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谐趣名联赏释(九)

谐趣名联赏释(九)

高处何如低处好;

下来更比上来难。

   甘肃兰州五泉山公园半山木牌坊上悬此联,作者刘尔炘。联在牌坊上一前一后横书,亦称“额联”。向上走时,先看到“高处没有低处好”,行者会心一笑;向下走时,便看到“上山容易下山难”,行者又是会心一笑。

   一般人认为,高处最好,眼界宽阔,把酒临风;下山容易,顺势而下,不费力气。但是,此联的作者提出新的见解,联系到社会人情,细细品味,还真有道理。在宦海沉浮中,高处不胜寒,达官显贵未必比平民百姓的日子好过;而人们一旦跃居高位,要想“下来”过百姓日子,说百姓话,贴百姓心,则就不那么容易了。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清光绪三年(1877),黄河、长江流域连发水灾,生灵涂炭。当时,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为相,翁同龢(江苏常熟人)任司农(户部尚书)。于是有人戏作此联,暗含讽刺。合肥、常熟,从词语意义上讲,“合”是“应该”,常熟,常年有好收成。联中宰相肥与天下瘦,司农收成与世间饥荒,形成鲜明对照,贫富悬殊,矛盾尖锐,是现实的反映,是对权贵的鞭挞。李、翁二人并不是天下瘦和世间荒的根源,只是二人的官职和籍贯恰巧为作联人提供了现成而绝妙的讽刺素材。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第五回,在太虚幻境中两次出现此联,作者实为曹雪芹。联语意谓:以假作真,则真便成假。将无视为有,则有即成为无。

   此联寓意深刻,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在现象与本质意义上观察社会现象的“真假”与“有无”;其二是在绝对与相对意义上认识现实与艺术形象的真假、有无。联语词语凝练,删繁就简,极有理趣,因“亦、还”二字,使联未成回文对,显然这是表达意义的需要,但它回环往复的意味,仍能体会得出。倘若变成回文对“假作真时真作假,无为有处有为无”,如此肯定,并不是作者的本意。

彭老者一身土气;

朱先生三个牛头。

 见《清稗类钞》。清人彭而述自幼聪慧,一次朱青雷到他家中作客,给他出上句,是对着“彭”姓的。彭而述对下句,是对着“朱”姓的。这是有意思的字形对:“彭老者”三字,每个字中均含有“土”,而“朱先生”三字,每字中的上半部分(一撇二横),都是“牛”字的头(牛字上半部分)。这六个字,又组成和二人姓氏相关的两个名词,利用汉字字形作对,也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尽管从意思上看,出句有些对彭家不敬,对句又是反唇相讥,我们只可作戏言看待,那是串联内容的需要。

鼠无大小皆称老;

龟有雌雄总姓乌。

见《南亭四话》。清代浙江巡抚乌某,曾视察杭州敷文书院,正赶上一些学生在食堂里边喧哗,边“抢”饭吃。乌笑着说:“好一群老鼠!”而后有个学生撰此联贴于讲堂。此联就巡抚讥笑学生“老鼠”而发,还讥嘲乌巡抚为龟。堂堂巡抚,能去书院察看诸生吃饭,还属体恤下情,诸生恶语,未免有些太放肆了;但话又说回来,“敬人者人恒敬之”的话也总是有道理的。就联论联,学生能有丰富的动物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实属佳作。可见,对联作者的知识面一定要广,想像力一定要大,整合知识能力一定要强。

鼠因粮绝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见《楹联丛话》卷一。明末福建侯官人徐英,字振烈,以屠为业,通文墨,有操守,与著名文史学家曹学俭为至交。相传当明朝倾覆之际,徐家业凋零,撰书此联以记清况。联语并没有直接述说窗寒灶冷,而是以鼠和犬的行为,烘托家贫气氛:鼠因无粮可窃而匿迹潜踪,犬因无物可守而放胆入睡,其清冷到何等地步是完全可以想像出来的。这样的构思,就是文学的构思,借助形象,深刻感人,而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主人豁达的心理世界。

榜上三元解会状;

人间四季夏秋冬。

 见《清稗类钞》。清代纪昀,一日退朝路上遇见一个太监。太监知道纪昀善作对子,便出了上联“榜上三元解会状”,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为科举三级考试各级第一名之专称。纪昀是位好开玩笑的人,连皇上都敢逗一逗,别说太监了,便应声对出下联“人间四季夏秋冬”。太监也一时没回过味来,还问何故无“春”字,纪昀笑笑:“问自己去吧”!原来太监是被阉割了的,不再有“春心”,故以此相谑。这副戏谑对联,根据数字对仗的需要,用了隐字手法。

避暑最宜深竹院;

伤寒莫妙小柴胡。

       见《巧对录》卷六。相传某达官贵人与一医士的对句,构成一副“无情对”,其要点有二:上下围绕“暑”“寒”立意,确定了主题,再寻找恰当的词语;语义各切身份,正合“三句话不离本行”这句老话,有钱有势的人夏天要避暑,而行医之人只能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寻找灵感。

常江

楹联之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谐趣名联赏释  谐趣  谐趣词条  谐趣名联赏释词条  
风俗

 ​乌克兰人的独特饮茶习俗

乌克兰人的独特饮茶习俗乌克兰人喜欢品茗,甚至到了无茶不欢的程度。乌克兰人从17世纪开始品茗,当时乌克兰已经被沙皇俄国并入。据史料记载,1679年沙俄与中国签订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