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红耳赤——说“赤”
朱英贵
“面红耳赤”这个成语就是说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赤”就是红的意思,但它比“红”字产生得早,那么它是如何体现“红”这种色彩意义的呢?这种红色的意义又跟它所能表示的裸露无遮掩的意思有什么联系呢?本文就来谈谈这个“赤“字。
一、“赤”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赤”字是个会意字,它的基本意思就是红色,如果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稍微准确点说,则是指“浅朱色,亦泛指红色。”那么,“赤”字的这种朱色或者泛指红色的基本意思是如何用会意的造字手段表现出来的呢?它的构字理据如何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赤”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参见下图):
“赤”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甲骨文和金文的“赤”字都是由上部的“大”与下部的“火”构成的。“大”为直立的正面人形,显然这是一种人体立于火上或者火旁的意象,对此学界通常有如下两种解读:一是认为人体立于火上这种意象所要表达的是一种焚人祭天的祭祀行为,另一是认为人体立于火旁这种意象所要表达的是被火光映红之义。
究竟孰是孰非,愚以为前一种焚人祭天的说法,甲骨文中已有大量的“尞”(燎)字在广泛应用(参见拙论《细说汉字:如火燎原——说“燎”》),而甲骨文中的“赤”字形体并不算丰富,可见其表达的概念没有祭祀那么重要,甲骨卜辞中也很难找到用作祭祀意义的“赤”字,另外也很难寻觅焚人祭天的行为跟它的红色常用义之间的字义演进关系。因此拙论不取焚人祭天之说,而倾向于“赤”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就是为表现红色或者赤裸意义而设计的观点。
上图中“赤”字的小篆字形跟甲骨文、金文一脉相承,只是更加线条画与规范化了。小篆字形隶变以后,“赤”字的隶书形体有所讹变,上部的“大”被异化为“土”了,下部的“火”也演变为四个点(灬)了。“赤”字的楷书形体基本上是承继隶书字形,只是下部的四个点(灬)又进一步发生了变异,于是就成为现代汉字的“赤”了,殊不知其初文的构字理据已经破坏殆尽了。
来看看《说文》是如何解说“赤”这个字的:
《説文解字》卷十赤部:“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凡赤之屬皆从赤。”
许慎解释的大致意思为:“赤”,是代表南方的颜色。它的字形用“大”和“火”会合成义。大凡跟“赤”字相关的字都可以用“赤”作为表意偏旁。
许慎依据小篆字形将“赤”字的构字理据解为“从大从火”,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他对“赤”字的解义(南方色也)却是避开了赤色的本质属性。
鉴于《说文》是用代指(南方色也)的方式来解释“赤”色的,这就令人不清楚“赤”究竟为何种颜色。于是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对许说“南方色也”又作了如下补充解释:
爾雅: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竀,三染謂之纁。鄭注士冠禮云。朱則四入與。按是四者皆赤類也。鄭注易曰。朱深於赤。按赤色至明。引申之,凡洞然昭著皆曰赤。如赤体谓不衣也,赤地谓不毛也。
段注的意思是,《尔雅》一书认为“赤”这种颜色还可以细分,赤色的特点就是红得明亮,朱色就要比赤色暗一些。正因为如此(赤色至明),“赤”就可以产生这样的引申义:凡洞然昭著的事物就都可以用“赤”来形容,比如赤体就是不穿衣服的裸体,赤地就是不生长草木的不毛之地。
段注用“朱深於赤”和“赤色至明”强调了“赤”的颜色特征,并且对它的引申义作了词义联系方面的解说,这都是可取的。然而,以上许说也好,段注也罢,都还是没有针对“赤”字的构件“大”和“火”来解说它的构字理据。
中国古代表示红色的词主要有:红、赤、朱、丹等,其中“赤”在《礼记·玉藻》中被认为是红色之正色,并且是“五色”(五种正色)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所谓“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许慎《说文解字》对这五个字的解说似乎都跟火或者光有关联:
《说文解字》卷五青部:“青,東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凡青之屬皆从青。”
《説文解字》卷十赤部:“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凡赤之屬皆从赤。”
《说文解字》卷十三田部:“黄,地之色也。从田,从炗。炗,亦声。炗,古文光。凡黄之屬皆从黄。”
《说文解字》卷七白部:“白,西方色也。陰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陰數。凡白之屬皆从白。”
《说文解字》卷十黑部:“黑, 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𡆧。𡆧,古窻(窗)字。凡黑之屬皆从黑。”
这五个正色词的释义多与火或者光有关,可见在上古时期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多是围绕着火或者光来展开的,即便是“黑”的释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这一点:“黑”在五行中对应水位,但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却是源于火的某种作用。“火”虽非颜色词,但却在上古颜色范畴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按理说,血的红色特征更为直观,《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红”的时候选取的参照物就是血(像鲜血的颜色),而传统语文对红色的认识却都不是来源于血。“朱”是红心木,“丹”是丹砂矿物,“红”是红色丝织品,为什么都不以鲜血为参照物呢?原来《说文》对“血”的解释是“血,祭所荐牲血也。”可见血是属于庄严的祭祀范畴的事物,不便用来作为颜色的参照物。
综上所述,无论是古代对“赤”的说解,还是现代对“红”的释义,采用的都是比喻方式,而上古造字时代人们对于“赤”这种颜色的认识所选的参照物是火,是透过火光的映射来表达“赤”的主要意义的。试想,一个全身赤裸的人(熊熊的火堆旁不适合穿在当时看来很宝贵的衣物),正面直立于火堆旁,身躯被映射得通红,这就是“赤”字的基本常用义——泛指红色;而火光是明亮的,因此赤色也是明亮的,这就是“赤”字的精准义项——比朱红稍浅而鲜明的颜色;再回归到火堆旁那个全身赤裸的人,于是“赤”字也就有了光着、露着身体(比如“赤子”、“赤条条”)和空无所有(比如“赤手空拳”、“赤地千里”)的意思了。
综此,可见“赤”字的构字理据决定了它的初文本义与众不同,一般词语的初始义是单核的,而“赤”字的初始义则是双核。也就是说,“赤”字的一个初始义为浅朱色或泛指红色,而它的另一个初始义则是指外表无所遮饰,裸露。“赤”字的这两个初始义之间并无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但是它们又都是“赤”字符合构字理据的初始义。
二、“赤”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综上所述,“赤”字的构字理据与造字本义理应有如下二端:
1、“赤”字的一个造字初始义当为浅朱色或泛指红色。例如:“赤者,火色也。”(《书·洪范·五行传》)再如:“(季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礼记·月令》)孔颖达疏:“色浅曰赤,色深曰朱。”又如:“日上,正赤如丹。”(清·姚鼐《登泰山记》)
“赤”字由此浅朱色或泛指红色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直接引申义或间接引申义:
其一,用作指代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用法:
一是指称南方。古以赤为南方之色,后因以赤指南方。例如:“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周礼·考工记·画缋》)再如:“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逸周书·小开武》)又如:“有景云之瑞,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宋书·符瑞志上》)
