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战略阶段转折点的武汉会战
1938年 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后,立即将进攻矛头指向下一个战略要地武汉。武汉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一向被称为九省通衡,又是当时中国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所在地,是中国抗战的政治、军事中心。日军认为,打下武汉,可给中国致命的一击。
6月 5日,日本召开御前会议,正式定下攻占武汉的决心。随后,日本大本营发布命令,以两个军 9个师团、航空兵团(300架飞机)、第 3舰队(120艘舰艇)共约 25万人组成进攻兵力,由华中派遣军司令官钿俊六指挥,进行战役准备,其中以第 11军辖第 6、第 9、第 27、第 101、第106师团在九江附近集结,夹长江两岸溯江而上,向武汉实施主要突击;以第 2军辖第 3、第 10、第13、第 16师团在江北合肥、安庆附近集结,经平汉路南段和大别山南麓向武汉突击。
中国方面为保卫武汉,调集 14个集团军、47个军、120个师,约100万兵力, 把防御重点置于武汉外围,其中以第 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50个师,扼守平汉路南段及大别山方向;以第 9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指挥约 70个师防守鄱阳湖以西长江南岸各要点;第 l、第 2、第 3战区各自积极行动,牵制敌人,使敌人不能向武汉转用兵力。
8月22日,日军正式下达进攻武汉的命令, 第11军夹长江两岸西进,第 6师团在江北潜山、黄梅、田家镇等地遭中国军队顽强抗击,伤亡惨重,不得不在中途休整待补;第 106、第101、第27师团在江南庐山、星子、瑞昌、马头镇、德安等地都陷于苦战, 每一要点都经过反复地争夺,第106师团攻占德安后, 几乎失去战斗力。日军第2军由合肥附近分两路出动,一路经安徽六安、河南固始指向信阳,一路经安徽霍山、河南商城、湖北麻城指向武汉,沿途也都遭中国第5战区部队强劲阻击,进展缓慢,10月 12日占领信阳,25日占领麻城。中国海军、空军和苏联志愿航空队也积极投入武汉保卫战,打击敌人。到 10月 25日,各路日军已循平汉路、粤汉路和长江逼近武汉,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武汉形成包围态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保存有生力量,于 10月 24日下令放弃武汉,各部队有秩序地向西南方向撤出。26日,日军占领武汉。
这次会战是日军战略进攻的顶点,因兵力不足,损耗巨大,日军大本营不得不发布命令,停止战略进攻,转为战略保守。中国军民经过一年多英勇作战,粉碎了日本军阀速战速决的梦想,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