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话说平仄

联律中的平仄,是传统汉字的声调特色,也是吟诗作对的一种艺术要求。

 

有人认为中国地幅辽阔、人口众多,除了国家层面的普通话、还有各省市区、各民族、各乡土的方言。例如广东省有广府话、侨乡有四邑话。说话的声调随着人的情绪变化而变,何苦强调平仄的格式化呢?

 

一位朋友说得对:就方言而言,总不能将“开平市”读成“害平市”;把“台山市”读成“海山市”吧?是的,读字音“开、台”是平声,“害、海”是仄声,仅声调变动一下,意思也变了,这就是汉语的特点。虽然是岭南一方言,但它离不开中原文化的源流。

 

汉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不同的声调有不同的字义。例“行行行”“空空空”。有时字的位置不同,其声调也有变化,例如“一、不、七、八”。所以正确理解对联中的平仄,先确定用字的词性及意思,有些还要注意其位置。

 

对联里有字的平仄因素,从而增强吟读的节奏感。或高或低、或长或短,或强或弱大大抒展吟咏者的感情空间。充分体现人类语言学的美感。

 

暂不说创作,先说张挂。现代社会里,人们在春节或其它喜庆场面,经常看到将对联的上下句联错位张贴的现象。这是多年来社会缺乏对联基本知识宣传有关。

 

有人问我,如何区分上下联呢?很简单:一副可以出街的对联,先将其内容弄明白,注意联句末尾字的平仄,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文字竖写式的按中国传统: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怎样确定字的平仄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中国楹联学会通过的《联律通则》第八条: 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

 

今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拼音中第一、第二声为平声,第三、第四声为仄声。例平声的“kāi开”第一声;“tái台”第二声。仄声的“hǎi海”第三声;“hài害”第四声。新华字典均可以查到。

 

旧声:判别平仄以《平水韵部平仄表》参考,为方便读者需要,本书以附件形式在后备查。例“开、台”在平韵(平声)上平十灰;“海”在仄韵(仄声)上声十贿;“害”在仄韵(仄声)去声九泰。

本书收集的对联,全为解放前之作品,所以全部以旧声为依。例“集、杀、息、敌、德和福”等字,在表中仄声里面找到。

 

展望未来,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动下,平仄的进一步标准化,查对方法的便捷化,随着信息电子化与时俱进。核对时按下电子键,也会一目了然。

 

—— 《侨乡楹联》一书编者.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本文为书中一文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话说平仄  平仄  平仄词条  话说  话说词条  话说平仄词条  
风俗

 联话古代四大美女

本期作者:李广志、石安辉、张项学李广志题四大美女王昭君一步一回头,红盈塞外,琵琶萦霜,婉转和谐融北域几番几故恋,情洒长安,黛簪掩面,贤德睿智烁高原貂蝉迂返奸雄之...(展开)

风俗

 长知识

收藏一下吧,有点难找到的..三个刀念刕『梨』三个力念劦『协』三个又念叒『若』三个土念垚『摇』三个士念壵『状』三个子念孨『转』三个小念尛『魔』三个心念惢『蕊』三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