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鸿章临终预言抗日战争?

为何“海外尘氛犹未熄”?因为李鸿章早就看到那新兴的东邻小国的狼子野心,特告诫国人“莫作等闲看”,必须“强军”。

  

  凡是知道中国近代史的,都熟悉晚清重臣李鸿章(1823至1901)。也许大家不一定清楚的是:上世纪末的著名外交家、曾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道豫,正是李鸿章的后代;而1940年代著名作家张爱玲,是李鸿章女儿的孙女儿。

  对李鸿章,以前极左时代的教科书及史籍,都称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理由是清王朝因甲午战争败于日本,他受朝廷指派奉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等等。但那些严肃的史学大家如梁启超等,对李鸿章的评述一直持公允的态度,首先是忠于史实。如今史学界主流普遍认为他是晚清的“政治家、军事家、新兴科技倡导者、洋务运动推动者”。

  李鸿章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考中进士,时年24岁,一生经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皇朝,这正是清皇朝走向没落的时期。李鸿章放眼世界,联系大清国实际,寻找中外差距:经济、科技、军事都落后,国贫兵弱,就要受列强欺凌。为何自鸦片战争以来,每逢外敌入侵应战大清必败?就是由于军事落后兵力弱!李鸿章看到的清帝国兵力现状是:八旗子弟兵腐败无能,不堪一击;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落后,还留恋大刀长矛;重塞防轻海防;军费开支不足……

  李鸿章认为,要强国必先强军,自己在官场地位也须以军事为后盾,因而渐生“强军梦”,并付之行动。中进士后不久他就书生从戎,先投靠湘军首领曾国藩,1853年曾在合肥参与办团练。1861年在曾国藩的支持下,以团练为基础编练淮军7000人。次年调赴上海、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成功镇压太平军。1865年全军达六万人,成为清皇朝镇压捻军的主力。淮军名声大振。#p#分页标题#e#

  日本明治维新后从1870年开始特别注重海军建设,平均每年投入全国收入的八分之一用于海军,目的很明显是针对清帝国。此时已任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力主在北洋建立水师,呈准后即先开办北洋水师学堂,订购铁甲战舰、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1888年编成北洋舰队,共二十二艘,其中铁甲舰九艘;由淮军将领丁汝昌任海军提督,军事训练聘用英国、德国人担任并操纵,试图以此应对日本等国的海上进犯。但不久户部(财政部)却停拨了海军经费,而把大量白银移作慈禧太后六十寿庆之用。几年来北洋水师再也没购置过一艘军舰,更换过一门大炮,其实力大大不如日本海军,甲午战争失败就毫不奇怪。

  李鸿章有才有识,他的强国强军梦,最终都未能实现。这是为什么?梁启超回答:“吾悲李鸿章之遇。”就是可悲在他的境遇:腐朽的晚清皇朝。1901年李鸿章在即将谢世前,写下了一首《绝命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熄,请君莫作等闲看。”慷慨悲歌,一述平生。

  为何“海外尘氛犹未熄”?因为李鸿章早就看到那新兴的东邻小国的狼子野心,特告诫国人“莫作等闲看”,必须“强军”。果然,在他去世后三十年,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就踏上了中国的国土。

  “海外尘氛犹未熄”,对于今天的中国仍有现实意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李鸿章临终预言抗日战争?  李鸿章  李鸿章词条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词条  临终  临终词条  预言  预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