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对联是沟通新诗与诗词的桥梁

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开始,崛起的新诗便和传统的诗词,形成尖锐的对立。这种对立,贯穿了百年诗史。对立的结果,是各自为王,各领风骚。在中国作家协会的旗下,一个中国诗歌学会,管新诗;一个中华诗词学会,管诗词。赛诗,各有一套评审机制,各有一种批评原则,各有一支创作队伍,各有一批评审专家。你那里建立“诗词创作基地”,我这里聘请“校园诗人”。这两年的“中国诗词大会”,让诗词火了一把,很快被人议论“那是背诗的功夫”,火苗顿时低了不少;新诗百年,热烈庆祝一番,自称新诗也继承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很快有人议论,是继承西方文化传统一百年吧……

这是现状。就这样走下去吗?

有识之士提出,新诗和诗词要团结起来,互相学习。好主意。

怎么团结?怎么学习?这应该是我们认真讨论的事情。团结的手段,学习的措施,不是一种,哪种更有效,需要实践的检验。根据个人的创作和研究经历,发表意见,是当代诗人的历史责任。

几十年来,我写新诗,也写旧体诗。后来一心一意搞起对联新诗旧诗都写得不多了。近几年来,我评对联,也评新诗,也评诗词,常常将这三者进行对比,逐渐地悟出点东西,所感所悟,又逐渐清晰起来,形成了我发言的题目——

对联是沟通新诗与诗词的桥梁

这个命题,首先是把我自己吓了一跳:天哪,对联有如此大的功德吗?仔细想想,这不是胡说八道,也不是开玩笑,还真有点靠谱。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参与主编《中国对联大辞典》,第一次把对联知识、对联历史用词条的形式表现出来。我在写“五四运动对联”词条的时候,惊异地发现两个奇妙的现象。

其一,“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样大的历史事件,流传下来的文学却很有限:传统诗词和“孔家店”一起被“打倒”了,新诗也只剩下几声遥远的呐喊,能够沉淀下来至今还被人乐道的,竟然是对联

五四对联,遍布学校、店铺,以至寺院,直接配合了学校罢课、商人罢市,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如:

四金刚捧日,的是可杀;

众商行罢市,尤须坚持。

五四对联,采用象征、借代、比喻、谐音、摹拟等多种手法,增强感染力,有高超的艺术性,如:

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

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特别著名的是上海一鸟店所贴的:

三鸟害人鸦雀鸨(指烟、赌、妓);

一群卖国鹿獐螬(谐指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

其二,五四运动以后,新诗成为诗坛的霸主,旧体诗词创作虽然有南社、漫社等一批文人坚守着,毕竟“大势已去”;但是,在这场大变革中,对联不仅毫发未伤,还不断形成高潮,像1924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全世界的挽联铺天盖地,保守的估计,也有50万副,在有些地方,写挽联的白布都脱销了。

对联能受到如此特殊的待遇,不被攻击,不遭反对,生命延续,生机旺盛,只有一个解释:对联新诗旧诗共同的朋友。唯有这样,对联才能一手牵着新诗,一手牵着诗词,成为沟通二者的桥梁。

对这个新命题感兴趣的人会问,对联是怎么沟通的,换言之,对联新诗旧诗有些共同的东西才能沟通。它们的共性在哪里?

我的看法,是三个方面,不妨看作是三座桥。

第一座桥,是“语言桥”。

对联和诗词的语言沟通,不成问题,本来它们就是在一个诗歌传统体系中。

对联有格调如诗的: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清·郑燮

对联有格调如词的: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何澹如撰佛山赛会

对联有格调如曲的:

出门一瞧,数十里图画屏风,请看些梵宇僧楼,与丹枫翠柏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归台再想,几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门黄阁,和白屋蓬扉接壤,名者争名,利者夺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

——山东济南千佛山北极阁

对联的特色是雅俗共赏。“俗”的内容很丰富,其中一种就是白话。白话对联自古就有:

放开肚皮吃饭;

立定脚跟做人。

——某相国题

“五四”期间,更有商铺贴出的白话对联

学生一天不释;

本店一日不开。

有些对联,就和白话诗一样:

嫩头的绿叶,渐发芽了;

巧舌似黄莺,真好听呀。                                   ——题音乐学校

新诗与旧诗在“语言桥”上相会,便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贺敬之的像格律诗,郭小川的像元曲小令……而聂绀弩的格律诗口语化,一批年轻诗人正在用当代语境创作……

