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茶联中的人生哲理,句句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要说茶舍、茶楼中有什么物件是不可缺的,除了各种茶品、茶器之外,就是茶联了。

茶联,顾名思义,是以对联为形式的茶文化。中国茶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但频繁出现在各位茶楼的茶联莫过于清代郑板桥的一句:“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也有人说是乾隆爷写的)

茶联并非固定于茶馆或茶楼的某一处,它有时在茶亭的门柱上;有时被悬挂在茶道表演的厅堂内;甚至有时只是一块匾额。茶联的存在,给茶楼增加了几分古朴高雅,给茶客们增加了品茗乐趣,还体现茶馆、茶楼主人对茶文化的理解,可谓是精神砥柱。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苏东坡

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

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招隐寺内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洛阳古道一茶亭所书

茶联的形式不光有精神意境高远的诗词,也有接地气的生活表述。下面小编先与各位分享一下宋元明清的诗人茶联,随后分享再分享那些极具烟火气的民间茶联。

宋代茶对联

春风解恼诗人鼻;

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苏轼

青灯耿窗户;

设茗听雪落。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

紫泥新品泛春华。

元代茶对联

茶鼎夜烹千古雪;

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玉杵和云春素月;

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诗床竹雨凉;

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明代茶对联

寒灯新茗月同煎;

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待到春风二三月;

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清代茶对联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

白菜青盐糁子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民间茶对联

相比文人墨客的茶联,我更喜欢那些隐匿在山野中的茶联。

例如婺源秋口镇秋溪村茶亭的一幅茶对联

面前这间小屋,有凳有茶,行家不妨稍坐憩

两头俱是大路,为名为利,各人自去赶前程

既有生活里的烟火气,也是生命中的精神气。这样的茶联,使人一目了然。

相似的还有: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更有茶联是教人自律的: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多人喝茶是一件热闹的事,但议论他们是非是失了德行了。所以,茶之德,与生活完全融入。

茶联的存在,让人未喝茶,先有润心之感,如同望梅止渴,只读文字就有茶意。这种风雅至极又烟火气十足的感觉,来自于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沉淀,一饮一食都具有极浓厚的文化特色,饮茶、吟诗、撰联,起居、饮食、赚钱,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撰文:青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联中  联中词条  妙趣横生  妙趣横生词条  句句  句句词条  耐人寻味  耐人寻味词条  哲理  哲理词条  
风俗

 字谜100题

1、山上还有山【出】2、十张口,一颗心【思】3、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尖】4、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5、差一点六斤【兵】6、家中添一口【豪】7、自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