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对西天取经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唐朝时著名的唐三藏了,殊不知宋朝初期,由于官府的支持,“唐僧”式的人物更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北宋初年,大批中原僧侣步唐僧后尘,西天取经。
“北宋初年,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提倡、官府的支持,大批中原僧侣西行求法。”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陈玮说,“后周显德二年(955年)遭受重创的佛教到宋初开始复兴。”
陈玮是在近日甘肃金塔县召开的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据了解,敦煌文书中有多篇记录宋初中原僧侣去天竺取经的情况,其中僧人智坚所撰旅程手记记录更为详细。
“20世纪初,俄国奥登堡考察队在敦煌获得智坚的旅程手记。”陈玮说,“智坚所作斋戒仪轨文亦于20世纪初被斯坦因发现。”
记者了解到,俄国奥登堡考察队在敦煌获得的智坚旅程手记名为《端拱二年智坚等往西天取菩萨戒记》,斯坦因发现的智坚斋戒仪轨文名为《端拱二年往西天取菩萨戒兼传授菩萨戒僧志坚状》。“智”通“志”,陈玮认为,将两份文书进行对比,前者所记智坚于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前往西天取菩萨戒,后者所记智坚也于北宋端拱二年前往西天取菩萨戒,两份文书的落款人均为一人,说明北宋初年中原佛教复兴后,内地僧侣积极参与西行求法。
唐朝时期兴盛的佛教到了五代时已趋于零落。五代末,后周世宗破除佛教,禁止私自出家,废除无敕额之寺院三万余所,收购佛像铸钱,佛经章疏大半散佚,佛教显得更加萧条。直到北宋初年,在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下,佛教才出现了复兴迹象,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西天取经僧侣的大量出现。史料记载,景祐二年(1035年)九月,宋仁宗亲作《景祐天竺字源序》赐东京译经院,序中提到,北宋初年以来“取经僧得还者……百三十八人。”取经返回的僧侣就有138人,可见取经僧侣之多。#p#分页标题#e#
但是,北宋初年的取经者也有不少滥竽充数之人。《宋会要·辑稿》记载,“此辈多学问生疏,受业年浅,状貌庸恶,且自汉入蕃,经由国土不少,见之必生鄙慢。”陈玮说,可见按照官府标准,许多西行僧人都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