第二座桥,是“对仗桥”。

对仗是汉字独有的存在方式,也反映了中国人思维的哲学意义,当然,对仗是对联的灵魂。诗词不以对仗为自己的基本特征,但在格律上离不开对仗:有些词,相邻的五字句、七字句是必须对仗的;律诗,中间两联也是必须对仗的。由于对仗,我们可以感到文字很美。这些都无须解释。

问题是新诗对仗吗?请看:

挽断白发三千丈,

愁杀黄河万年灾。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如果不那么严格要求的话,它们本身就是一副对联。郭小川 “长吟大赋”式的诗作,以严格或稍为宽松的对仗为基本特色,如:

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

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

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

——郭小川《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

以写短诗见长的张志民,更是注重句子的凝练,离不开对仗:

亭亭座座珍珠塔,

层层叠叠翡翠楼。

——张志民《秋到葡萄沟》

“五四”以来,不少诗人的探索,力图离古典诗词更远些,更自由些。但有个令人深思的现象,便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对仗,“流露”出一些对偶句来。即使主张句数不等、句式不齐,甚至不用标点的,也难以完全摆脱“对偶”。如:

伊犁苹果香又甜

鄯善的瓜儿甜又香

——艾青《垦荒者之歌》

向昨天告别,

不需要用眼泪串成珠链。

向明天走去,

不需要用彩虹搭成长桥。

——罗洛《不需要》

就是“五四”诗人,他们的“对偶句”也比比皆是。可以说,从每个现代诗人中,都可以找出这方面的证据。那么,“现代派”诗人们,又怎么样?有趣的是,他们也并不那么讨厌对仗。以著名的引起过争论的那首来看: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全诗六句,竟然有四句是相当于“对仗”的。这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现在,我们很难在各种新“派”、各种新“体”的诗里,找到对仗的例子,他们以“反传统”作为自己的旗帜,故意不去对仗,成心破坏对仗,以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有什么办法呢?只有到桥上见面再说吧。

第三座桥,是“韵律桥”。

诗词的韵律,比较好理解,简单说,可以理解为格律。这种韵律,是古人长时期的经验总结,形成有科学性的规律。平仄规律,是为了好读、好念、好吟诵,可以吟出高低起伏,可以吟出荡气回肠。律诗要求押平声韵,是为了能把声调拉长。为什么忌孤平,因为不好读。“红军不怕远征难”好读,远征改成长征,就没法吟诵。

新诗有押韵和不押韵的。汉语押韵是体现了最好的韵律,有些诗人对于韵脚的选择字词十分讲究,比如郭小川。我们看他《祝酒歌》的前两节:

三伏天下雨哟,

雷对雷;

朱仙镇交战哟,

锤对锤;

今儿晚上哟,

咱们杯对杯!

舒心的酒,

千杯不醉;

知心的话,

万言不赘;

今儿晚上啊,

咱这是瑞雪丰年祝捷的会!

你看,这里的韵脚多么精细:第一小节,雷、锤、杯,都是平声字,而且都是阴平,第一声;第二小节,醉、赘、会,都是仄声字,而且都是去声,第四声。

不押韵的新诗,标榜“自由”,但“自由”的结果,总让人感觉是分行的散文。走在“韵律桥”上,新诗有了重大发现:哈!对联你也不押韵。

说得没错,对联是不押韵的。对联上联一般以仄声字结尾,下联一般以平声字结尾,一仄一平,当然不押韵;但是,这一仄一平,形成了韵律。不只在句脚,全部对联的文字都有平仄规律可循。

个别时候,对联也在本联中押韵,可以营造一种趣味,像梁章钜的作品: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有的新诗,没有标点,不像《祝酒歌》那样,给读者许多提示。而且,看起来随意转行,也许当中有语气回旋、情感转折的韵律在。

语言、对仗、韵律,这三座桥上,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新诗走过桥来,会看到诗词的高妙;诗词走过桥来,会看到新诗的瑰丽。

我常常在这三座桥畔行走。我对写新诗的朋友说过,学点旧体诗吧,那里有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有说不完的魅力,你会受益良多;我对写诗填词的朋友说,不妨像新诗学习,那里有新的立意,新的角度,更有接地气的当代语境;写新诗也好,写诗词也好,现在,我想对各位说,何妨多关注一下对联呢,那也是一座宝山,攀登者必定有不寻常的收获。

以上,我是从自身的角度谈看法,所说的话可能有偏颇之处,那就请多加原谅。为此,仿照苏东坡《题西林壁》改诗一首,来结束作为我发言:

新诗成岭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诗坛真面目,

只缘身在对联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对联是沟通新诗与诗词的桥梁  新诗  新诗词条  对联  对联词条  桥梁  桥梁词条  诗词  诗词词条  沟通  沟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