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室
据说美国物理学家格拉泽受啤酒壁上产生气泡的现象的启发,产生了设计气泡室的想法,于1952年发明了气泡室。当高能粒子穿过室内过热液体时,形成一串气泡而显示粒子行迹。气泡室内液体温度比它的正常沸点高得多,因为气泡室加有高压,所以它不会沸腾。当气泡室的压力突然减小,液体就处于过热状态,此时若有高能粒子穿过液体,在径迹上产生的离子,便成为形成气泡的中心,这些气泡在短时间内(10─100微秒)迅速长大到半径达100微米以上,使粒子的径迹可以被拍摄下来。然后气泡室又恢复至高压状态,气泡立即消失,这样气泡室可以连续使用。气泡室容积大小从数毫升到100升,所用液体为液氢、淮氙、乙醚、丙烷等;气泡室的压力从1个大气压到几十个大气压。
我国物理学家王淦昌教授与前苏联学者发现的反西格马负超子(Σ─)就是利用容积为20升的丙烷气泡室得到的。
格拉泽国发明气泡室荣获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