二是指称汉朝。谶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汉朝。赤帝乃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亦可代指汉高祖刘邦。例如:“(莽)曰:‘予前在大麓,至于摄假,深惟汉氏三七之阨,赤德气尽,思索广求,所以辅刘延期之术,靡所不有。’”(《汉书·王莽传中》)再如:“主簿耿包密白绍曰:‘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后汉书·袁绍传》)又如:“代赤者魏公子。”(《宋书·符瑞志上》引《春秋玉版谶》)
三是用为赤县神州的简称。例如:“郑县升为赤,诸县升为畿。”(《旧唐书·严震传》)再如:“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宋史·王安礼传》)又如:“故邹子以为赤县,于宇内止是九州中之一耳。”(南朝·梁·沈约《答陶华阳》)战国齐人驺衍(一作邹衍)创立“大九州”学说,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以便用“赤县神州”借指中原或中国。
其二,指鲜血。例如:“不见屠沽林,哀号目流赤。”(清·程嘉燧《和东坡岐亭戒杀诗》)
由此又可引申指称共产党或共运革命。例如:“这里现亦大讨其赤,中大学生被捕者有四十余人。”(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再如:“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郭沫若《满江红》词)
2、“赤”字的另一个造字初始义当为外表无所遮饰,裸露。例如:“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唐·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再如:“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唐·韩愈《山石诗》)又如:“河内许多鬼犯,尽是赤身露体。”(《说岳全传》第七一回)
“赤”字由此裸露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直接引申义或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空尽无物。例如:“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汉书·夏侯胜传》)颜师古注:“言无五谷之苗。”再如:“日射地穿千里赤,风吹沙度满城黄。”(宋·王安石《读诏书》诗)又如:“(祖上之物)藏埋在地下。已后归来,尽数都不见了。以致赤贫,卖了儿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其二,用作“赤子”的简称。“赤子”本指婴儿,后亦比喻百姓。例如:“(九思)为治,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明史·循吏传·徐九思》)再如:“圣治重仁育,保民如保赤。”(清·陈元龙《粤西旧无育婴堂创建告成有作》诗)又如:“方今朝廷爱黎赤,如救焚溺疗饥荒。”(清·张映辰《捉骡行》)
其三,表示诛灭,除掉。例如:“客徒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文选·扬雄〈解嘲〉》)李善注:“赤,谓诛灭也。”再如:“范晔悖乱,虽不为史,其宗族亦赤。”(唐·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又如:“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
其四,表示真诚的心。例如:“不以庸下,亲蒙推赤。”(《隋书·宇文庆传》)再如:“凡田所进纳御前钱粮,皆两人设处置办,田亦推赤不疑。”(明·刘若愚《酌中志·三朝典礼之臣纪略》)又如:“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由此又可引申为纯真、忠诚的意思。例如:“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再如:“以兹报主寸心赤,气却西戎回北狄。”(唐·杜甫《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又如:“微臣呵,寸心赤,只有吾皇鉴昭。”(清·洪升《长生殿·权哄》)
根据上面对“赤”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赤”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赤”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赤”字的相关成语不算很多,其中“赤”字的含义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其一,成语中的“赤”字泛指红色。例如:
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语见《韩诗外传》卷九:“言人之非,瞋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面红耳赤——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源自《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石赤不夺——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语见汉·杨雄《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其二,成语中的“赤”字含有裸露的意思。例如:
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源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赤地千里——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语见《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赤手空拳——赤手:空手。两手空空。比喻没有任何依靠。语见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一折:“争奈他赤手空拳。”
蓬头赤脚——头发蓬乱,光着脚丫。形容未经修饰很不整齐的样子。语见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一回:“被人打得蓬头赤脚,衣裳粉碎。”
其三,成语中的“赤”字含有纯真、忠诚的意思。例如:
赤胆忠心——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源自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赤子之心——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语见《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一寸赤心——一片赤诚的心。同“一寸丹心”。语见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忠心赤胆——形容十分忠诚。语见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其四,成语中的“赤”字用作指代称谓。例如:
赤县神州——中国的别称。语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神州赤县——语见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遂以“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其五,成语中的“赤”字含有空尽无杂质的意思。例如:
金无足赤——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源自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相关链接:
细说汉字(502):玩火自焚——说“焚”
细说汉字(503):泛滥成灾——说“灾”
细说汉字(504):庶民子来——说“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