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中国禅宗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公案,一个叫做南泉斩猫,另一个叫做赵州顶履。说的是唐代南泉山普愿寺里两位得道高僧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一天,南泉禅师发现东西两堂的弟子在争吵。原来,是在争抢一只猫。南泉走过去把猫要下来,同时,把戒刀架在猫脖子上说:“你们告诉我,为何抢这只猫?若说出道理,它即得救。若说不出道理,我就把它杀掉”。两堂弟子听后都面面相觑,他们知道出家人不能饲养宠物,更不能为争抢宠物。面对南泉的提问,两堂弟子无人敢回答,也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南泉便把猫杀掉了。当日下午,南泉的高徒赵州回寺,得知师父斩猫后,二话没说,立即脱下草鞋,把鞋顶在头上走开了。南泉看着赵州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说:“赵州要在,这猫就不会死了”。于是,这个南泉斩猫与赵州顶履的唐禅公案,引起了禅学界和史学界的文人雅士们的广泛关注。南泉为何斩猫?赵州为何顶履?在以下的千年史评中,今人可以窥见到古人在破解上述两个禅谜中的思考与禅机。
宋代雪窦赋诗:两堂俱是杜禅和,拨动烟尘莫奈何。幸得南泉举得令,一刀两断斩偏颇。元代行秀讲,若斩猫前有一人劝说南泉,则猫可不死。偏偏这一窟死鼠(指两堂众弟子)关键时刻没了气息,而南泉已拉开斩猫的架式,故不得不将那只猫斩杀。明代白隐说:一刀两断不妥,应做一刀一断(假杀),赵州顶履才是禅者的超脱。到了辽代,有人指责南泉杀生造业。清代契莲则用“斩猫机用谁能委,草履拿来费力多。只向低头舒一笑,任他伎俩又消磨”来嘲讽陷于执着争猫的僧众本末倒置。对于两堂的弟子我执我慢,只有大开杀戒才能使他们悚然猛醒,认识到法不可执,我不可骄。还有近代学者解说:鞋和猫一样都是人类欲望的替罪羊。猫是无辜的,事物的存在自有它存在的理由,一切都是人类自寻烦恼。弟子赵州知道南泉斩猫已犯杀戒,为了劝导别人而毁了自己的修行,颇有我不下入地狱谁下地狱的担当;赵州顶履以鞋当帽,不仅抨击了众僧夺猫,也抨击了南泉杀生,毫无疑问,一怒之下的南泉与争吵不休的众僧都已本末倒置。
精彩文章:三星堆文化 考古发掘 仙女座星系 动物交配 #p#分页标题#e#
以上的唐禅公案已经纷争了一千多年,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时代,千年的争论似乎有了共识:众僧夺猫是本末倒置,南泉破戒也是本末倒置,于是赵州顶履的禅谜揭晓。然而,当人们仔细推敲网上的“共识”时,却又发现,揭晓的并非是两个禅谜的实质,而仅仅是两个禅谜的表象。那么,两个禅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四川青城山的一名隐居道长认为:“生命对于众生都是平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猫吃鼠应视为是对生灵的捕杀。人类爱猫不爱鼠,那是因为鼠吃了人类的粮食,损坏了人类的既得利益,猫吃鼠保护的是人类的既得利益,于是鼠便成了敌人,猫被视为英雄”。倘若从众生都是平等的角度看猫,那么猫就不再是英雄,而是凶手。因此,灭掉一个凶手而拯救众多的生命,斩猫亦应归于善行。至于人类社会中习惯于把“凶手当英雄”的本末倒置,南泉早已看破,于是借两堂弟子争猫之机,用斩猫除凶的禅释再次弘扬众生平等的理念。
南泉的徒弟赵州领悟到了老师斩猫的初衷,明白了老师是在用惨烈的举动警醒世人:看事物不能只依自身的既得利益取向,只谢猫捉鼠,不问猫杀生。南泉斩猫与赵州顶履的禅谜告诫人们:猫相、鞋相皆属假象!然而,人类根深蒂固的俗见却使人们很难看到南泉斩猫与赵州顶履的本意。
纵观中国禅宗史上的具名禅师,能看破世俗偏见的,除南泉、赵州之外可谓是寥寥无几。那些撰文评说南泉斩猫和赵州顶履是“南泉举一、赵州反三”的学者,认为赵州比他的老师南泉有悟性,顶履之举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研究者,都没有理解这一公案的实质。网上还能看到一些开坛禅师也参不透“猫杀生”是对“众生平等”的否定。其实,赵州和尚并不比南泉高明,不过是明白了斩猫的禅意做出一个本末倒置的姿态而已,真正敢于弘扬众生平等的思想、敢于抨击以既得利益来评判是非曲直陋习的人,不是能举一反三的赵州,而是敢做敢为的南泉。
在南泉斩猫之后的千多年里,“猫是灭鼠英雄”及“鼠是人类的敌人”的概念正被现实转变着。随着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猫变成了人类家养的宠物,吃的是粮食(猫粮)不需再去捕鼠充饥;鼠业已成为人类的“近亲”,充当着检验人类所有药物疗效的第一志愿者。但是人类以既得利益评判是非曲直的陋习并未转变,当今社会中以既得利益来评判是非曲直的现象仍旧比比皆是,执着猫相与鞋相的人仍旧层出不穷。因此,今人重新思考和领悟南泉斩猫与赵州顶履两个公案的禅机,对于减少和阻止人类社会中发生的本末倒置现象也许会有助益。
精彩文章:豹房纵欲 食人鱼图片 海蛇 海洋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