了,都惊疑是发生了火灾。第二天早晨一打听,才知道是有一个孩子出生了
朱家在朱元璋出生后十年,又迁到了钟离之西乡,后又迁到太平乡县孤庄村。关于朱元璋少年时的事儿,也有一些逸闻:朱元璋小时候跟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一样,靠替人放牛过活。有一次,嘴实在太馋了,就把东家的牛犊给杀了,然后大伙儿一起把小牛煮熟吃了。吃完以后怎么办呢,朱元璋想了个办法:他把吃剩的牛尾巴插进地里,骗东家说:“地开裂了,小牛陷进去了!”东家跑过去拽住牛尾巴,结果牛尾巴真的往地里钻了,东家见状,无可奈何地相信了朱元璋的话,没让他赔偿牛犊。
朱元璋跟放牛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玩拜皇帝的游戏。他们拿车辐板做皇冠,拿破的木板做笏,拿篮子做龙椅。然后,大伙儿轮流做“皇帝”,坐上“龙椅”的人接受其他人的“朝拜”。不过,奇怪的是,当其他人坐上篮子的时候,都坐不稳,没几下就摔下来了,而朱元璋坐上去的时候却稳稳当当的。大伙儿见状,就服了朱元璋,就一起拿着“笏”参拜他。从此以后,朱元璋在放牛娃中俨然成了小首领。虽然这些传说不免有附会或神化的地方,但还是可以看出朱元璋小时候要比一般孩子聪明、顽皮。
朱五四夫妻,对这个叫重八的小儿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但望子成龙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如果他将来能够治点产业,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小康生活,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朱元璋的母亲曾经对丈夫说:“人家说我们家要出贵人。现在看来,我们家其他儿子混得都不怎么样,没什么产业,难道所谓的贵人,会是重八?”
对于一个封建皇帝来说,难能可贵的是朱元璋并不想掩饰他卑微的身世,他在《御制皇陵碑》中关于自己身世的坦白叙述正显现了他的胸襟,而这也是他留给子孙最宝贵的财富。尽管朱元璋的子孙中出了很多不肖之人,明朝国祚还是延续了二百七十七年。至于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从朱元璋当年的叙述中找到蛛丝马迹。#p#分页标题#e#
中国人崇拜祖先,重视家世,喜欢把祖先的荣耀当作自己的荣耀,喜欢从祖先辉煌的历史中寻找成功的原因。因此,中国人有修家谱的传统,而且喜欢在家谱中把自己的家族历史说得很久远、很辉煌。历史上,许多血统并不高贵的皇帝在获得天下以后,也常常要拉一个显赫的古人作为自己的祖宗——隋文帝获取皇位后,拉来汉代太尉杨震做祖宗;唐高祖定鼎后,把自己的李姓扯到了春秋时的老子身上。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也要追忆自己的祖上,同时不少人也对这个名不见经传、无根无据的人的家世产生了兴趣。他们从情感上主观地认为,朱元璋一定有一个了不起的先祖。于是,有人揣摩朱元璋的心理,一定要为朱元璋找一个了不起的先祖,以示其出身高贵。他们找来找去,七拐八拐地找到了南宋大儒朱熹。
朱熹是徽州(今江西婺源)婺源人,按照那时候的地域划分,与朱元璋算是大同乡了。他在南宋历事四朝,曾任秘阁修撰,著有《四书集注》——有这样的大学问家兼高官作为祖上,朱氏家族就很有面子了。但是,朱元璋对此很不以为然,他不愿意借别人来荣耀自己,也用不着找一个古代名人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他要把自己赤贫的身世原原本本地告诉世人和子孙,这显示了他超乎常人的自信心和博大的胸襟。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命令儒臣们著文详细记录他的身世和经历,但儒臣们总不愿直接写朱元璋当年艰难窘迫的处境,不免笔下留有余地,或稍稍加以润饰。不过,朱元璋对这些稍事粉饰的文字并不满意,于是就干脆自己动笔来书写自家的历史——其实,也只有他自己才能把当年那些真实的感受准确地写出来,他的贫穷家世和早年的艰苦经历一再在他的文章中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写的《御制皇陵碑》,这块石碑现在就立在安徽凤阳的朱氏祖坟前,碑文写道:
予时秉缆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事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以明昌运,俾世代见之。
他说,我常常照镜子,只见自己面貌也老了,头发也白了,忽然想起了往年的艰难困苦。以前写的皇陵碑文,都是儒臣们粉饰的文字,不足以给子孙留下鉴诫。所以我要特意记述艰难的身世,让后人明白我们家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昌盛的,我的奋斗史,要让世世代代都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