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古代三大奸臣,每人留下一个成语,至今广为...

说起奸臣,赵高、秦桧、和珅……我们能列出一张长长的名单。而要说那些和他们有关的成语故事,什么指鹿为马、"莫须有",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

还有一些著名的奸臣,在我们的意料之外的,他们其实也和一些常用的成语有关。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三位奸臣。

庆父不死,鲁难不已

第一位,庆父。

春秋时期,鲁庄公三十二年(前662),鲁国国君庄公去世。当时由于庄公无嫡子,庄公最小的弟弟季友,支持立庄公宠妾之子公子斑为新国君。庄公的另一个弟弟庆父,则支持"兄终弟及",让自己继位。

庆父向来专横,在朝中大力经营人脉的同时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然而庆父对众人的不满毫不在意,为了成功继位,他甚至还拉拢庄公的另一个兄弟叔牙。

可惜天不遂人愿,公子斑在众人的支持下继承了大统,怀揣狼子野心多年的庆父并不打算就此收手。他在鲁国为非作歹,不仅与庄公之妻,齐襄公之女哀姜私通,更安排了一个性格粗暴鲁莽的养马人,趁守卫不备将已是国君的公子斑活活打死。

当时反对之声过于强烈,庆父不便直接继位。于是他又和哀姜联手,将庄公庶子公子启推上了君主之位,即为鲁闵公。站在傀儡的背后,庆父的张狂较往日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子启继位的第二年,庆父便又按捺不住,派人杀害了鲁闵公。

庆父的所作所为,让带着鲁庄公之子姬申逃到邾国的季友忍无可忍。

季友呼吁鲁国人杀死庆父,迎立姬申为国君,还鲁国一个太平,鲁国豪杰四处响应。

迫于无奈,庆父逃到莒国,哀姜逃到邾国。不过这一次,换成季友和姬申不罢休了。

虽然庆父已不在鲁国的地盘上,但季友还是想出了办法,收买了莒国,将庆父押解回国。

庆父最终被除,哀姜也因为齐国丢不起脸面而被杀。

正如齐国大夫仲孙湫向齐桓公所汇报的那样,"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庆父为人臣子,却做不好本分。这个奸臣一日未除,鲁国就一日未治。庆父为一己私利,掀起血腥的宫廷争斗,搅得朝廷一片混乱。他的横行无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称得上是鲁国的一个大毒瘤。

釜底抽薪

而在往后,在局势同样紧张的东汉末年,乱臣贼子董卓的背后,也有着"釜底抽薪"的故事。

在夺权叛乱之前,董卓的才华无疑是他身上最亮眼的部分。

他出身平平,却向来喜欢行侠仗义,既有一身正气,又有一身本领。在地方期间,他破匈奴,平鲜卑,定羌人。他从郡府小吏一路升到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董卓曾作《上何进书》,在其中,他提出"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阴谋诡计

我们要说的最后一位,则是身为"六贼之首"的蔡京,他和"阴谋诡计"这个使用频率颇高的成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阴谋诡计"一词的出处,公认的有两种。一个是《史记》,还有一个就是《宋史·余深传》,书中称"深陷附蔡京,结为死党,京奸谋诡计得助者多深为首"。

相传,北宋末年有个与蔡京交好的官员,叫余深。一次,他恰巧负责处理张怀素一案。在办案过程中,余深假公济私,将不利于蔡京的证据都销毁,以讨好蔡京。此举也确实讨蔡京欢喜,所以后来二人又合作了多次,时人称“蔡京的阴谋诡计之所以得到实现,先是有余深的卖力,再就是林掳的附和”。

其实这些奸臣,若单论个人能力,那也是各个时代的翘楚。可他们却没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硬让自己成了遗臭万年的奸臣。

为人,行的端才能坐得正。窥视完成语背后的故事,我们还得回过头来正视自己。

(古今事特邀作者文踪旅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奸臣  奸臣词条  广为  广为词条  成语  成语词条  每人  每人词条  至今  至今词条  
风俗

 歇后语赏析(32) ——说动物

 |歇后语赏析(32)——说动物大像走钢丝——站不稳脚跟。骆驼打滚儿——翻不过身。猫儿守着老鼠洞——不动声色。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爪。饿狼闯进羊圈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